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孩子,一個經常做家務一個從不做家務,長大後差距很明顯

2022-02-21     洪蘭談育兒腦心理

原標題:倆孩子,一個經常做家務一個從不做家務,長大後差距很明顯

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個個在家養尊處優,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被問要不要讓孩子參與做家務?很多家長態度不一,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用幫忙幹家務,等長大一點再說。

另一部分家長則認為:幹家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孩子應該早早的參與到做家務中來。

前幾天,在朋友圈刷到一條媽媽記錄女兒做飯的事,原文大概意思是:自己10歲的女兒,放學後化身「田螺姑娘」,獨自買菜做飯。媽媽或許原本只想表達女兒懂事能幹,卻沒想到引發了好友們點贊熱議。

有寶媽表示:「這果然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如此懂事能幹」;也有寶媽擔心道:「孩子那么小,哪裡捨得讓她幹家務,萬一磕到碰到怎麼辦?」還有寶媽表示:「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把學習搞好就對了,做什麼家務」。

其實,關於孩子要不要做家務這個事?大多父母意見並不統一。不過,有相關研究發現:做家務可以很好的鍛鍊孩子,家長應該儘早讓孩子參與到家務中來。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沒有做家務的習慣,未來將是一筆很大的損失。

孩子做不做家務,長大後差距很明顯

小傑和小海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兩人從小一起長大。但對於要不要讓孩子做家務?小海與小傑的父母態度截然不同,小傑父母認為:孩子最重要的是學習,把學習成績搞好了就行。

因此,小傑從小到大,除了讀書,父母什麼都沒讓他干。上高中時,每周小傑都要帶好大一口箱子,裡面全是裝的換洗衣服。等一周結束後,小傑就將所有要洗的衣服塞回箱子,帶回去讓媽媽洗。

多年過去了,小傑也沒有辜負媽媽的「期望」,大學時專業成績特別好,畢業後直接保送本校讀研,隨後攻讀博士,最後並留校工作。

看似美好的背後,卻「暗流涌動」,小傑的生活並不如意,雖然留校工作了,但工作成績並不突出。因為不會做家務,甚至連自己的飲食起居都搞不定,妻子常常為此埋怨、爭吵。回顧小傑過去的幾十年,最輝煌的時刻仿佛就停留在讀書考試時。

而小海父母一直認為:做家務有助於鍛鍊孩子各方面的動手能力,孩子只有學會做家務,才能擁有獨立生存的技能。畢竟,父母不能照顧孩子一生。因此,從小海3歲左右開始,父母就讓他自己把髒衣服放進洗衣籃、把繪本整齊的放在書架上……

久而久之,剛上小學的小海不僅學會了做家務,還把自己的房間及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在學做家務的過程中,小海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還建立了自信。

如今多年過去了,小海也學業有成,有著穩定的工作,同時家庭和睦,夫妻恩愛,夫妻倆都很孝順,對父母也非常好。

做家務與不做家務的孩子,差距到底在哪裡呢?

01、會做家務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

中國教育報曾公布過這樣一項數據:父母認為孩子[應該做家務]的家庭中,有86.92%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而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行]的家庭中,只有3.17%的孩子成績優秀。

同時哈佛大學也對此做過研究,發現從小愛做家務的孩子比不做家務的孩子,在校時學習成績更好,成年之後就業率更高,犯罪率更低。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兒童最早是通過動作來發展思維的,越喜歡動手越有利於大腦的發育。

而一個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不僅鍛鍊了動手能力與肢體協調能力;還會促進大腦的血流量增大,讓孩子的思維更活躍、敏捷。

因此,孩子經常在家做家務,不僅不會耽誤學習,反而會有助於學習。

02、會做家務的孩子,更懂得感恩

上次去一個朋友家,朋友感冒發燒躺在沙發上。她上初中的兒子回家後,第一句話就是:「媽媽,給我倒杯水」

「水在桌子上,自己倒」朋友回答道;「那我不喝了」她兒子回復道;「你這孩子」;朋友無奈起身去給兒子倒水。

看到這一幕,我勸朋友:「兒子那麼大了,自己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做吧,你也照顧不了他一生,得教會他生存的技能」。

相比朋友家這個「沒感恩之心」的兒子,山東濟南的這個孩子,顯然更懂得感恩、更孝順。由於家庭貧困,他從5歲開始就幫父母賣菜,9歲就能獨立賣菜。

用他的話來說,能多幫父母賣一籃菜,父母就要輕鬆一點。並表示自己要努力學習,長大後才能更好的孝敬父母。

別等到孩子被人間的煙火,嗆出眼淚時,才後悔沒教會他生存的技能。唯有體會過父母的辛勞,才能更好的感恩父母。

03、會做家務的孩子,更獨立

在網上曾看過這樣一則新聞:22歲的留學生,天天在家玩遊戲,吃飯都要奶奶喂,2年花光200萬,卻連畢業證都沒拿到。

據了解,這位留學生從小養尊處優,十指不沾陽春水,在一大家人的疼愛下長大。久而久之,習慣並享受著家人的照顧,一旦離開家人,就完全無法自理。

可見,父母事無巨細的照顧孩子,只會讓孩子偏離獨立的軌道,成為仰仗父母的「寄生蟲」。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一次訪談中表示:自己給兩個女兒制定了9條【家規】,其中有4條與【做家務】有關。比如要求兩個女兒自己鋪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保持玩具乾淨、幫父母分擔家務等。

歐巴馬表示:讓女兒們學會做家務,不僅能鍛鍊孩子,還會有助於她們的學習。

總而言之,父母應該讓孩子儘早的參與到家務中來,過度的保護與愛,只會給孩子帶來傷害。因此,愛孩子,就從讓他們做家務開始吧!適時的放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驚喜出現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f232e48486165c0fac87eca3a6304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