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窺探學霸的內心世界,其實學霸是一位被學業耽誤的「戲精」,學霸每天都在腦海中上演一出宮斗戲。
遇到難題的各種內心戲
學渣:這個老師今天有說過嗎?不管了先睡一會兒。
學民:認真讀題 —— 套用公式 —— 行不通 —— 算了,等老師明天講吧!
學霸:認真讀題 —— 拆解條件 —— 套用公式 —— 行不通 —— 套用另外一個公式 ——行不通 —— 啊!似乎做過類似的題目—— 翻看筆記再做題 —— 還是不行 —— 用反推的方式試一下 —— 還是不行 —— 用數形結合......
遇到難題時候,學霸內心宛如上演了一場宮斗劇,為求正確答案想方設法,步步為營。
這就是為什麼別人看一部紀錄片《超級工程》能將地理、政治和歷史知識聯繫起來複習一遍,而某些人只能湊熱鬧。
是因為懶得想所以放棄嗎?其實是思維惰性在作怪。
我們總是對於題海戰術充滿著憤恨之情,如果你能夠好好鍛鍊以下3種思維方式,可能做3道題的效果相當於別人做10道。
類比思維法叫做關聯法,找到事物的相同之處。實踐證明:在學習過程中,將新內容與自己已經熟悉的知識進行類比,不但易於接受、理解、掌握新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鍛鍊了自己的類比思維,有利於自己的創造。
方法:
利用表格形式將零散的知識整合起來。
對比知識的異同。
總結。
舉個例子
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同類或異類相關的歷史事件放在一起,通過比較,找出其異同,以增強記憶。
總結
相同點:
從鬥爭形式來看:二者都是以武裝鬥爭為主要形式的農民運動。
從組織手段來看:二者都是利用宗教迷信動員、組織群眾進行鬥爭的。
從性質來看:二者都具有反對外來侵略和農民階級統治的性質。
從作用來看:二者都沉重地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
從失敗原因來看:二者都失敗於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壓。
不同點:
從興起背景來看:前者主要是反對封建統治;後者主要是反對帝國主義侵略。
從鬥爭綱領來看:前者有較明確的反封建綱領;後者提出的口號籠統排外,結果被清政府利用。
從政權建設來看:前者建立了政權,並有一支統一指揮的軍隊;後者沒有建立統一的政權,鬥爭也較分散。
類比思維小訓練
找一門科目將相似的知識羅列出來進行類比。
初中數學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和三角形面積公式,尋找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高中數學的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找出異同並總結在筆記上。
找小夥伴進行討論交流彼此看法。
著名數學家拉普拉斯說:「數學裡,發現真理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是歸納和類比。」歸納是在通過多種手段(觀察、實驗、分析、計算)對許多個別事物的經驗認識的基礎上,發現其規律,總結出原理或定理。
總結題型做法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強調總結題型的重要性。這也是你跟別人拉開差距的關鍵。同樣的作業量,你有意識地強迫自己去總結,花同樣的時間卻可以有高人一等的成績。
方法:
做這個知識點的5或者10道題目。
將每一道題解題思路寫下來。
找出解題的相同之處,總結出規律。
舉個例子
比如1:函數的關鍵是y與x的對應關係;
比如2:解析、立體的關鍵是結合平面圖形;
比如3:三角的關鍵是圖象分析;
比如4:機率的關鍵是排列組合的應用和各種事件的區分;
比如5:數列的關鍵是找到各項與序號的規律與關係。
相信上過企鵝輔導的課程同學都知道,我們的老師就很喜歡給大家傳授做一類題型的方法,讓大家融會貫通。
歸納交匯點,尋找關係
我們總是不會將零散的知識串聯形成網絡,只要遇到高階的綜合題就受阻。所以需要將知識融會貫通,尋找內在邏輯。
方法:
將同一個版塊的內容羅列出來
找到其中交匯的知識點
找出知識與之前的因果關係
比如學習從時間維度看歷史,必修2的明代商品經濟發展和必修1君主專制的加強,才能產生必修3的明末清初批判工商皆本的思想。
逆向思維也叫求異思維,它是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
逆向思維法也可以稱為倒推法。
有同學留言問關於自控力的問題,其實可以用逆襲思維思考,「如果我是一個自控力的人,現在我會做什麼?」 或者是「如果我做了什麼事情,我就會放棄玩手機的念頭。」
從結果入手,倒推到原因,答案就出來了。
這種思維方式在理科做題時經常用到,那麼就要學會把這種思維應用到生活上。
逆向思維小訓練
1. 列出月考的小目標。
2. 逆向思維思考「如果我月考要全班前10名,我現在開始要做什麼?」
3. 列出你的計劃。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工具:高效學習工具箱——在方法上超越同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