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窮的國家,決定「綁架」地球第二大雨林

2023-01-09     世界說

原標題:世界最窮的國家,決定「綁架」地球第二大雨林

2022年12月19日凌晨三點半,加拿大蒙特婁,就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達成歷史性協議前的最後一刻,剛果民主共和國(下稱剛果金)代表拒絕同意該框架,稱框架沒有保證提供足夠的資金,因此不能予以支持。

儘管這份協議隨後還是在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兼COP15主席黃潤秋的主持下得以達成,但會後,剛果金副總理兼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部長巴扎伊巴(Eve Bazaiba)女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沒有簽署協議。我們不可能實施它。如果沒有更多資金,我們無法接受這種雄心壯志。」

她隨後在Twitter上發表了與黃潤秋部長握手交流的視頻。

剛果金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但就自然資源而言,它是一個超級大國。它擁有世界第二大雨林——剛果盆地雨林約六成的面積,這是唯一吸收碳量超過釋放碳量的雨林,舉世聞名的維龍加國家公園與山地大猩猩棲息地也坐落於此。

「我們對在蒙特婁舉行的COP15關於生物多樣性的最終宣言持保留意見。至少剛果民主共和國關於全球生物多樣性基金實施的立場受到了擔任本次中方主席的黃潤秋的歡迎。」 / 網頁截圖

坐擁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剛果金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化與自然保護議程中愈發具有存在感。

然而,它拿到的劇本並不是拯救地球。

地球第二綠肺

剛果盆地位於非洲中西部,橫跨剛果金、剛果布、喀麥隆、中非共和國等6個國家,是非洲最大盆地。這裡的原始熱帶雨林面積達3.14億公頃,是世界第二大雨林,僅次於亞馬孫雨林(原始熱帶雨林面積達5.19億公頃),其中坐落於剛果金的雨林面積約六成。

剛果雨林分布地圖,橫跨六個非洲國家 / Mongabay

這片熱帶雨林孕育著極其豐富的物種資源,稱得上是「世界最大的動物基因庫」:這裡生活著超過1萬種植物,其中3000種是特有物種;還有400多種哺乳動物、1000多種鳥類、200種兩棲動物,甚至蝴蝶就多達900種。

除此之外,這片「世界第二綠肺」也為調節全球氣候發揮著重要貢獻。由於剛果盆地的樹木比亞馬孫雨林更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更強,每年可吸收約12億噸二氧化碳,在相同土地面積上儲存的碳比亞馬孫雨林多三分之一。

更有價值的是雨林下方的土地。

2017年,來自英國和剛果布的科學家宣布在剛果盆地發現了一塊巨大的泥炭地。這片泥炭地位於剛果金與剛果布北部,占地1455萬公頃,相當於英格蘭大小。這裡儲存了300億噸的碳,占全球熱帶泥炭地含固碳量的三成,等同於全球化石燃料3年所產生的總排放量,或美國一年燃燒化石燃料所釋放碳量的 20 倍左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匯之一。

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盆地泥炭地的衛星圖像 / Microsoft Zoom Earth

領導剛果泥炭地研究團隊的西蒙·劉易斯(Simon Lewis)教授指出,保育這片碳匯「對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絕對有必要」,若因人類干擾,包括火災、砍伐森林、開採石油、採礦等行為破壞這片雨林與泥炭地,大量二氧化碳將可能被釋放到大氣中,從而助長氣候危機。

撬動碳匯槓桿

剛果金現任總統齊塞克迪(Félix Tshisekedi)於2019年勝選上任。他執掌的這個國家常年位居全球最貧窮國家之列,還面臨著東部反政府武裝叛亂、政府腐敗、非法毀林等長期難題。

平叛、脫貧、國內治理,政府處處需要資金。於是,撬動森林碳匯資源槓桿、獲得國際資金支持成了剛果金政府的優先選項之一。

2021年7月,上任不久的可持續發展部長巴扎伊巴提交了一份改革森林管制的十點行動計劃,其中包括建議取消長期禁令,開放數百萬公頃森林以進行工業採伐。

這一計劃遭遇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反對者認為,齊塞克迪政府高舉保護森林旗號,實際行動卻背道而馳。綠色和平非洲分部、英國雨林基金會、挪威雨林基金會發表聯合聲明,警告「剛果金取消伐木禁令的決定,將是一場人權與氣候災難」。

幾個月後,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辦的COP26氣候大會上,剛果金將本國塑造成「氣候危機解決方案國家」,成功與多國簽署了一項5億美元的一攬子援助計劃,以減緩剛果金的森林砍伐。

齊塞克迪與COP26東道國英國簽署用於減緩非法砍伐的5億美元一攬子援助計劃 / 網絡

齊塞克迪總統表示:「憑藉其森林、水和礦產資源,剛果民主共和國是氣候危機真正的『解決方案國家』。為了保護我們的森林並促進其可持續管理,在這一新夥伴關係的支持下,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加強所有土地使用部門的治理能力與透明度。該夥伴關係還將支持我們通過可持續農業應對糧食安全與氣候變化雙重挑戰的雄心。」

