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知否知否,應是秋意漸濃

2019-08-09     賀蘭廣播電視台

立秋,暑去涼來

雲收夏色,葉動秋聲

即是收穫,亦是凋零

一候涼風至

二候白露降

三候寒蟬鳴

秋之伊始

悄然而至

秋意漸濃,氣溫慢降,由熱轉涼;立秋養生,提上日程。

「秋老虎」到來,飲食起居、運動鍛鍊、皆應以養生為原則。

立秋養生要點:祛暑滋陰、預防感冒、謹防秋燥

立秋是秋天的開端,天氣逐漸由夏入秋。但雖然立秋已至,此後氣溫還可能回升,甚至「秋老虎」也會虎視眈眈。立秋養生一方面要注意在飲食上及時調理膳食,宜祛暑滋陰,同時合理應對早晚溫差,還要預防高溫傷害,並加強保養立秋時節特別注意祛暑養肺護肝。

立秋的氣候是由熱轉涼的交接節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

當心「秋老虎」 ,立秋後仍要注意防暑

立秋是一年中氣溫由升溫向降溫的轉折期,此後濕氣逐漸減弱,之前讓人難以忍受的「桑拿天」逐漸減少。但立秋不是真正秋天的到來,炎夏的餘熱未消,處暑節氣也將在8月底接踵而來,「秋老虎」也虎視眈眈,天氣逐漸轉向乾熱。因此,應密切關注天氣預報,當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為了預防中暑,建議大家保證睡眠,注意補充水分,多吃新鮮水果蔬菜,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間,以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引起「熱傷風」。

穿衣要「春捂秋凍」 ,起居宜「早臥早起」

立秋時節在起居上之所以要做到早臥早起,是因為「早臥」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防止收斂太多

秋季適當早起,還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對於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有一定意義。一般來說,秋季以晚9點至10點入睡,早晨5點至6點起床比較合適。

秋季穿衣也要順應「陰津內蓄,陽氣內收」的需要,適當地凍一凍。提醒,「秋凍」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遇冷不穿衣」。「適當增衣」以讓自己略感涼而不感寒為宜,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裹得嚴嚴實實。

飲食宜「少辛多酸」 ,營養要均衡

立秋以後氣溫由熱轉涼,人體的消耗也逐漸減少,食慾開始增加。因此,立秋時節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時候,人們可以根據這一節氣的特點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而進補的原則是「少辛多酸」。

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儘量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乾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適當多食酸味果蔬以助養肺。

立秋時節最易貼秋膘 怕胖別貪食

立秋之後,人的脾胃功能逐漸恢復,比起夏季來食慾明顯好轉,所以立秋後也是貼秋膘的好時候。但這也是體重增加最快的時候,所以肥胖者、要控制體重的人這時要注意節制飲食、適量運動,以免體重增長過快。

此外,由於夏天人們常進冷食,脾胃功能有所下降,如果一入秋就大量進補肉食,會加重腸胃負擔,容易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出現厭食、腹瀉等症狀。因此,不妨先補充一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魚、蛋等,給腸胃一個調整適應期。

精神調養:心靜、不悲秋

秋內應於肺,肺在志為悲,悲憂易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憂之情緒,所以在進行自我調養時切不可背離自然規律。

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風吹葉落

萬物候秋

秋風欲來

且看渡秋笑者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k-5eWwBvvf6VcSZUCG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