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鄉村振興要下足「繡花功夫」

2023-12-29     宣講家網

原標題:時評:鄉村振興要下足「繡花功夫」

日前,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擘畫了一幅鄉村全面振興的「新圖景」。

干好鄉村振興這項「細緻活」,如同「繡花」一般,講究的是用心,心無旁騖、專心致志;要求的是精心,細如髮絲、不差毫釐。如今,宏偉藍圖已經鋪就,農村這片廣袤的「畫紙」,正亟待廣大黨員幹部各顯身手,「繡」出實績,「繡」出輝煌。

要選好「繡花人」,以高素質人才隊伍提升鄉村振興引領力。「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個堅強有力的村「兩委班子」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要大力實施「頭雁工程」,通過多方推薦、實地調研、立體考察等方式,將一批素質高、能力強、作風硬、口碑好的黨員幹部選拔吸收進村委工作,切實配齊配強村「兩委班子」。同時,持續完善和宣傳人才政策,鼓勵更多優秀大學畢業生、外出人才返鄉,吸引本土人才、致富能手加入到鄉村建設中來,引領他們爭當推動發展的「領頭雁」、振興鄉村的「實幹家」、服務群眾的「貼心人」,建好鄉村振興人才「蓄水池」。

要磨尖「繡花針」,以高質量產業經濟提升鄉村振興競爭力。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點難點,磨好了這個「針尖」,「穿針引線」才能事半功倍。要因勢而為,充分摸清當地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結合當地地理條件、自然條件、經濟條件,積極培育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業企業等新主體,為農民群眾種出適合當地「氣候」的「搖錢樹」。要順勢而為,引導農民跳出傳統思維,破除「小農意識」,改變落後生產生活方式,植入現代新型農業科技、多元化商業模式,走出一條兼具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的產業發展之路。要借勢而為,緊緊抓住國家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支持、政策支持、項目支持,助力鄉村建設駛入「快車道」。

要捻緊「繡花線」,以高水平基層治理提升鄉村振興凝聚力。農村基層治理工作涉及「千頭萬緒」,能否把這「千根線」捋直捋順,擰成干群同心「一股繩」,織密貼心服務「一張網」,直接關係到鄉村振興任務完成得好不好。要抓實抓牢鄉村組織體系建設,通過優化組織設置、創新活動方式、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做好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等工作,全面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提升行政執行能力、為民服務能力、議事協商能力、應急管理能力、平安建設能力,贏得廣大群眾的好評和信任,著力形成「有困難找支部、有問題找幹部」的良好乾群關係。

要織美「繡花圖」,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提升鄉村振興吸引力。「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是詩人描繪的古代美麗鄉村圖景,也是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美好願景,這幅精緻「繡花圖」魅力無窮、活力無限。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讓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再現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讓田園風光、湖光山色、秀美鄉村化作農民增收致富「聚寶盆」,讓「綠水青山」成為鄉村振興「幸福靠山」。

作者:路小舟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人民政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bf10e1b7667fdc22c5f094b18bd8d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