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芮城永樂宮,學美術的一生一定要去的藝術殿堂

2019-10-17     且行且聽風

山西省芮城縣,位於河南、山西、陝西三省交界之處,這裡有武俠柔情的風陵渡,更有道教聖地永樂宮。永樂宮,是中國壁畫中最為精美的藝術,也見證了新中國歷史文物的大搬遷。這裡見證了兩大奇蹟,其一是絕美的壁畫,其二便是永樂宮的大搬遷。

一、絕美壁畫的藝術殿堂

永樂宮壁畫是中國古代壁畫的奇葩,它不僅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傑作,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巨製。其中最為主要的壁畫《朝元圖》位於主殿三清殿內,面積達403.34平方米,畫面上共有人物 289個。這些人物,按對稱儀仗形式排列,以南牆的青龍、白虎星君為前導,分別畫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圍繞主神,28宿、12宮辰等「天兵天將」在畫面上徐徐展開。畫面上的武將驍勇剽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整個畫面,氣勢不凡,場面浩大,人物衣飾富子變化而線條流暢精美。

在純陽殿和重陽殿內也繪有相當豐富的繪畫,壁畫價值也極高,但是其精美程度和保護程度要遠差於《朝元圖》。

現在的永樂宮由於保護原因,不能再進去拍照了,只能附上一些網絡配圖,但是去現場更為震撼。

二、永樂宮大搬遷

在現永樂宮的景區內,有一個永樂宮搬遷的展覽館,記載了新中國歷史上這一次偉大的文物大搬遷。

1957年,國家決定興建三門峽水庫,坐落於永樂鎮的永樂宮屬於水庫淹沒區。為保存這一珍貴歷史文物,經國務院批准,決定將永樂宮搬遷至芮城縣城北郊的龍泉村附近,距離原址20公里許。

國家為保護這一奇蹟,撥款二百萬元,彙集當時的人力、物力,以及文物專家、建築專家、藝術專家,進行整個搬遷工作。搬遷之前,文化部安排中央美院及華東分院的師生,結合教學開展了原狀臨摹,當時擔任教學任務的是陸鴻年教授。整整歷時七個多月方臨摹完成960平方米的壁畫。

壁畫的揭取是重要的難題工作,參與人員發明揭取工具、包裝工具,搬遷之時,沿途道路全部鋪上了黃河細沙以保證道路平整行走起來不會顛簸。壁畫包裝間隙用棉花和木屑填滿,然後捆裝。在捆綁好的畫框下還墊有彈簧卡。整個工作持續近4年之久,在當時的條件下,見證了文物搬遷的奇蹟。

現在的永樂宮已經搬遷新址數十載,極大的保存了這裡奇蹟。這裡是藝術殿堂,也是新中國文物遷移的奇蹟所在,如果有幸去這,一定會在現場被震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q453m0BMH2_cNUgWNV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