琺琅彩、洋彩與粉彩到底是不是同一種瓷器?本文為你講清楚這件事

2019-07-11     文藏

在清朝的瓷器中,有一類瓷器被稱為洋彩瓷器。洋彩瓷器、粉彩與琺琅彩瓷器十分相近,有人因此認為其實這三者就是同一種瓷器,真的是這樣嗎?本文將為你一一解析。

清乾隆 畫琺琅缽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洋彩開光鏤空「四時富貴」圖象耳轉心瓶

首先我們來了解琺琅彩瓷器。琺琅彩工藝源自於西方的銅胎畫琺琅工藝,而琺琅彩瓷器則是清朝宮廷中的一種御用瓷器,在康熙年間開始燒制。它是用琺琅顏料在燒過的瓷胎上描繪圖案,再入窯燒制的釉上彩繪瓷品種。這種瓷器因為顏色穩定,色彩鮮艷而受到清朝皇帝的喜愛,並在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十分興盛。

清康熙 畫琺琅蓋碗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胭脂紫軋道琺琅彩直頸瓶 故宮博物院藏

那洋彩瓷器又是什麼呢?洋彩瓷器是中國人模仿西方畫琺琅的產物。

在民間,當時的景德鎮制民間瓷作坊為了滿足西方訂單的需求,利用自身的釉上彩繪基礎來模仿西洋風格,並最終製作出了與琺琅頗為相近的「洋彩」。除了民間的瓷器作坊之外,清朝的官窯為迎合皇帝的喜好,也在模仿西洋的畫琺琅技術。

清嘉慶 松石綠地洋彩描金番蓮花福壽紋螭耳瓶

清乾隆 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

洋彩瓷器的具體燒制方法如下:

1.匠人們先選用與琺琅彩顏色相近的五彩彩料;

2.用五彩彩料在瓷坯上作畫,作畫風格模仿畫琺琅的西洋畫;

3.將畫好的瓷坯用琺琅彩瓷器的方式,入窯進行燒制。

用這種方法燒制出的洋彩瓷器,雖然沒有經過西方技術人員的專業指導,但也通過模仿西方畫琺琅的彩料、繪製和燒製成技術,達到了模仿西方畫琺琅效果的效果。

清乾隆 黃地洋彩軋道錦地折枝洋花玉壺春瓶

清乾隆 洋彩八吉祥萊菔瓶

最後我們再說粉彩瓷器。中國人在於西方的貿易中,逐漸將畫琺琅技術充分吸收,並將這種技術應用到本國繪畫題材和裝飾風格中,生產出來的瓷器就是粉彩瓷器。

粉彩瓷器和五彩瓷器雖然都使用了釉上彩,但五彩瓷器是以彩繪線條為骨架,再一一填充色彩,因此造型更為挺拔,色彩也更為鮮艷,粉彩瓷器則是將繪畫中的渲染技法用在了瓷器的繪製上,畫出的效果也更接近於工筆畫,因此也被稱為「軟彩」。

清代 黃地粉彩梅鶴圖盤 故宮博物院館藏

清 藍釉粉彩佛手瓜紋賞瓶 武漢博物館藏

綜合來看,琺琅彩瓷器、洋彩和粉彩其實都是中國瓷器與西方畫琺琅工藝相結合的產物。如果說琺琅彩瓷器是完全照搬畫琺琅工藝,洋彩瓷器是畫琺琅的模仿品,那粉彩瓷器就是中國人完全吸收畫琺琅工藝後,並與自己的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成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uBEBGwBmyVoG_1ZJ-C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