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個小編想聊聊,那被泰國電影驚艷到的那個片子:
《天才槍手》
製作成本摺合不到1200萬人民幣,沒有一個票房號召力大的鮮肉小花,連像樣的宣傳點映也沒辦,就靠著電影的超高品質上映首日便拿下了3333萬的票房。
豆瓣6萬多人評分,8.4的高分,想想咱們華語片多久沒拿過這麼高的分了?
青春還能怎麼拍?這部泰國電影已經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談起泰國電影,大多數影迷首先想到的便是純愛電影和恐怖電影,而造成這種印象的原因無疑和泰國電影工業起步較晚有關。
泰國電影從上世紀20年代起步,30年代才迎來第一部有聲電影和第一部彩色電影。
泰國本土電影保護政策將「好萊虎」隔離在外,光是1978年就有150部泰國電影扎堆上映,溫室中的泰國電影人逐漸失去了憂患意識,鮮有佳作遠銷海外。
直到81年泰國政府重新開放電影市場,泰國電影才在20世紀末迎來了技術與藝術雙重崛起的「新浪潮」。
而就在這場「新浪潮」中,恐怖片和純愛片異軍突起。
一說起泰國恐怖片,什麼陰牌、屍油、古曼童、降頭等等民俗傳說屢見不鮮。但如果真要給泰國厲鬼們做個排名,「鬼妻娜娜」絕對是當仁不讓的鬼母。
1958年的《鬼妻》甚至被視為泰國恐怖片的立派之作,至今已經被改編了30多次。
講述征戰返鄉的丈夫與鬼妻娜娜悽美絕戀的99版《鬼妻》則是眾多改編作品中最經典的一部,1.49億泰銖的票房成績在當年問鼎本土影史票房榜首,打破了泰國商業電影市場近20年的沉寂。
可以說,沒有這部《鬼妻》,就沒有如今「百鬼爭奇」的泰國影市。
隨著電影圈的不斷發展,泰國恐怖片也在不斷的改革創新,其目的也已經不滿足於單純的嚇人。
從「愛你就永遠和你騎高高」的《鬼影》到「我怕鬼,但更怕沒有你」的《鬼夫》,恐怖片和喜劇、溫情故事的結合讓電影更有看點,更難得的是這些鬼片宣揚的還都是三觀非常正的主題。
(《鬼影》海報)
說完恐怖電影,我們來聊一聊泰式小清新。
《初戀這件小事》估計90後的小朋友沒有人沒看過:
閨蜜之間的姐妹情誼,勵志奮鬥的成長主題,愛在心間口難開的暗戀之苦,灰姑娘逆襲白富美的戲劇情節,無一不精準擊中少女觀眾的嗨點與淚點。
也正是這部電影,讓中國的迷妹們認識了陽光帥氣的「阿亮學長」(聽說要翻拍中國版,求不毀啊)。
泰國幾乎每年都會出這麼一兩部好看的純愛電影,和韓國大開腦洞談戀愛不一樣,泰國的愛情片更加平實,而且具有本土特色,滿屏都是濃濃的夏日風情。
《一日戀人》、《小情人》、 《戀愛診療中》、《輕軌戀曲》、《我很好,謝謝,我愛你》 等等,不得不說,泰國導演們對少女們的心思把握得很準啊。
閒來無事的一個下午,看部這樣的泰國清新電影真的可以讓心情好很久。
(《小情人》劇照)
在泰國電影中,還有一個題材非常的火,那就是……嘿嘿嘿,同志電影。
雖說泰國本土對「女裝大佬」和人妖包容度較高,但同志角色在主流電影中的地位僅限於搞笑擔當或反派。
直到2000年的《人妖打排球》以正面熱血的形象打破了世俗對第三性群體的偏見,也開闢同志電影市場。
最為中國觀眾熟知的同志愛情片自然是腐女最愛《暹羅之戀》。
沒有虐到死去活來的生死離別,沒有撩撥肉慾的兩性描寫,兩位美少年之間唯美禁忌之戀賺足觀眾的眼淚。
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泰國導演編劇們對這個題材都非常熱崇,每年都有大量的同志作品問世,水平參差不齊。
但其中也不乏值得一看的佳片,比如《想愛就愛》、《一年生》、《為愛所困》等等,都是豆瓣上的高分之作,而且出品了不少腐女們最愛的cp們。
(《想愛就愛》劇照)
雖說泰國同志電影很多,國民對同性之愛的接受程度也很高,但是泰國法律上並不認同同性婚姻,說來也是有點不解啊。
不難發現,在「新浪潮」的推動下,泰國電影圈在保持自身的優勢的同時還在極力開發和創新,而這部集話題性,工業性,藝術性於一身的《天才槍手》無疑就是一個巨大的驚喜。
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能夠看到更多好看的泰國電影,喵喵喵……
(圖文來源咪咕視頻及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