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時銷售400萬元!乳山牡蠣何以持續火爆出圈?
「2小時銷售400萬元!」「正宗乳山牡蠣,冷水蚝,個頂個的肥!」近日,在某知名主播直播間,乳山牡蠣再次火爆出圈。
擁有兩千多萬粉絲的主播,剛剛進入直播間一個小時的時間,同時在線人數就達到1萬餘人。粉絲不斷詢問價格、質量等問題,乳山牡蠣銷量持續走紅。
據乳山市海洋發展局的官方數據,乳山牡蠣僅電商渠道一年便可銷售上億斤,線上市場占有率超過70%。
作為世界頂級的牡蠣原產地,乳山被稱為「中國牡蠣之鄉」,乳山牡蠣更是獲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保護產品,那麼乳山牡蠣又是如何擁有如此頂級的「流量」密碼?
「天選之地」 乳山牡蠣的「蚝」門秘笈
時下正是仲冬時節,也是乳山牡蠣最為肥美的時候。乳山在牡蠣養殖上的優勢,可稱得上是「天選之地」。
在西起乳山口、東至浪暖口約200公里的綿延海岸線上,有170萬畝可利用的國家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區,這裡就是養殖牡蠣的「天選之地」。牡蠣對海水純凈度非常敏感,被稱作「海水過濾器」,只有足夠潔凈的水域,才能產出口感如牛奶般爽滑鮮甜的牡蠣。
乳山牡蠣肥美的秘密不僅在於水質,牡蠣的「伙食」也同樣重要。乳山境內的兩大河流:乳山河和黃壘河在這裡入海,為這片黃金養殖海域帶來了大量的營養鹽,保障了牡蠣攝食的硅藻、金藻、綠藻等優質天然餌料的繁盛不衰。生長在這裡的牡蠣,無需人工干預投喂,就擁有了一個「24小時不歇業的天然自助餐廳」。
「住」得好,「吃」得好,占據天時地利人和,乳山牡蠣憑實力練就一套獨步武林的「蚝」門秘笈。
歷時千日 乳山牡蠣的「蚝」門之路
近年來,乳山市為了提高牡蠣品質,從源頭入手,在育種育苗上下功夫,經過幾年的努力,在三倍體牡蠣種苗方面取得較大突破,2022年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青島前沿海洋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全國首個三倍體長牡蠣新品種「前沿1號」正式獲得水產新品種證書。
據了解,三倍體牡蠣是由優良四倍體牡蠣和傳統的二倍體牡蠣雜交而來,與傳統養殖的二倍體牡蠣相比,三倍體牡蠣具有生長快、個頭大、育性差的優點,是優良的全天候養殖品種。
乳山牡蠣從幼苗到成體需要長達2年的時間,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是牡蠣最肥美的季節,也正是因為這個時節的牡蠣正在為繁殖積蓄營養。從大海到餐桌,乳山牡蠣的這條「蚝」門之路走了近一千個日日夜夜。
乳山牡蠣的爽滑甘甜,完全來自大海的恩賜。雖然乳山牡蠣是養殖的,但在牡蠣生長過程中不會投放任何人工飼料,屬於半自然的生長方式,這也是乳山牡蠣口感出眾的重要原因。
嗨翻味蕾 乳山牡蠣的饕餮盛宴
從大海走向餐桌,煎、炒、烹、炸,乳山牡蠣從沒有讓人失望。
說到乳山牡蠣的吃法,就不得不提及一位「美食博主」,千餘年前,他就找到了這種人間致味。宋朝的大詩人蘇東坡在寫給兒子的信中詳細地記載下了自己吃牡蠣的方法:將牡蠣剖開,取出蚝肉與漿水,和酒一起煮沸,或者挑選幾個個頭大的生蚝烤炙,味道十分美味。
所謂「人間至味是清歡」。簡單地蒸熟就能很好地享受牡蠣本身的鮮美,這也是本地人吃牡蠣的經典做法。冷水下鍋,將牡蠣悉數擺到蒸鍋上,水開蒸3-4分鐘至牡蠣開口,打開牡蠣殼,首先要將殼中的汁水吸進嘴裡,一口一個牡蠣,大快朵頤,唇齒留香,人生滋味當如此。
牡蠣為媒 開啟別樣乳山冬遊之旅
2023年12月15日,2023年「冬遊乳山 暢品牡蠣」旅遊季暨第八屆乳山牡蠣文化節正式拉開大幕。據了解,本次活動將持續到明年2月底,乳山市以牡蠣為媒,推出了「冬遊乳山 暢品牡蠣」旅遊季活動,圍繞牡蠣品鮮、高鐵快旅、近山親海三方面展開,有牡蠣歡樂城「牡蠣宴」、台依湖「牡蠣+干白」、坐在炕上吃「大盤牡蠣」等不同牡蠣品鮮體驗,遊客可到景點打卡,賞雪景、泡溫泉、吃牡蠣,體驗一番別有風味的乳山冬遊之旅。
隨著雪季的到來,威海迎來了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吃喝玩樂一應俱全的乳山也敞開了懷抱迎接遊客冬遊乳山、暢品牡蠣。
網際網路流量時代,乳山抓住了風口,也收穫了更多的機遇,借勢發力,乳山市將進一步發揮產業融合發展的帶動作用,變「流量」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澎湃「能量」。
來源 | 海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