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初春,曾國藩率領湘軍在湖口、九江與太平天國進行決戰。不可一世的湘軍,被太平天國軍隊打得潰不成軍。
曾國藩座船被奪,羞憤交加,投水自盡,幸而被部下救起。
統帥太平天國軍隊的就是一代名將石達開。
這一年,曾國藩44歲,石達開24歲。
都說,窮人「翻身鬧革命」。可石達開卻堪稱「富二代」。他父親是一個商人,頗有家資。
石達開的厲害之處就是,他在8、9歲時,就開始扶危濟困,由此得到許多人的尊敬。後來,當他參加洪秀全的金田起義時,振臂一呼,就很容易地聚集了一批忠心耿耿的隨從。
石達開16歲接受洪秀全的邀請,參加金田起義。19歲就成為運籌帷幄的主帥,指揮千軍萬馬。26歲被封為「翼王」。
石達開打仗有多厲害?
前面逼得曾國藩自殺的例子就不說了。1852年,當西王蕭朝貴在湖南長沙陣亡後,太平軍頓時陷入清軍的重重包圍,危在旦夕。就在這時,石達開打了兩張漂亮的牌。
一張牌是他率部西渡湘江,開闢河西基地。此舉為太平軍獲得了堅強的後方基地,緩解了缺糧等問題;
一張牌是他部署了「水陸洲之戰」,大敗來犯的清軍,讓太平軍重振士氣。
這兩張牌打了後,石達開又率部作為前鋒,從河西基地撤退,跳出反包圍圈。隨後,奪岳陽,占武漢,自武昌東下金陵,28天內挺進1800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令清軍聞風喪膽。石達開因此被稱為「石敢當」。
1853年3月,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改號天京。
定都之後,洪秀全等諸王廣選美女,為修王府而毀民宅。石達開卻保持潔身自好,從不參與。
謝介鶴在《金陵癸甲紀事略》記載,天京「每次逼選民女,東賊與翼賊,翼賊輒辭而後受」,天王府「居制君府毀民居,拓益其巢穴,為號王府,周圍幾及十里」,東王府「亦毀民居拓益之」,北王府「毀民居尚少」,而翼王府「未毀民居」。
石達開對錢財也不感興趣。
張繼庚在《上向帥書六》記載,天京被清軍攻破後,天王府、東王府、北王府均發現大量黃金白銀,唯獨未提翼王府。
無奈,再英武神勇的石達開,也拯救不了內訌嚴重的太平天國。不但不能拯救,他自己都兩次被迫離開天京。
石達開人緣極好,他離開天京時,身邊只有2000人。幾個月後,就陸續彙集成了一支數萬人的軍隊。他們都是不滿洪秀全等諸王的所為,而主動投奔追隨的將士。石達開憑藉這一支軍隊,南征北戰,轉戰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取得了一系列勝利,牽制了大量的清軍。
不過,石達開始終屬於孤軍奮戰,無法突破清軍的重重包圍,最終進入四川,來到大渡河畔。
歷史上熟悉的一幕發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提前來到,讓石達開的軍隊被困於大渡河畔。多次搶渡不成,糧草用盡的他們陷入絕境。
怎麼辦呢?石達開決心捨命以全三軍。他來到清軍大營,與四川總督駱秉章談判。駱秉章佯稱答應,後卻背信棄義,襲擊並殺掉石達開餘部1000餘人。
清軍對石達開進行引誘,企圖要他為清朝效勞。石達開義正詞嚴地拒絕了。
當時,駱秉章派了一個叫朱詒孫的人勸降。石達開聽這人口音,是揚州人,就故意問:「以前我和你曾經在湖南見過面,但現在都不知道你是哪裡人。」
朱詒孫老老實實回答:「我是揚州人。」
石達開便笑著問:「你可讀過《揚州十日記》嗎?」
朱詒孫一聽,頓時面紅耳赤。
勸降無果之下,清軍對石達開揮起了屠刀,處以「凌遲」之刑。「凌遲」是一種非常殘酷的刑罰。石達開在受刑時,從始至終默然無聲,圍觀者無不動容,稱他為「奇男子」。
石達開英勇就義時,年僅3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