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產業鏈盤點:小基站,有大作為

2019-08-16     國際電子商情

隨著5G商用的臨近,許多市民感覺4G行動網路的速度大打折扣,質疑是否因5G基站建設而影響了4G網絡。筆者專門向三大移動運營商詢問,得到的答案大同小異:

  • 一是在基站升級過程中必定要淘汰過時的2G、3G網絡,這導致全國百姓只能使用4G網絡,然而目前4G基站的數量已基本恆定,所以人均網速就會減慢;
  • 二是「提速降費」後,消費者可以盡情使用流量,加之高清圖片、高音質音頻等海量內容的增加,必定會給使用者造成網速變慢的感覺;
  • 三是5G基站仍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包括了傳統宏基站和小基站兩大方面,這一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影響現有4G宏站、小基站的工作效率,這是無可避免的。

如何改善這一現象?運營商工作人員表示,加快推進5G商用建設,才能根本上解決網速不穩定的問題。這除了5G通信自身能大幅提高數據速率並減少延遲以外,5G小基站與室內分布等基礎設施的普及,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並穩定數據網絡的傳播效率。

如今在全國幾個5G試點城市內,大範圍的宏站建設已經完成初步規模;反而是小基站的建設還在起步階段,有望成為元器件廠商又一個新風口。

5G基站的種類

從5G發展歷程來看,「小微基站與室內分布」的普及處於基站系統建設的最後一階段,正是當下5G預商用的前期。

宏基站一般指有專用機架的信息鐵塔,可以提供大容量的數據傳輸,需要配套機房,可靠性較好,大區域的覆蓋能力較強,使用場合不受外部環境影響。小基站(SmallCell)可以看作微型化的基站,將所有的設備濃縮在一個比較小的機箱內,它是宏站的有效補充。小基站安裝靈活,可以就近安裝在塔頂或房頂的天線附近,直接用跳線將發射信號連接到天線端,饋纜短,損耗小。

宏站(左)、小基站(右)圖片來源:中國鐵塔官網

國外小基站崛起於3G時代,於2008年開始商用,2015年底數量已達1330萬台。國內小基站並沒有在3G時代崛起,因為我國在3G到4G的升級是全力追趕,進而壓縮了3G小基站發展的時間、資源、必要性。如今4G建設覆蓋接近尾聲,運營商需要進一步優化、完善4G網絡運營,小基站才得以登上主流舞台。

而在5G建網的初期階段,基站的建設主要以宏站為主。由於5G頻段較高,室內覆蓋將成為一個新的挑戰,需要專門的室內覆蓋型基站解決問題,在5G組網初期,5G室內覆蓋的需求就會出現,這就意味著,對小基站的需求也將快速釋放。

可以預見,在實現5G宏站廣泛覆蓋後,體積小、快速靈活部署的小基站可以有針對的性的補充宏基站信號弱覆蓋區域、覆蓋盲點,保證信號質量;在熱點區域,小基站由於功率小,可以在更小的範圍內實行頻率復用,提升容量,幫助宏基站分流。

從部署數量來看, 5G宏站建設的數目將達到4G時代的約1.5倍,而以小基站為代表的微蜂窩網絡,小基站的數目將為宏站數目的10倍以上,至少要部署百萬台以上。因此,小基站的市場蛋糕比較大,老牌廠商有優勢,新進入廠商也能分一杯羹。

5G小基站的產業鏈分析

小基站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進而帶動用於小基站的元器件迎來爆髮式增長。

目前2/3/4G站點主流基站的形態是:基帶處理單元(BBU)+射頻處理單元(RRU)+天線的形式,5G時代主流基站將演變成:基帶處理單元(BBU)+有源天線單元(AAU)的形態。

至於小基站,根據3GPP制定的規則,可按照功能可劃分為三大類:微基站、皮基站和飛基站。

如果按照設備形態,小基站還可以分為一體化基站和分布式基站,主要區別是,一體化基站包括三部分:基帶處理單元(BBU)+射頻處理單元(RRU)+天饋系統;而分布式基站通常就指小型RRU,需要連接BBU才能使用。

事實上,由於目前5G認為商用、小基站建設仍未起量,所以目前布局5G小基站的元器件和設備供應,大多都是來自於4G基站供應商的業務延伸。

其它的5G概念股分類:

部署5G小基站的挑戰

隨著5G網絡站點密度將進一步增大,新建小基站必不可少。傳統的新建站點模式,由於多頻多制式共存,站點形態極其複雜,因此在5G時代,形態極簡、去機房、去機櫃、全室外將成為5G時代新建站點的首選。

國際電聯/電信發展局(ITU/BDT)認為,以下是全球範圍內阻礙小基站建設的五個因素:

  • 地方審批和規劃程序:個別國家地方管理部門審批小基站建設的規劃申請的時間長達18至24個月,造成延誤。
  • 冗長的談判和採購流程:個別國家的地方管理部門經過長達6-18個月採購流程才授予無線運營商在街邊部署小基站設備的專有權,耗時費錢。
  • 街邊設施收費高:目前個別國家的地方管理部門對使用街邊設施收取高額費用。據美國消費者研究所稱,有一個城市對在電線桿上安裝小基站設備的申請費高達30000美元;另一地區的收費高達45000美元。
  • 射頻電磁場(EMF)對人的影響:各國對人體暴露限值不盡相同,有的過於嚴苛。例如房頂安裝的天線,就會引起公眾的擔心。
  • 使用和規範權利:無線運營商可能無權在路燈杆等街邊設施上安裝小基站或無線電設備。例如,英國為克服這些限制修訂了相關規範,但是不具備約束力,也就是說,它還不能100%地自行使用和規範權利。

對此,美國有提出一些關於簡化街邊設施上部署小基站設備的法案,或許值得正在布局5G小基站的國家政府參考。例如,對地方政府收費實施限制,有些甚至規定不允許與無線運行商進行獨家安排,以確保對小基站無線電設備進行合理收費。又例如,佛羅里達州法案還規定管理部門的收費每年每根電線桿不得超過15美元;華盛頓州的一項法案授權可以在公有資產上安裝小基站設備,每年收費限定為500美元。ITU認為,簡化小基站的部署最好從政府規定著手,制定簡明靈活的監管流程促進5G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msxomwBvvf6VcSZ0aM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