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要訊】首屆「閩南魂」閩南語合唱藝術節舉行等

2024-10-30     東南沿海消息通

致公黨福建省委會赴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開展定點幫扶工作調研

10月23日至25日,致公黨福建省委會主委羅恩平帶隊到七星關區開展定點幫扶工作調研,召開「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工作座談會。期間向七星關區捐贈太陽能路燈、老人慰問包、教室圖書角、夢想課堂禮包等物資,總價值人民幣120多萬元,並舉行致公黨莆田市委會與畢節市工委對口合作框架協議、《陽光少年,協力前行》三年活動項目等項目的簽約儀式。(致公黨福建省委會、 致公黨莆田市委會

首屆「閩南魂」閩南語合唱藝術節在漳州舉行

10月26日,首屆「閩南魂」閩南語合唱藝術節在漳州舉行。活動吸引兩岸20支合唱團千餘名閩南語歌曲愛好者齊聚一堂,呈現閩南文化盛宴。此次藝術節以音樂為橋樑,讓兩岸閩南語歌曲愛好者共同感悟閩南文化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進一步增進兩岸民眾心靈契合,促進兩岸文化融合發展。(漳州市委統戰部)

福清市舉辦 同心杯統一戰線建言獻策大賽

10月29日,福清市舉辦「同心向未來 聚力譜新篇」同心杯統一戰線建言獻策大賽。7名選手聚焦閩台農業融合、旅遊服務、醫療服務體系等領域,通過視頻、PPT等形式提出金點子、好建議。此次大賽營造了福清市統一戰線集思廣益、凝心聚力謀發展的良好氛圍,大家表示將以此次大賽為契機,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為福清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福清市委統戰部)

漳州職業技術學院與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簽約東中西協作項目

10月25日,在全國綠色化工和先進高分子材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大會上,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當選為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並與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簽約東中西協作項目。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將與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大學將開展專業建設協作、推進專任教師交流、推進管理幹部交流等11項內容合作,助力提升漳州石化人才培養質量,助力漳州石化產業做大、做優、做強。(省職教社)

泉港區成功舉辦「海絲新力量 賦能家泉港」歸國留學人員和在外青商聯誼交流活動

日前,泉港區「海絲新力量 賦能家泉港」歸國留學人員和在外青商聯誼交流活動在廈門舉辦。40名留學美國、德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國家的歸國留學人員和在外青商代表在互動交流中,表達對家鄉的深情厚誼和對泉港未來發展的美好憧憬,並表示將立足自身優勢,積極建言獻策,為家鄉發展添磚加瓦。泉港區委統戰部)

第十屆世界南安青年聯誼大會召開

10月27日,第十屆世界南安青年聯誼大會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來自海內外南安社團代表和青年代表等近千人齊聚一堂,共敘鄉情鄉誼,共謀發展大計。大會選舉產生第十屆世界南安青年聯誼會理事會班子成員,伍代順當選新一屆理事會主席。(南安市委統戰部)

泉州時尚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暨泉州市紡織服裝商會第三屆理(監)事會換屆儀式舉行

10月25日下午,泉州時尚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暨泉州市紡織服裝商會第三屆理(監)事會換屆儀式在石獅舉行。泉州市工商聯主席、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少雄當選泉州時尚產業聯盟主席團執行主席,福誠(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宏楠當選泉州市紡織服裝商會會長。 泉州市委統戰部)

德化民族團結題材陶瓷特展走進寧夏

10月24日,在寧夏銀川召開的閩寧協作第二十八次聯席會議期間舉辦的閩寧產業園特展上,集中展示了 122件民族團結故事題材的德化陶瓷藝術精品。這些陶瓷作品,不僅展現了德化瓷高超的製作技藝,還聚焦中華民族發展史湧現出的寧夏回族等各族人民親如一家的經典故事,展現出新時代中華兒女大團結的良好風貌。 (德化縣委統戰部)

《張騫出使西域》

東山:夯實陣地建設 激發新階活力

東山縣以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為抓手,打造「信息共享、資源連結、情感融合」基地模式,助力東山鄉村振興。

一是同心發出「新聲音」。依託思博網絡基地創建的「東山島」「東山網」微信公眾號,建立新興「網際網路+」的交流中心,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提供生活信息網上交流平台和對外宣傳的窗口。邀請省內知名媒體人士到東山開展「百萬大V游東山」「尋美東山」主題宣傳活動,並開展4場旅遊及媒體宣傳交流會,為東山旅遊經濟發出「新聲音」。

二是開辦創業「輔導班」。在海翔智谷孵化基地開辦「青年夜校」,助力青年提升技能、共享資源。近五年,海翔智谷孵化基地已孵化初創企業和創業團隊共計149家,為近5000位求職者解決就業問題。引進48位國家、省市級創新創業導師,為1萬多位創業青年提供創業指導和專業諮詢服務。

三是建立交流「新平台」。依託博揚教育基地開展幼兒託管服務、學科類培訓300多場次,受眾人數10000多人次。陳城鎮鮑魚養殖基地、前樓鎮蓮霧種植基地不定期邀請專家開展技術輔導講座,目前 陳城鮑魚養殖基地解決近千人務工需求,蓮霧種植基地輻射帶動周邊村民種植蓮霧2000多畝。 (漳州市委統戰部)

近年來,南嶺鎮積極打造閩台鄉建鄉創合作樣板集鎮, 引入閩台合作的先進鄉村建設理念和技術,改善鎮區整體面貌,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截至目前,該鎮已投入2208萬元, 完成20多項微景觀等民生項目,同時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展休閒農業、特色商業街區等新業態, 掀起了青年返鄉創業的熱潮, 也帶動了文旅產業發展,今年來 共接待遊客40.6萬人次(福清市委統戰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b13516425a747a4b6e3f3e5820e3b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