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月菩提
圖:來自網絡
我上有姐姐下有妹妹和弟弟,唯獨沒有哥哥。妻在排行中最小,上有一個哥哥,因此,大舅哥便成了我哥,我習慣叫他大哥。
大哥天資聰明,學習極為勤奮,雖然耕田在家,每得空閒,便讀書不綴。書是他形影不離的好夥伴。他上學時是在文革後,他的成績在老師和同學中都是讚不絕口的。
中學畢業時,他以大家仰止的優異成績考入高中,可是那個年代是以權力論英雄的時代,他的名額給村支書的兒子頂去了。支書的兒子冠冕堂皇地走進高中的門檻,而大哥卻氣憤地跺著腳大罵。
後來,大哥去參軍,可是沒能如願。村支書覺得內疚,便安排大哥做村小學的代課教師,可是,秉性倔強的大哥,沒有領下這份情。他說:「他奶奶的,我腳踏黃土,一樣比別人活得好。」
大哥身材矮少,卻心靈手巧,凡事認真。莊稼活兒,樣樣會,樣樣精。別人做的快,三八二八,他卻是仔仔細細,有板有眼。他見別人編蓆子賺錢,他也學,他把自家的蓆子拆開,然後研究著編,果然,他學會了。
由於凡事求精的個性,他手編的蓆子不但質地密實,麵皮光滑,而且還加進一些文字。這個手藝雖然是無師自通的,卻無不讓鄉親們嘆為觀止。我剛結婚時,他曾給我家編了一個柳條的饃筐,已經用了十幾年了,至今仍完好無損。
大哥體質不好,家務活多,每當麥收或者秋收秋種之時,大哥就會累得吃不下飯去。由於深知大哥的難處,我與妻都在盡力地幫著他。有空閒時我和妻就與他一起下田幹活。
由於孩子多,大哥的生活總是很清苦,一次大哥喝醉了,他哭著說:「我孩子多,日子過得緊。上有老,下有小。」他的話字字句句真實,每每使我非常感動。大哥經常說,「我恨不得把一分的硬幣分開來用。」
可是,大哥卻不貪財,他經常掛在嘴頭的一句話是:「不是自己的,決不能要。」一次在去城裡的路上,他撿到二百元錢,他在那個路口,足足等了兩個多小時,看見一個老人急慌慌地找回,他機警地核實後,把撿到的錢歸還了失主。
老人感動地噙著淚說:「謝謝你,好人!」大哥卻只是笑了笑,接過老人家用顫抖的手遞過來的一支香煙。還有一次,大哥到供銷社賣棉花,那時因為化肥供應緊張,供銷社收購棉花時獎勵農戶化肥。
回到家後,他發現供銷社的工作人員多開了他幾百斤化肥,他急忙再拉著車子找到那個會計退還。大哥此舉卻成了在場的其他人的笑料。人們說:「你這個人真傻!都拉到自己家了啊!」大哥卻說:「我如果不退還,公家不吃吃虧了嗎?我心能安嗎?」
大哥為人忠厚,凡人有求於他,無不爽快答應,可以把自己家的事放在一邊,決不能把人家囑託的事放在一邊,只要答應人家的事,一定盡心做好。由於他是初中生,在村裡屬於文化人,他有幸在海南島參加了一次水稻栽培技術的培訓。
培訓完了後,他便成了是村裡的技術員,他不耐煩地給鄉親們做技術指導,主動地幫鄉鄰育苗,示範插秧,指導除草除害蟲的方法等等。
後來,村裡栽種紅富士蘋果,他便買了一些相關的書籍,有空時便鑽研,領會,實驗。鄉親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科學家」。他的身影時常在這家園那家園地內。鄉親們打趣地說:「咱村,誰家的果樹他都摸過。」
善良,是把「兩刃劍」,大哥因著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也從而使自己五十歲的生命走上了絕境。
在十五年前,他曾經向鄰居借過一千塊水泥瓦蓋屋。之後,他親自動手加工了一千塊瓦,歸還了鄰居。
十五年後的一個夏季,大雨傾盆,一連下了好多天,鄰居家的屋漏水,上了年紀的那家老人找上了大哥的門,罵他說:「你當時還的瓦的不好,不然怎麼會漏水呢?你要再買新的還我!」大哥氣憤了,可是為了息事寧人,他從磚瓦場又給買回了一千塊瓦送到鄰居的家。
此事在村裡議論紛紛,更多的人都在為大哥抱不平。大哥曾氣憤地對我說:「這人真不講理,十幾年的屋了,今年又下這麼大的雨,屋漏水……能怪我還他的瓦不好嗎?天地良心!」他雙眼圓睜,嘴唇在發抖。
我勸他,鄉親們也勸他,可是他終於沒有咽下這口氣。他的腦子受了極大的刺激,他病了。他在縣城住了好多天的醫院,病情日益加重。
不得已,我帶他到徐州市級醫院複查,在去的路上,他仍是喋喋不休。大哥在徐州市97醫院住了十七天,醫生告訴說,「靜養吧,千萬不能再受刺激了。」可是在家的日子裡,他無法平息自己心頭的冤屈,他精神的防線最終徹底地垮了。
春節後的第七天,妻從大哥家打來電話,說大哥快不行了。當時,北風呼嘯,大雪飄飄,一路上冰雪交加,不知摔倒了多少回,在趕到他家時,大哥已經走過了。
七十七歲高齡的岳父眼噙著淚水,雙手拄著顫抖的手杖,身子如空中飄飛的雪花。年近八十的岳母早已泣不成聲,好多人怎麼勸也勸不住她。孩子們個個淚斷線了似的。
大哥終沒有合上他那雙眼慈善的,聰明的,正直的眼睛。我用手輕輕撫著他那圓睜著的一動不動的眼睛,嘴裡念叨著:「大哥,你閉上這雙眼睛吧!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