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逐浪,人繾綣,《繁花》全有了

2023-12-28     桃桃淘電影

原標題:潮逐浪,人繾綣,《繁花》全有了

千呼萬喚,王家衛導演的首部劇集《繁花》終於開播了。

一口氣看了四集滬語版,滿腦子只有一句感嘆:

「繁花世界迷人眼。」

好久沒有看到過這樣的電視劇了。

主要是現在影視劇里所能提供的,相同的經驗太多了。這也讓《繁花》看上去尤為特別。劇集改編自作家金宇澄「五個一工程」及茅盾文學獎獲獎同名小說,由王家衛監製導演,胡歌、馬伊琍、唐嫣、辛芷蕾領銜主演。

在劇中,胡歌(飾 寶總)帥到原地起飛,馬伊琍(飾 玲子)多了幾分凌厲,唐嫣(飾 汪小姐)添了幾分嬌嗔,辛芷蕾(飾 李李)則更加艷光四射。

前4集中除了輪番登場的十幾位人物,敘事節奏也飛快,信息量巨大。

劇集開篇便是對照性的戲劇性畫面。一面是新年鐘聲的敲響,熱鬧、歡笑、煙花,另一面則是車禍天降,鈔票漫天飛舞,寶總生死未卜。

一大群人在醫院候著,關心他究竟是否活著。

有人是真關心,有的人心懷鬼胎,有的人希望他活下去繼續為自己炒股……這一切源於一支被泄露消息的414股票。

寶總車禍後,警察審問的設計一方面製造懸疑感,更關鍵的是絲滑地帶出幾位主要角色的身份、與寶總的關係和性格底色,通過幾句簡短台詞快節奏地凸顯每個人物心裡的小算盤,非常揶揄地暗喻了人性。

出事的時候誰在吃瓜,誰值得深交,誰要割席,一目了然。

第一二集是人物出場加背景介紹,容量極大,不僅交代了寶總的發家史,勾勒出黃河路的人物關係,還完整的插入了一個濃縮版的股市風雲的故事。寶總遭人暗算,大度背鍋,人情做透,暗查主謀,草蛇灰線地為後續故事發展進行鋪排。三四集則集中在外貿生意過招,無招勝有招,跟李李拉扯的第一回合結束。

不同於一般線性敘事的劇集,《繁花》大量的轉場和閃回都是為了更加廣泛地埋下各種敘事線索,鋪排一幅大時代下眾生相的基本框架。比如第1集最後就留了一個「誰撞了寶總」的楔子,第2集留了個「後續會如何跟蔡司令算帳」的楔子。

多線敘事將節奏牢牢的抓住,劇情節奏很快很乾脆,信息量太大,線索交織,人物關係纏繞,背景不斷補充,人物內心明爭暗鬥,構成了這部劇酣暢淋漓的觀看爽感。

由此,在敘事密度上,其實《繁花》很不「王家衛」。

前4集的商戰節奏張弛有度,甚至稍微走神就跟不上劇情發展,信息太多了,並且很多的信息點藏匿在人物之間靈巧、機鋒的台詞中,很多時候都是一句台詞就帶過了,台詞往往又基本都是話外有話,錯過幾秒可能就看不懂劇情了,就會導致很多人說稍感「雜亂」的感覺。其實沉浸下來仔細看便能理清楚背景、人物關係,也能品出人物的前史,以及人物的性格底色。

就比如,其實劇中大量生活、吃飯的戲份充滿市井煙火氣,看似沒什麼劇情的日常簡餐,都是情緒的流轉。

這般遮遮掩掩不顯山露水的調調,更有韻味,更引人入勝。

《繁花》將鏡頭對準都市生態和各色人物的心靈,它不是封閉自賞的,是向外敞開的、邀請的姿態。

只要你進入了劇集的語境,上海如魔鏡,你缺的,你就會看到。

毛尖曾說,在這個世界上,也沒有比王家衛更適合給《繁花》的小說一個影像批註本了,惟願原著中的時代風、粉汗雨能夠歷歷在目。

誠如此,如上文所述,在敘事的透明度和節奏把控上,《繁花》其實在「去王家衛」化,讓故事和人物儘可能清晰曉暢、緊張刺激。而在影像和質感上,導演的風格底色還在,這也是有網友感嘆劇集的鏡頭如此絲滑的原因。

比如《繁花》的腔調。

《繁花》中處處透露出的審慎的服飾、裝扮的做派與品味,都讓人眼前一亮。這種審美、時髦和品味,可以是爺叔從思維認知到外在的形象,重新打造寶總的過程。也體現在比如玲子與菱紅關於珍珠耳釘的討論中,「首飾像男人,不能將就。」

爺叔是怎麼把一個阿寶,變成上海灘的寶總的呢?

爺叔是寶總的軍師,他精於人情世故,未雨綢繆,看得清每個人的弱點。

「賺錢三步」是爺叔傳遞給阿寶的生意經,也是檢驗其人性品格的手段。爺叔與阿寶剛開始合作時,特意請來了專業老裁縫師為他量身定製西裝。裁縫一開始要糊弄爺叔,結果爺叔幾個專業名詞脫口而出,料子一撂,一個眼神就把裁縫嚇到。

「上海人做生意,講究派頭、噱頭、苗頭,身上這點行頭都是你的派頭,這間包間就是你的噱頭,苗頭就是你的3個錢包……」

這可謂很真實的icon包裝邏輯了。

和平飯店最有排面的套房,幾套最有腔調的西裝,一絲不苟的髮型。

鏡頭一轉,光影變幻,阿寶變成了寶總。

這是王家衛的的功力,也是王家衛的腔調。

第一集阿寶到寶總的變身,第二集寶總決定現身黃河路兩段鏡頭,可以說攝影機都肆無忌憚的對胡歌進行了全方位的凝視,並把這種凝視通過爺叔的反應鏡頭充分展現了出來。看著阿寶穿上西裝時筆挺的模樣,爺叔恍惚間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意氣風發,不可一世。而如今他已老矣,他未完成的野心要靠寶總來實現,所以眼睛裡淚光閃爍。

