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是人生的一個重要分岔路口,將來是直接工作還是考研、留學,都要在這一年做出選擇和規劃。
最近有同學問,自己目前有做留學和考研的倆手準備,想知道國外QS排名前100的一年制授課型碩士回國工作面對國內碩士有競爭力麼?
這個問題其實就相當於把國內三年制碩士和國外一年制碩士進行對比。既然要對比,天道出國留學老師就從大家普遍關心的三個方面來分別進行比較。
1、學習時長及質量
很多人會拿學習時長來說事,認為說一年制碩士時間太短,根本學不到東西。
那我們就從學習時長及質量上來進行一個對比。
國內三年制學碩,研一上課,研二給老師幹活,研三找工作寫論文。
學習課程強度較低,全靠自己的主動性。你不看書沒人逼你,你不實習沒人管你,不幹活的時候自由的飛起來了呢。
不給老師幹活的時候,自己看看書,看看教程,做做私活。
雖然是三年制碩士,但真正學習的時間其實也就一年半,剩下的時間就是給導師打工,找找實習。
英國一年制碩士授課時間一般為3個學期,每學期3個月。由教授講課,課上小組討論的機會很多。學季內要交作業(course work) 與專題報告 (essay),年末要學科考試。每年大約十月初或九月底開學,隔年五六月會有學科考試,九月要繳交碩士論文。
一年三學期里,第一、二學期開課較多,第三學期較少。碩士課程比較緊湊,每周上課的主題較大,教授會有指定的參考書單,但是一周的主題所列出的清單常在五至三十本書之間。一門課一般是一周二或三小時,比起其他國家一般念兩年或三年的碩士,英國這種一年的碩士課程壓力不是一般大。
從學習時長來說,一年制碩士也並沒有吃虧多少,而從學習質量上來說,一年制碩士因為時間短任務重,學生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接受的知識密度更高,成長也更快。
2、申請難度
一年制碩士被詬病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申請門檻低。
曾經不止一次聽到有人跟我說,「我一個同學,二本畢業,去了英國某某大學讀碩士」、「我鄰居家的兒子,從小到到大都學習不好,送去國外讀書,現在也是碩士畢業」。
不可否認的是,像英國這種高等教育產業化的國家,的確會存在所謂的「水校」、「水項目」。但是去讀這些學校的學生,說白了就是為了拿個碩士文憑,別人可能對於找工作一點都不發愁。
而很多優秀的學生,在申請名校的時候,一樣要面臨激烈的競爭。比如你想去牛津、劍橋讀研,基本上本科必須是國內頂尖的985院校,成績在85以上,還要各方面軟實力夠強,才有機會被錄取。
而至於那些雙非、二本學生逆襲G5名校的例子,可能大家只看到了別人的本科背景,完全沒看到別人除了背景以外的優秀。就像國內二本考入清華碩士的學生一樣,每個人的逆襲背後,都是巨大努力的付出。
3、學歷認可度
如果你只是希望有個碩士文憑,以便父母幫你安排工作,那麼不管是國內三年制的碩士文憑,還是國外一年制的碩士文憑,企業都是認可的。
這時候其實一年制碩士的優勢更明顯,首先你拿到碩士文憑的時間更短,意味著你能夠儘早的步入職場;其次,作為海歸身份,你還可以享受國家給予留學生的諸多優惠政策,比如買車免購置稅,落戶方便,創業資金支持等。
如果你是和國內985/211的學生競爭,那不妨對比一下文憑的含金量。
國內有1000多所高校,QS世界前百名校也無非就是清北復交浙中國科技這六所,世界前三百僅有9所。
而英國140多所大學中,世界前十占了四所,世界前一百有十六所,世界前三百有38所。
就算回國打個折扣,一般來說QS排名前30的學校,競爭力相當於國內的985碩士,QS排名前100的學校,競爭力相當於國內的211碩士。
而且同等水平的中外院校,同等水平的人才,大企業更青睞于海歸留學生。因為相對於國內的學生,留學生有著海外學習生活的經歷,視野更開闊,獨立能力更高,思維能力更強,競爭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最後,天道出國留學老師想送各位迷茫的大三學生們一句話,學歷只是工作的敲門磚,也許你在國內讀研和國外留學最終能進入的公司都一樣,但是你的閱歷、見識卻是截然不同,往後的發展可能更不同。
所以,如果有足夠的經濟支持,有機會一定要出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