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時代變化,得到時代饋贈。
正解局出品
中東,在很多人印象里土豪遍地。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今天中國人在各大電商平台上買買買,早就習以為常了。
但是,這種快樂,中東土豪原先卻很難享受到。
直到一家叫iMile的中國公司出現。它的創始人是來自中國的女性:黃珍。
2022年的卡達世界盃期間,許多中東客戶意外發現,自己訂的球衣、球鞋等商品居然在下訂單後一周內就收到了。
更多中東電商平台的商家也驚喜地察覺到,自己的好評率由於「送貨快」,正節節攀升。
中東消費者發現,自己網購收到商品的速度忽然變快了
很長時間以來,中東消費者在網上訂購商品,明明發貨地就是隔壁城市,往往還得需要一個月甚至數月時間的周轉,才可能「不經意」在某個角落找到自己的快遞。
因此,「電商最後一公里」問題始終是困擾中東電商市場最大的用戶痛點。
現在,iMile正在解決這一切。
很難想像,我們早就習以為常的「江浙滬隔日送」、「偏遠地區五日達」的物流配送,在「富到流油」的中東各國卻還是一種奢望。
雖說中東很多國家不差錢,但基礎建設實在太粗糙。
許多區域劃分模糊,不僅缺乏詳細的門牌,更沒有具體的地址信息,人們填寫地址,也多是「清真寺旁邊」、「緊鄰家樂福超市」這樣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描述。
可想而知,如此不清不楚的物流信息,不僅令配送公司崩潰,也嚴重影響到中東購買者的用戶體驗。
中東很多國家不少地區根本沒有門牌號碼,讓快遞企業很崩潰 圖源:新華社
事實上,中東電商市場是個極為龐大的市場,這裡既有亞馬遜投資的本土電商平台Souq,也有以及來自中國的環球易購、速賣通等電商平台。
中東和北非相鄰,這裡的基本同屬一個電商市場,2022年電商銷售額達到285億美元(約合1960億元人民幣)。
這個數字實在是太少了。
中東約5億人口,土豪遍地,有錢人連買跑車,都會一口氣買不同色系的幾部車。
要知道,2022年,中國光是浙江一個省的網絡零售就高達2.7萬億元。
也就是整個中東電商只有浙江一個省的約7%。
中東電商市場的銷售額不盡如人意,根本原因還是客戶網購的商品,要麼收不到,要麼很久才能收到。
雖然DHL、UPS等國際快遞巨頭早就入駐中東,但面對地址不清造成的「最後一公里」配送問題,同樣束手無策。
不僅如此,相比國內電商有強大的第三方平台做擔保,中東這裡電商為貨到付款,只要商家發完貨,所有售後客服以及收款問題,其實都是交由物流公司解決。
對於當地物流公司來說,他們早被客戶視為與商家是一體的,遇到收不到貨、退貨以及產品質量問題時,客戶都是直接找物流方解決。
顯然,如此一來,物流公司壓力巨大,遇到購物旺季,別說發貨,連回答問題都忙不過來。
同樣碰到問題的還有中國電商企業。
中東是全球數字化滲透率最高的地區之一,當地年輕人使用智慧型手機等數字產品的使用時間遠高於其他國家,手機購物早已是當地最主要的購物習慣。
雖說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豐富,但製造業十分落後,本地幾乎不生產各類消費品,需求全依賴進口,近一半跨境交易都來自中國。
中東物流企業包辦了貨到付款,甚至客服等工作
但是由於配送不及時,服務中東市場的中國電商企業也免不了被客戶投訴,各類物流造成的問題讓他們不勝其煩。
正因如此,中東投資界一直有句話:「誰搞定了物流,誰就搞定了中東電商。」
中東電商的「痛點」誰都知道,但誰都覺得這是個棘手的大麻煩。
直到一位中國女性創業者的出現。
2008年,黃珍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姑娘時,就加入了華為,隨後被外派非洲。
在非洲,她一干就是6年,隨項目輾轉多國,後被調到中東負責華為的具體項目運營,來到了杜拜。
2015年,阿里在杜拜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熟悉當地情況的黃珍被阿里挖走,擔任項目公司的CTO,具體負責阿里雲計算技術在中東的落地。
在非洲和中東工作期間,黃珍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上,都對當地糟糕的配送體系深有體會。
吐槽多了後,她也開始思考,如何將國內成熟的物流體系搬到中東。
因為工作關係,她與中國的跨境電商企業打了多年交道。
當看到中國商品正通過電商平台源源不斷輸送到中東,觸發了她啃下困擾中東電商市場多年「硬骨頭」的創業想法。
iMile創始人黃珍
2017年4月,黃珍從阿里離職,5個月後,她創立的iMile正式上線。
公司最初主要提供中國到中東商品的物流服務,客戶都是中國的跨境電商企業。
因為長期工作和生活在中東,沒有人比她更了解消費者和中國商家的真實需求。
創業初期,iMile便拿到了數百萬美元的投資。
