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富豪」公司套現4億遭立案,「85後」少主走向台前

2023-12-05     野馬財經

原標題:「臨沂富豪」公司套現4億遭立案,「85後」少主走向台前

二代接班, 「父子檔」能否扭轉業績頹勢?

作者 | 武麗娟 張凱旌

編輯丨高岩

來源 | 野馬財經

減持相關新規實施後,證監會對「頂風作案」的上市公司重拳出擊。剛剛進入的12月份,又有上市公司因為違規減持被立案。

12月2日,生產銷售氨咖黃敏膠囊、鹽酸氨溴索片等治療感冒相關藥品的羅欣藥業(002793.SZ)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因涉嫌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證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受控股股東被立案消息影響,12月4日,羅欣藥業開盤跌幅達5%。12月5日延續跌勢,報收5.7元/股,市值62億元。2022年12月19日,其股價9.87元/股,是一年前的高點,如今較之下跌約41%

收到監管函6個月被立案,違規減持套現4億

山東羅欣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羅欣控股」)作為羅欣藥業的控股股東,在2023年5月18日至24日期間,持股比例由31.23%降至25.51%,合計變動比例達到5.72%。在持股比例變動達到5%時,未按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並停止相關交易。因此,7月21日,浙江證監局對其出具警示函,並計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據羅欣藥業發布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在上述期間,控股股東羅欣控股通過證券交易系統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6225萬股,套現4.04億元。羅欣藥業表示,減持主要系股東資金需求,目前上市公司生產經營、公司治理、戰略規劃未出現變化,生產運營一切正常。

羅欣控股此次收到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正是因為5月份的減持沒有披露。羅欣藥業稱,本次立案事項系針對控股股東,公司生產經營活動不會受到影響。

除了羅欣控股,其他股東也有減持動作。

5月31日至6月2日,羅欣控股的一致行動人克拉瑪依珏志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合夥企業合計減持3224萬股。據5月10日公告,持股5%以上股東方秀寶及其一致行動人方東暉、大任投資擬減持不超1044.21萬股,占總股本的0.96%。

另外,羅欣控股的質押股份占其持有的股份比例88.55%,質押日至今跌幅為52.42%。目前,劉寶起、劉振騰父子分別持股90.43%、5.34%

為了遏制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把上市公司當作「提款機」的不正之風,8月27日晚,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進一步規範股份減持行為》(下稱:減持新規)的重要規定。明確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凈情形,或者最近3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於最近3年年均凈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股份。

羅欣藥業的發行價格為11.97元/股,5月18日至24日羅欣控股減持期間的股價為6元/股-7元/股左右。

財經大V、評論家皮海洲認為,這個不是追索,跟破發的關係不大,之所以現在才立案,是因為證監會查證有一個過程。他是從之前到現在都有效的一個規定,5%以上股東減持就得進行信息披露,這個違規是很明顯的。再加上現在本身違規減持就是市場關注的一個焦點。處罰的話,根據證券法的規定就是沒收違法所得,罰金上限就是交易金額。

羅欣藥業證券部表示,不是因為不能減持去處罰,而是因為權益變動比例超了5%,跟減持不減持沒關係。而且大股東是主動披露未來不減持承諾的,也沒達到減持新規的標準。

2022年以來虧損15億,業績下滑折價「賣子」

股東頻繁減持背後,羅欣藥業近年來的業績狀況難言樂觀。

羅欣藥業早年間靠做仿製藥起家,曾登陸港交所創業板,但由於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認為公司價值長期被市場低估,最終公司走向了「港股私有化+A股借殼上市」之路。

2019年,東音股份通過資產置換、股權轉讓、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三步成功騰籠換鳥,羅欣藥業順利在A股上市。然而公司的業績卻是「上市即巔峰」。

來源:Wind

此後,羅欣藥業營收一路下滑,2022年和今年前三季度連續腰斬,凈利潤更是在2022年由盈轉虧,加上今年前三季度,累計凈虧損已超15億元。

營收的下降與公司戰略調整有關。2022年,羅欣藥業折價將旗下現代物流70%的股權轉讓給了上藥控股,後者是上市公司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都能為公司貢獻約40%的收入。

來源:公司公告

但現代物流代表的醫藥商業業務,利潤率較低,還會長期占用大量資金。

從財報數據上看,其於2018年正式開始運營,此後羅欣藥業的資產負債率、應收帳款周轉天數都有顯著提升,而毛利率則顯著下降。作為對比,2021年羅欣藥業醫藥工業的毛利率能達到73.27%,醫藥商業僅有13.56%。

