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的這碗湯,越土越鮮

2022-05-06     美食導報

原標題:廣東人的這碗湯,越土越鮮

導報君語

湯水奶白、成色誘人

營養豐富、不燥不補

春夏之交是吃魚的季節,價格低、味道鮮的鯽魚是很多人的首選。

用鯽魚製作的豆腐鯽魚湯,更是老廣的至愛、餐桌上不可少的美味佳肴之一。為什麼人們喜愛這樣的搭配呢?導報君帶你了解。

【解構】

土鯽滾湯更鮮美

在民間流傳著「春鯽夏鰱「的說法,即春天吃鯽魚,夏天吃鰱魚。這是因為,鯽魚有健脾開胃、益氣除濕的食療效果,在春夏之交人容易感覺到乏力,吃鯽魚就恰到好處。

當季的鯽魚鮮嫩、不肥膩,無論紅燒、清燉,都可以吃出魚本身的鮮味。不過在買鯽魚時,土鯽和工程鯽區別真不小,要弄懂再買,少花冤枉錢!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啥是工程鯽?

我國已知的鯽魚有2個種和一個亞種,它們分別是鯽、黑鯽、銀鯽,這三種是比較早的品種,我們統稱為土鯽,而工程鯽是培育出來的品種,主要指的的是湘雲鯽。

工程鯽體型更大,同樣的養殖時間,它可以比普通鯽魚大3至5倍,最大生長個體可以達到750克,而超過500克的土鯽在市場上少之又少,因此,當看到體型特別大的鯽魚,基本上可以判定是工程鯽。

在市場上,它們還有另外一個俗稱:土鯽因體色多為淺白,故稱銀鯽;工程鯽因體色多顯淡黃,也稱金鯽。工程鯽還有一個特點,它的頭上還有一對微細須突,而土鯽則沒有。

如果以紅燒的做法,推薦用工程鯽,它的肉較多,亂刺少;但如果是用來滾湯、煲湯,則推薦土鯽,它的生長速度慢,鮮味更濃。

因此,經典粵菜里的豆腐鯽魚湯,往往都是用土鯽來做。湯水行家提醒,一家三口分量的豆腐鯽魚湯,可用2條以上的土鯽來做,這樣滾出來的鯽魚湯會更白、更鮮、更甜。

【搭配】

味道均勻不失真

湯水專家陳先生表示,豆腐鯽魚湯是在食材搭配上非常講究的菜肴。這是因為鯽魚是河鮮,和鯿魚、鯪魚一樣,骨多肉甜,帶有甜、清、薄、香的特點,易散發,也易滲透,最適合和味道淡中帶甜、異味不濃的食材搭配。

而豆腐就具有甜、異味少的特性。所以在它們搭配的過程中,味道不失真而又能相互融合。

陳先生認為,食材在兩兩搭配入湯時,常有其中一方成為主味,集中了大部分味道,如白果豬肚湯、塘葛菜煲生魚等。

不過豆腐鯽魚湯的特點就是兩者互不搶味,豆腐依然是豆香味,鯽魚依然有鯽魚味,可又像兩根麻繩一樣,扭成一股味道。這一點在湯水搭配中是很難得的。如果用木瓜配鯽魚,鯽魚則會因味道稍淡,而被木瓜干擾了本味,顯得木瓜味濃厚。

豆腐鯽魚湯

材料

鯽魚2條,豆腐 250克,生薑3片,熱開水600毫升,料酒、鹽、蔥、香菜適量。

製作

1、鯽魚洗凈,洗去黑膜,魚身切斜刀;

2、熱鍋倒油,先放薑片,再放魚煎制;

3、魚煎至兩面略焦黃後,加入料酒,再煎一會;

4、倒入600毫升熱開水,滾開後,轉移到砂鍋,入砂鍋滾開後加入焯過水的豆腐(不焯水也沒關係),大火煮開;

5、保持大火煮15分鐘,關火放鹽、加入香菜即成。

文圖 | 廣粵文化·美食導報全媒體記者 馮睿峻

編輯&排版 | 廣粵文化·美食導報全媒體編輯 木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fc70f5dcea486f332f35824245d2f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