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作為人體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其所含的魚油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而且,魚肉的脂肪含量很低,又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大腦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
魚的這個部位,滿滿腦黃金
//
魚身上的一個部位藏著真正的腦黃金,比魚翅燕窩都厲害!
這個部位就是:魚眼窩。
腦黃金學名叫DHA,是神經系統細胞生長及維持的一種主要元素,也是大腦和視網膜的重要構成成分,魚體內含量最多的則是眼窩脂肪。
很多人說魚頭不能吃,覺得這個地方容易積聚污染物質或毒素。
一般來說,魚腦、魚皮、魚籽這些富含脂肪組織的部位,確實污染物聚集相對其他部位較多,但是總劑量仍然很少,根本達不到中毒效果。
//
魚這麼做,保留更多營養
//
吃魚時,不同的烹調方法會影響對魚體內不飽和脂肪酸的利用率。
蒸魚的時候不飽和脂肪酸的損失較少,DHA含量會剩餘90%以上。
烤魚或燉魚中的DHA會減少20%左右。
炸魚時的DHA的損失更大,只能剩下50%—60%。
簡單的說,把魚蒸著吃,腦黃金含量最高。今天發布君就給大家分享一些蒸魚的小技巧。
1殺魚後放置兩小時再上鍋蒸
很多人認為魚在處理後馬上上鍋蒸,魚肉會更鮮嫩。其實,魚肉和豬肉一樣,在死之後兩小時內,處於排酸期,不適合烹調。
因此,將魚肉放置兩小時左右(10℃下)再上鍋蒸,魚肉會更加鮮美。
2剔除魚腥線
魚腥線是魚腥味的主要來源,如果不剔除,蒸出來的魚腥味就會很大。
具體做法是在魚鰓及魚尾處各切一刀,用刀背輕輕拍打魚的身體,然後將兩側的白色魚腥線輕輕抽出即可。
3水開了再上鍋蒸
要想把清蒸魚做得鮮嫩,要有足夠的蒸汽壓力。
水未燒開就上鍋蒸魚,蒸汽壓力不足,即使熟了,肉的口感也不夠緊實,香氣也不足。
因此,蒸魚前,要先將蒸鍋內的水燒至沸騰,然後再放入魚。這樣魚體外部因突遇高溫而立即收縮,內部鮮汁不外流,熟後味更鮮美。
4蒸魚前不要放鹽
蒸魚前放鹽,會造成魚肉中的蛋白質變性凝固,使肉質變硬。蒸出來的魚肉會發柴,影響口感。
正確的做法是,蒸前先將魚洗凈,在盤子裡放上一雙筷子,將魚放在上面,在魚身的切口內放進香菇片、薑片等。
出鍋後撒上蔥絲、薑絲,再淋上蒸魚豉油提味。
5去腥有三招
清蒸腥味較大的魚時,用啤酒腌浸10~15分鐘後再蒸,不僅腥味銳減,而且還會有一種螃蟹味。
多放點姜蒜,能夠很好的覆蓋魚腥味。
也可以在水燒開後將魚放入蒸籠,三分鐘後取出,將盤中魚湯倒掉,然後再放入蒸籠繼續蒸。
6用架子懸空蒸
如果能夠把魚用蒸魚架子架起來懸空蒸煮,可以讓魚完全沒有腥味,因為腥水都流走了。
7火候是頂級秘訣
600克的魚,蒸6-7分鐘即關火。關火後,別打開鍋蓋,魚不取出鍋,利用鍋內餘溫「虛蒸」5-8分鐘後立即出鍋,淋調料。
//
三類人不宜多吃魚
//
魚雖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的,以下幾類人最好注意:
1痛風患者
痛風是因為人體內嘌呤代謝異常所致,而魚、蝦、貝類等食物富含嘌呤,因此,痛風患者還是少吃為宜。
如實在想吃,可選擇青魚、鮭魚、金槍魚、白魚等含嘌呤較少的魚類。
2出血性患者
魚脂肪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具有防止膽固醇粘附於血管壁的作用,對於動脈粥樣硬化者十分有益。
但是,攝入過多EPA會抑制血小板凝集,對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來說,不利於病情的恢復,要少吃甚至不吃魚。
3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患者本身難以產生凝血因子,因此也不建議食用魚類。
4服用某些藥物期間
魚蝦等富含組氨酸的食物在體內可轉化為組胺,正常情況下,人體會分泌抑制組胺活性的物質——單胺氧化酶。
當服用痢特靈等抗菌藥、優降寧等降壓藥時,就會抑制單胺氧化酶,導致組胺的堆積,易誘發頭暈、頭痛、心慌、蕁麻疹等不適症狀。
猜你想看
1.高明一400多年的芒果樹竟救過人?!這裡的老樹棵棵有段古
2.高明滄江河兩座鋼便橋正式通行!還有這些要注意
3.驚!用手拍這種蟲子會致命?原來真相是這樣的
4.早上起床後這4種東西不該吃,傷身體!看你中招了沒
編輯|高明發布微信編輯部
資料 | 新華網、國醫大師健康、BTV我是大醫生官微、養生中國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