以森林碳匯為槓桿撬動國際資源的嘗試,收穫了第一個成果。

通過該多年合作夥伴關係,剛果金的目標是首先將森林覆蓋率損失控制在2014-2018年的平均水平,並確保森林砍伐繼續減少。該夥伴關係還將促進800萬公頃退化土地和森林的再生, 並將30%的國家地區置於保護狀態,包括當地社區致力於可持續管理森林的地區。

拍賣剛果雨林

等待富裕國家的資金捐助顯然是被動的。

剛果這片土地上,除了儲存著巨量的碳,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在近兩年國際能源價格飆升的背景下,剛果金政府也盯上了這塊「化石能源蛋糕」。

2022年7月下旬,剛果金碳氫資源部牽頭在首都金夏沙舉行了一場多達30塊雨林土地的使用權招標活動,將授權中標者在當地進行石油和天然氣鑽探。這其中包括27個石油區塊以及3個天然氣區塊。

剛果雨林區域內的毀林行為 / 綠色和平

法國道達爾能源與幾家國內公司的代表出席了招標會,儘管道達爾能源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不會參與競標。而剛果金碳氫資源部部長迪迪埃·布丁布(Didier Budimbu)面對媒體表示,法國道達爾能源、義大利埃尼集團、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等能源公司在過去一年中對招標表示了興趣。另外,碳信用組織Flowcarbon、加密貨幣組織RedemptionDAO等新興買家也對招標表示了興趣。

齊塞克迪總統主持了招標儀式,並稱,「招標流程的啟動……表明我們希望將資源潛力為我們的國家服務,」他同時表示,生產化石燃料將促進世界上最貧窮國家之一的剛果金加速發展。

雖然齊塞克迪稱,使用現代鑽探方法和嚴格監管將最大限度地減少生態影響,並否認政府違背保護其森林的承諾,但科學家與環保活動家表示,由於部分地塊與泥炭地重疊,在這些區域進行鑽探將不可避免地產生嚴重的環境後果。

領導剛果泥炭地研究的西蒙·劉易斯(Simon Lewis)教授估計,在政府招標的區塊進行鑽探可能會釋放多達58億噸碳,這相當於2021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4%以上。

「在有泥炭地的地區,任何工業開採都意味著引爆碳炸彈,」綠色和平剛果盆地森林項目負責人艾琳·瓦比瓦·貝托科(Irène Wabiwa Betoko)說。「沒有任何新的化石燃料項目與1.5 度的世界兼容。你不能一邊聲稱自己是氣候危機的解決方案國家,一邊從泥炭地和保護區開採石油。」

另外,還有兩個石油區塊與維龍加國家公園存在區域重疊,這裡是瀕危山地大猩猩的避難所。

被拍賣的16個石油區塊中有9個與保護區重疊 / 綠色和平

在被問及剛果是否可能放棄鑽探以換取富裕國家補償時,總統顧問、氣候問題首席談判代表Tosi Mpanu-Mpanu持懷疑態度。他舉了厄瓜多的例子,該國在2007年申請了36億美元,以補償因不在亞蘇尼國家公園鑽探而造成的損失。該補償計劃在2013年被廢止,因為它帶來的實際收入不到申請金額的4%。三年後,厄瓜多開始在該地鑽探。

剛果政府認為,作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加上在保護森林方面幾乎沒有富裕國家的支持,剛果除了開發自己的資源外別無選擇。「我們的環境主權由資金捐助者掌握,他們每年生產數十億桶石油,卻沒有人質疑,」Tosi Mpanu-Mpanu說。

分析人士表示,在該地區鑽探面臨著高政治風險、高環境風險、行業監管不確定性、以及勘探難度大等諸多挑戰,可能會讓許多大公司望而卻步。

也有分析師認為拍賣是一種槓桿,可以從富裕國家要求更多資金用於減緩氣候變化與森林保護,並更好地控制資金的分配方式。

數月後,在埃及舉辦的COP27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可持續發展部長巴扎伊巴作為全球南方國家的代表之一,奔走呼籲建立損失與損害賠償機制,要求富裕國家提供更多資金支持。除此之外,她也在各種場合捍衛剛果在本國土地上的石油、天然氣與礦產開採權利。

「就像我們需要氧氣一樣,我們也需要麵包。」她說。這30個石油與天然氣地塊的投標將於2023年2月截止。

將拯救地球的責任壓到最為貧窮、面對氣候變化也最為脆弱的國家頭上,顯然是不可行的,但與此同時,已經迫近氣候臨界點的地球,也無法再承擔因不已開發國家按「傳統」方式發展經濟帶來的重壓。開發還是保護,剛果雨林面臨的兩難處境需要更高的政治智慧。(責編 / 張希蓓)

點擊 圖片直達往期精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ef2668f1b957ed443971ca3e8525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