而胡歌的一舉一動,更全是派頭。

劇集中有大量的通過光影細節變化勾勒人物神態的鏡頭,並且在構圖上也很講究,比如對稱性、框中框式。這在普通觀眾看來可能會簡單被疑惑為光線陰暗

男人有腔調,女人也有。

女人不僅聰明能幹,還尤羅香澤,聲嗲婉,高挑身材,美眸善睞。

寶總是大主角並不影響其它人物形象的落地,寶總在大上海有三個和他息息相關的女性,分別是夜東京老闆娘玲子、外貿大樓職員汪小姐和至真園老闆娘李李。

滬上三朵金花各表一枝,各有千秋,裙屐之盛。

馬伊琍飾演的玲子,與阿寶在進賢路合開一家充滿市井煙火氣的本幫餐廳夜東京。她八面玲瓏、能屈能伸、有情有義。如果黃河路對寶總而言是戰場,那麼夜東京則是他短暫休整的避風港。

玲子與寶總數次的言語交鋒也是,吃午飯,吃晚飯,吃茶,明明給寶總沏好了茶,卻一個迴旋轉身讓寶總取茶撲空,只能自己重新倒杯水。馬伊琍不僅是台詞夠味兒,語言、神態和類似各種肢體小動作的細節拿捏,都太過精湛,讓玲子這個女人活靈活現,精明卻不失可愛。

在外貿大樓上班的汪小姐,初代女白領,她性格張揚,率真有原則,敢沖還有擔當。

這個女性角色的成長線其實非常豐滿,且等後面慢慢揭曉。

辛芷蕾飾演的李李,更是劇集《繁花》中非常奪目的角色。初次出場,李李在報刊亭打聽完金鳳凰的消息後,轉身的抽幀鏡頭,簡直就是魂穿王家衛電影。

至真園開業,李李和寶總之間就有很多「不響」的瞬間。

寶總和辛芷蕾的對手戲,張力很大,對峙感很強——視覺化的經典場景是兩人視線一上一下,一個在至真園,一個在紅鷺,在夜色迷濛中隔著窗戶近在咫尺地四目相望。

寶總出車禍之後,黃河路上滿是寶總的傳說。在前4集的劇情中,李李如何讓寶總來到至真園談生意是最大的目標。李李「空降」黃河路,一頓操作全是秀雙商。一個很有爽感的細節,是她如何開掉經理、提拔陪酒小妹的戲,並提醒服務生說賺錢靠得不是扣子,而是腦子。以及,她又如何用200塊的小費通過清潔女工的途徑得到范總神秘貨品的信息。

這些大大小小的處理方式顯示出,無論對外對內,無論經營還是管理,她都手段了得。

李李在范總、魏總、寶總三人之間游移,審時度勢,輾轉騰挪,為至真園博得利益;汪小姐一身幹勁兒,業績達成,寶總總是閒庭信步,運籌帷幄終得低價;范總也打開了黃河路的市場;魏總終究也博得了名氣。

《繁花》前4集的這場商戰,其實是all win的答卷。

同時,三個角色代表著時代浪潮中上海女性不同的樣貌與性格,展現了上海女性的多樣性和生命力。

乍看《繁花》,人物如走馬燈似出現,或許很難定位,眼花繚亂。

這些粉墨登場的人物性格初顯,讓人咋舌之時,每個人物皆真實可信,呼之欲出。

其他的角色,比如董勇飾演的范總,乍看是個不著調的小人物,其實是90年代國貨之父。他永遠笑得憨憨,卻總是在察言觀色,是一隻心思縝密的老狐狸。這個角色充滿喜感,並不讓人厭。

還有寶總的兄弟陶陶,同樣重複的借錢段落,一下子將其講義氣的性格刻畫出來。同時也呼應了後文中寶總在陶陶與魏總手下爭執時力挽陶陶的尊嚴,形成對照,兄弟間的深情厚義便建立得讓人信服。

王家衛一如既往在畫面和音樂上有著獨特的品味,很符合那個年代抓住時代風向的上海創業者永遠保持腔調的印象。

而這些人物所表現出的活力,逼真、形象、生動,讓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漸漸覺得其實每個人都蠻伶牙俐齒,充滿蓬勃的生命力。

他們的活法,他們的態度,放在當下仍然很有示範性。

如此說來,《繁花》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炒股、外貿、生意經。

第二層就是主角們的人情味兒和原則。

第三層則是,草色灰線,細密鋪排,抓緊了物、人、空間、氣味,他們會兜合出故事的細流。

寶總、玲子、汪小姐、李李、爺叔、陶陶、范總、潘經理等等以及其他小人物,每個人物都有自己角色特徵,在時代洪流中,註定會有得錯綜複雜故事展開,有深入人心的衝突,情場商場一觸即發的糾葛。

《繁花》表面是飲食男女,裡面是時代變遷。

看的時候,無數次像又回到了那個未來充滿無限希望,一個涌動著熱誠,積極向上,人人都有空間施展拳腳的年代。

大家都很亢奮,很有奔頭的樣子。

《繁花》里亢奮的勁頭,寄存著我們充滿生命力的對未來的想像。

它味道甚濃,相伴我們跨年,可以慢慢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d50fc8424c23b32447bc219b0017361.html

















他將改變世界

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