黃珍創立iMile時,定位便是「中東順豐」,因此不僅參考了順豐的直營模式,同時還借鑑了亞馬遜的數字化運營和貨到付款系統。
在投資到位後,iMile首先便是在中國和中東分別建立大型的集貨倉,解決以往商品全靠外包物流公司投遞的問題。
不妨看下iMile完整操作模式:中東消費者在跨境電商下單,商家發貨後,貨物便進入iMile設在中國的集貨倉;隨後直接空運到中東,清關後再進入iMile在杜拜的自建倉,最後由iMile的快遞團隊立即送達消費者手裡。
這其中,iMile服務十分精細,不僅會幫助客戶操作訂單,包括貨物包裝、列印運單、接收客戶退單等,還會在發貨前,交由熟悉英語和阿拉伯語的客服與客戶覆核訂單,提升派送率。
iMile服務十分精細,從客服審單到終端派送,全部實行了數據化
說起派送體系,才是iMile的「秘密武器」。
為了搞清楚中東各地雜亂無章的地址,黃珍帶領團隊幾乎跑遍了中東各國的城市。
她還學習國內快遞公司,將派件的麵包車換成了摩托車,便於快遞員在可以更快將貨物送到客戶手上的同時,進一步核實地址。
同時,iMile還在國內的深圳、杭州和東莞聘用了一百多位技術人員,利用大數據建立了自己的地址庫;並通過開發了專門的APP,隨時讓客戶掌握商品流轉信息,極大提高了中東客戶的簽收與貨物回款率。
iMile的國際化運作模式
即便用戶填寫的信息不完善,iMile快遞員也能根據歷史下單信息,或者關鍵詞搜索,找到他們的具體地址,精準送達。
通過一次次的配送,iMile不斷採集信息,編撰地址,經過反覆確認後建立了自己的地址庫和數字化終端體系。
如今,iMile的地址庫已成為中東用戶信息最準確的資料庫,很多地址信息比當地政府掌握得還精準。
依靠來自中國強大的網際網路技術,創業僅四年,iMile已覆蓋到中東的阿聯、沙特、科威特、卡達、巴林、阿曼、約旦等國40%以上的電商用戶。
疫情期間,中東所有物流企業都遭遇了寒流,iMile也不例外,同樣遭遇電商市場萎靡、配送人員短缺等問題。
不過,對於黃珍來說,創業期間撞上疫情是危機,更是機遇。
為了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黃珍帶領團隊從跨境電商物流商轉型為各地的快遞企業,為企業、餐飲等服務機構解決配送問題,順利在中東各地站穩了腳跟。
疫情期間,原本是跨境電商物流公司的iMile,化身為中東各地的快遞公司
受新冠疫情衝擊,中東許多國家的購物中心和實體店無法正常營業,線上購物成為當地最主要的購物方式,直接刺激了物流業的發展。
由於中國的跨境電商是中東疫情期間最大的防疫和生活物資供應商,iMile隨著大量中國商品進入中東,逐步被更多人知曉。
更重要的是,疫情也是iMile壯大的契機。
疫情期間,iMile從亞馬遜、UPS等駐中東的物流企業挖走了不少專業人才,使得企業迅速實現了國際化,目前75%的業務主管都是非中國籍人才,員工涵蓋了40多個國籍,總人數超過2000人。
不過,iMile的管理骨幹還是陪伴黃珍早期創業的員工,他們均來自阿里、華為、順豐等國內一流企業,依然是一家帶有中國基因的境外企業。
2022年年底,抖音的母公司位元組跳動向iMile投資了1000萬美元。
此時iMile的估值已達3.5億美元,這才讓很多中國人知道中東原來還有一家「中國快遞」。
iMile業務主要分布在中東、墨西哥等市場
位元組跳動投資iMile,是為Tiktok上直播賣貨的商家鋪路,同時也在為抖音的跨境電商出海做準備。
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11萬億元,同比增長9.8%。
其中,出口1.55萬億元,同比增長11.7%。
因為iMile的出現,改變了中東的物流不及時的問題,令越來越多的中國跨境電商在面對富裕的中東市場時躍躍欲試。
不僅如此,iMile憑藉在中東地區開拓市場積累的經驗,順利進入到美洲的墨西哥、智利和北非的摩洛哥。
已經進入墨西哥市場的iMile
因為這些國家同樣存在地址信息不完善的現象,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僅等於闖進了這個國家的物流市場,更為中國跨境電商企業打開了財富大門。
在墨西哥,iMile只用三個月就獲取物流牌照在當地運營。
在北非,iMile已在摩洛哥點燃了跨境電商物流的星星之火。
現在,iMile已經是中東電商企業最重要的合作客戶。
中東的齋月以及「黑色星期五」等購物旺季,iMile每日的派單量能達到50萬單,是中東排名第一的物流公司。
近10年來,中東的電商市場始終保持旺盛的增長態勢
中東地區以沙特、阿聯為代表的海灣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占比一直遠高於歐美等國家。
尤其是疫情至今,中東的電商市場正急速增長,被業內認為是未來幾年,呈指數級增長的下一片藍海市場。
抓住這個機會的iMile,率先成為了賽道中的領跑者。
時代浪潮到來,總能催生新的機遇。
機遇又總會引發新一輪社會進化,最先擁抱的人,才會收到時代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