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庭的男人,可能會為了情人而離婚嗎?告訴你一個實情

2022-04-19     城東李公子

原標題:有家庭的男人,可能會為了情人而離婚嗎?告訴你一個實情

01

看過一句話,說:

「婚外情也好,婚姻也罷,一切都是權衡利弊,男人沒有離不開妻子,而是賭不起自己的一切,牽絆太多太多,而情人就算再喜歡,也是可以忍受的,情不至死,可以丟,所以不要冠冕堂皇的找藉口還愛家裡的人。」

從他選擇出軌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證實了對妻子的感情。

注意關鍵詞:選擇。出軌就是一種選擇,早有預謀,沒有誰是在出軌的那一刻,才想過出軌這件事。

明知道是背叛,有傷害,還執意而為,只能說明,他不怕傷害她、他不怕失去她。

所以再談愛就很可笑,明知道會傷害,還要為了一己私慾去傷害,真正深愛著妻子的男人,做不到如此殘忍。

至少,他會因為這份愛而考慮到她的感受,避免她的難過與悲傷。

同時也說明了,這種男人是沒有良心的,完全不念夫妻之間的恩情,比如相濡以沫的恩情、同甘共苦的恩情、在茫茫人海中選擇同行的恩情、還有在年年歲月中的付出的恩情。

此外,更不受道德觀念的約束。

可想而知,一個沒有良心與道德的極度自私的男人,對自己的妻子都負不起責任來,又怎麼可能對外面的女人負起責任。

他喜歡她的時候,有熱情有激情的時候,或許會對她很好,但等感覺消失,極有可能連頭也不回地轉身離開,尋找下一家。因為什麼都約束不了他,只追求自私自利的激情的快樂,無所謂會傷害誰。

02

很簡單的道理,夫妻之間,即使沒有愛情,也是對彼此恩情最大的人,連如此恩情都不顧的人,對誰都不可能掏心。

證實了他的自私,眼裡只有自己,永遠把個人利益排在首位。

所以他不可能為了夢幻的愛情,拋棄自己的婚姻,捨棄自己的利益。婚姻和家庭,是他的直接利益,最大利益,捨棄會要了他的半條命,而對情人再喜歡,忍忍都會過去,不夠到要命的地步。

男人是理性動物,也經歷過現實的婚姻生活,知道再轟轟烈烈的感情,最後也都只有一個去處,擁擠的家。

想想自己又何必折騰這一大圈,徒勞。

況且夫妻之間的牽絆還那麼多,不是說捨棄就能捨棄的,即使不考慮自己,不在乎妻子,也得想到孩子、父母和名聲。

男人的情話可以聽聽,但不能當真,在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是人跟著話走,而是話跟著人變,隨著意願、環境、條件、情況、氛圍、情感的變化,他也不得不違背當初的承諾。即使當時有為你離婚的衝動,過後想想,還是會冷靜下來。

最現實的是男人,在得到了以後,感情就會越來越無所謂,不像女人,越是在愛上了以後越是認真,越是患得患失,越是盲目衝動。

能為你負起責任來的男人,在婚外之外,你從來都遇不到,因為這樣的好男人不會背叛自己的婚姻。

男人的利益心,在權衡利弊這件事上,往往超乎你的想像。

03

聽過一個婚外戀男人的坦白,說:

「他離不離婚,跟愛不愛你沒有關係,要看在那段婚姻里,將他逼到了什麼地步!」

除非那段婚姻,逼得他沒有辦法,只能離婚,才會離婚,而情人只是他的退路,絕非是因為對情人的感情而主動選擇離婚。簡單來說,只是被妻子逼到了離婚這一步,無關對情人的感情。

有家庭的男人,可能會為了情人而離婚嗎?告訴你一個實情,是不是有點扎心。

比如,妻子知道了他的醜事,不依不饒,無法原諒,必須離婚,他再怎麼挽留都沒用,只能答應離婚。

又比如,他和妻子的婚姻生活一直都非常沉重,非常不幸,只有痛苦沒有半分快樂,終於忍不下去了,恰好又有情人這個備胎,乾脆孤注一擲,選擇離婚和情人過。

但凡婚姻還允許他走進去,都不可能因為情人,而捨棄自己的現實利益。

所以也是想提醒女人的,不要去做誰的情人,這不道德也有報應,如果你非要玩,那就等著受傷吧,小心到頭來難以收場。所有的事情不可能如你預料的那般發展,即使你再精明,百密也有一疏。

就像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里寫道:

「事情已經發展到不可救藥的階段,他一向以為自己是有分寸的,知道適可而止,然而事情自管自往前進行了。」

人人都想著自己是例外,結果受傷的人一個接一個。

他很自私,自私的人往往都很精明與現實,並不愚笨,即使對你再喜歡,有些帳他也算得清、分得清。離婚不是結束,娶你也不是結束,以後都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不可能如此草率的。

相信什麼不好,非要相信男人的承諾。

在男人真離婚的情況下,他不可能向你坦白離婚的事實,只會重複強調,自己是因為愛你,才選擇離的婚,因為你從此就要為他負起責任來,也方便自己對你情感綁架、道德綁架。

在極大程度上,會讓你良心不安,然後做出更多的犧牲,以及對他的順從和服帖。

所以啊,安分守己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別做別想那些不道德的事情,雖有歡愉,但歡愉過後呢?到頭來還是得你自己,為自己的行為買單,想他人為你負責任,這不可能也不現實。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edeca8dcf0993b6deeffde2b34e8f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