原本羅欣藥業對現代物流寄予厚望,哪怕是承擔一些資金壓力,也希望能打造一個高度現代化的醫藥物流配送中心,提高醫藥流通效率。然而在業績不佳的背景下,羅欣藥業還是將「活下去」放在了第一位。

羅欣藥業的2022年業績會上,董事長劉振騰對業績不佳的原因給出了三點解釋:一是醫藥終端消費市場下降;二是創新藥前期要大量推廣、運營,收入還無法覆蓋成本;三是集采對公司銷售價格以及銷量的衝擊

這背後是羅欣藥業已經從抗生素仿製藥龍頭,向消化道用藥龍頭、仿創結合的綜合型製藥公司發展。而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長,要看創新藥和集采方面的表現。

羅欣藥業證券部表示,增量就是看創新藥;原來的「光腳」品種(在市場上銷量極少),如果進集采也能帶來一小部分;還有就是原料藥,原來以供自己為主,現在開始逐步向外供應。

具體而言,所謂集采降價,也要看競爭格局。如果報價的藥品有二十幾家一起競爭,降價幅度會非常大;競爭的公司少,降價幅度會小一些。對於之前銷量比較少的藥品,進集采是能拉動增長的。

「85後」二代接班,「父子檔」能否扭轉業績頹勢?

目前,羅欣藥業的主營業務是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聚焦於消化、呼吸、抗腫瘤等優勢領域。公司產品分為創新藥和仿製藥兩大類。

劉保起出生於1961年11月,現年62歲,臨沂羅莊人。他18歲參軍入伍,成為一名軍醫,此後與醫藥行業結下緣分。退役之後,劉保起回到老家的羅莊山西頭煤礦衛生所工作。1988年,他辭去衛生所的工作,開辦了一家藥材經營鋪,正式開始創業,並掘到人生第一桶金。

有了創業經歷,劉保起將目光轉向藥品研發和生產領域,並於1995年創辦羅欣藥業的前身——山東羅欣製藥廠,二十多年後的羅欣藥業,從一家中藥材商鋪,成為集藥品研發、生產、貿易及醫療健康服務為一體的大型醫藥企業集團。

2005年12月,羅欣藥業在港交所上市,自2006年開始連續多年進入中國製藥工業百強企業。2017年6月公司退市,市值超100億港元。2017年通過借殼東音股份,重新A股上市。

劉振騰是劉保起的大兒子,出生於1986年,本科和碩士分別畢業於澳洲麥格理大學和新南威爾斯大學,其曾在證券公司當過分析師,在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當過研究,2013年正式進入羅欣藥業。

」上陣父子兵「。父親白手起家、兒子留學歸來進入自家企業。今年2月,羅欣藥業董事會選舉劉振騰為董事長,任期三年。

2021年《胡潤百富榜》上,劉保起、劉振騰父子憑藉65億元人民幣的財富,排在榜單第1123位,在山東臨沂地區富豪中排名擠入10強。

在業績壓力下,羅欣藥業也在創新藥領域加快步伐,打造第二增長曲線。近日,羅欣藥業公告稱,其子公司山東羅欣日前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簽發的適應症為「十二指腸潰瘍」的替戈拉生片《藥品註冊證書》。這是繼反流性食管炎後,替戈拉生片獲批的第2個適應症的上市申請。

產品管線方面,目前羅欣藥業共擁有在研創新藥8項,多個自主研發項目已進入臨床試驗和申報階段。

從研發投入來看,羅欣藥業在持續加大力度。2021年—2023年前三季度,其研發投入分別為4.1億元、3.3億元和0.91億元,合計8.21億元,占當期營收比例分別為6.29%、9.21%和5%。

不過,羅欣藥業表示,創新藥處於市場開發期,人員成本、推廣等成本投入將持續進行。由於創新藥商業化團隊目前運營單產品的現狀,存在創新藥商業化團隊運行成本過高的風險。另一方面,仍存在未來創新藥商業化進展不確定性,同類產品競爭加劇,市場規模和增速存在低於預期等風險。

隨著行業變革與競爭加劇,從仿製藥向創新藥的跨越對很多藥企充滿挑戰。在「父子檔」的帶領下,羅欣藥業能否扭轉業績頹勢?你了解創新藥嗎?對羅欣藥業控股股東因違規減持被立案怎麼看?留言聊聊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c869002d11ab12e8e8feb5aae6eab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