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2022-07-04     孕育島

原標題: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還記得小島小時候,上學放學都是三五個同學一起走,幾乎沒有家長來接送的,那個時候很安全,而且路上遇到的人也都是比較熟悉的,所以上學放學孩子自己就可以完成。

如今孩子的待遇可要比我們那個時候好太多了,有家裡大人開車來接,風吹不到雨淋不到,簡直不要太舒服,而這樣接送的結果也有弊端,最明顯的就是孩子已經很大了,仍然不能自己獨自回家。

父母為鍛鍊孩子獨立能力,放學後讓娃自己回家

對於父母來說,培養孩子有基本的自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畢竟隨著孩子的長大,以後的更多時候都是要自己獨自面對。最近,一位家長就因為鍛鍊孩子獨立回家的能力,而引起了網友們的吐槽。

這位家長的孩子都已經11歲了,但因為之前一直是大人接送上下學,導致孩子自己一個人從來都沒有獨立回家過。而父親意識到這樣不對,於是便讓孩子放學後自己回家,以此來鍛鍊孩子一下。

在之前,回家的路孩子已經走了無數遍,而且路途也並不遠,差不多只有5分鐘的路程,本想著孩子能順利回家,結果家裡大人左等右等,都過去兩個小時了孩子還沒有回家。

毫無疑問,孩子這是走丟了,家裡人急忙報了警,結果經過警察反覆地查找,終於在一個相反的公交車站處找到了已經有些疲憊的孩子。

父親鍛鍊獨自回家能力孩子反走丟,究竟是誰的問題?

對於孩子走丟的情況,估計當時家長也是很著急的,尤其是孩子父親,如果不是自己要鍛鍊孩子,也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雖然最後孩子被找到,不過估計以後父親也不敢輕易再讓孩子獨自外出了。

作為有孩子的家長,小島很能理解面對孩子走失後,家裡大人的感受,擔心害怕自責和內疚,而且很多人也認為這位父親實在是不靠譜。那麼這件事真的就僅僅是父親的問題嗎?

不可否認,這位父親的做法確實有些急於求成,不過出發點就是好的,而且孩子已經11歲了,具備基本的獨立能力是應該的。父母這樣做也是一片苦心,即使最後結果不理想。

所以說,培養孩子獨立性並沒有錯,我們要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不能因為害怕出現危險就放棄鍛鍊孩子。

11歲孩子500米的路程也能走丟,對家長也是一種啟示

不同於過去,如今的家庭生活條件普遍都不錯,樓房和汽車更是每家每戶的標配,不過交通工具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似乎也會讓你逐漸丟失一些東西。

11歲的孩子是什麼概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差不多上小學4、5年級,已經不再屬於幼兒,而是大孩子,這樣的孩子無論是在認知還是動手方面,都已經基本不再需要父母的幫助

不過,上面的孩子卻在500米的路程內走丟,而且還是自己每天都要走的必經之路,如果不是孩子智力有問題,那家長就要反思,孩子走丟的原因了。

學校和家裡距離只有500米,家長還要每天開車送孩子上學,為什麼就不能陪著孩子走這段路呢?在走的過程中,既鍛鍊了身體,又能了解孩子的心態,增進和孩子的親子關係。

這樣一來,孩子自然就會記住回家的路了,比起在車裡看,這樣反而更好地獨立,就不至於11歲的孩子還找不到家。

其實這件事同樣也給其他家長一個啟示:陪伴孩子並不是和孩子在一起,而是在這個過程中,陪伴孩子的成長,度過每一個生命的節點指點迷津。

鍛鍊孩子獨立,並非需要父母完全離開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本無可厚非,不過第一次鍛鍊的孩子,無論孩子年齡多大,父母都要悄悄地跟在身後,就是為了防止孩子走丟或者是遇到壞人。

在跟隨多次,確保孩子能準確無誤地認識回家的路,之後再放心地讓孩子獨自完成。

換句話說,培養孩子獨立,父母不一定要馬上離開孩子的身邊,在鍛鍊之前,必要的經驗積累和準備要做好,因為這是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

鍛鍊孩子獨立性急不得,在生活中,可以時不時地提供各種獨立的小契機,讓孩子儘可能地多地去獨立參與生活的各個細節。

今日話題:你覺得多大的孩子,才能獨自回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e206bf13a161e47074246a662e4d3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