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電動汽車標準統一 中國品牌誰更有優勢?

2023-08-24     藍科技網

【藍科技觀察】近日,東協開啟了新一輪加速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進程。

根據越通社8月19日消息,在下個月於印尼雅加達舉行的第43屆東協峰會上,預計東協將宣布「10+3」機制(東協10國和中日韓3國合作機制)下的新電動車生態合作計劃。

按照印尼外交部東協經濟合作署署長的說法,東協所有成員國都並非採用相同的標準、規則和電動車基礎設施,「我們建議中日韓三國幫助我們發展區域電動車生態系統」。而根據此前的媒體報道,預計東協將就有關電動車生態系統的相關標準達成一致,為行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眾所周知,中國車企近年來一直積極布局東南亞地區電動汽車產業發展。隨著東協加速推動電動汽車標準統一和各方聯合的進程,相信這也會給中國車企帶來更多紅利。

那麼,在一眾中國品牌中,誰更有機會抓住機遇脫穎而出?

中國車企搶灘印尼

今年8月,一年一度的印度尼西亞國際汽車展盛大開幕,作為東協地區重要的消費市場之一,印尼汽車市場迎來了一系列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產品,也給中國車企面向整個東協地區的滲透埋下伏筆。

在本次印尼國際車展上,合眾汽車旗下品牌哪吒汽車(英文名:Neta)和長城汽車等中國汽車製造商首次亮相,進一步宣告了中國品牌進入潛力巨大的印尼市場的決心。

據悉,哪吒汽車在展會上展示了三款車型,並啟動廣受歡迎的哪吒V車型的預訂;長城汽車則將時尚靚麗的歐拉好貓帶入印尼市場。

中國車企在印尼市場的布局不止於此。

2022年,五菱汽車開始在印尼生產電動汽車,哪吒汽車也宣告將於2024年在印尼建立電動汽車裝配線。

此外,五菱自2017年以來一直在印度尼西亞銷售傳統汽車,去年還在當地銷售了8000輛電動汽車,約占印度尼西亞四輪電動汽車銷量的80%。

奇瑞和東風小康也在印尼開展業務。奇瑞於2000年初期就進入印尼市場,但未能獲得大範圍關注。今年,奇瑞又帶著Omoda 5回歸印尼市場,該款車型的電動版預計將於明年上市。

種種動作宣告了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與日本品牌及韓國、美國和歐洲其他品牌的競爭正式拉開帷幕。

長期以來,以日本品牌為代表的海外汽車巨頭一直主導著印尼汽車市場。根據印尼汽車製造商協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豐田、本田、大發、三菱和鈴木占據著印尼汽車總銷量的85%左右。

不過,日本車企在推出電動汽車方面進展緩慢。隨著中國車企入局,以及新能源車成為全球大勢所趨,各方觀點普遍認為中國車企將會在印尼市場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近年來,印尼當地政府不斷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到2025年,印尼的目標是讓40萬輛電動四輪車和180萬輛電動兩輪車上路。

在此過程中,興建電動汽車基礎設施、推出補貼計劃、為廠商提供關稅減免和補貼工作已然展開。印度尼西亞海事和投資協調部長盧胡特·潘查伊坦表示,希望印度尼西亞到2027年成為「世界上生產電動汽車電池和電動汽車的三大國家之一」。

比亞迪長城顯優勢

印尼之外,根據外媒報道,近期菲律賓企業集團阿亞拉公司已達成在其國內市場銷售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電動汽車的協議,以此來擴大該國新興的電動汽車市場。

另外,在東協國家中的第一大汽車生產區、第二大汽車銷售市場泰國,中國車企也布局頻頻,可見中國車企在東南亞的布局正在進入快車道。

根據泰國電動車協會介紹,汽車廠商在泰國享受優惠政策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在泰國設立純電動車工廠,並在2025年底前在泰國生產數量與其進口量相等的純電動車。為了獲得補貼扶持、收穫優勢,目前已有九家車企與泰國消費稅局簽約,其中大多數是中國品牌,我們熟悉的比亞迪、長城等就在其中,吉利也傳出計劃,未來在泰國進行相關投資的消息。

整體看,以比亞迪、長城、上汽通用五菱、合眾新能源(哪吒)、東風小康等為代表的大量中國車企正不斷強化在東南亞市場的多維度布局。

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還是認為比亞迪、長城這兩家中國車企巨頭在東南亞市場的布局優勢和長期潛力更明顯,因為他們的綜合實力更強。

根據路透社報道,比亞迪在2022年與泰國羅勇府簽署的一項協議顯示,它計劃於2024年在當地生產電動車,年產量預計達15萬輛,並將出口至東南亞和歐洲市場,此舉被賣方泰國工業地產開發商WHA集團視為「公司25年以來最大交易」。

在泰國一出手就是大手筆的比亞迪展現出了其全球新能源車「王者」的姿態。

長城汽車則在東南亞市場展現出了不錯的銷售增幅。除了進入印尼之外,歐拉好貓車型在泰國銷量很好、增長態勢驚人,長城在泰國市場已經擁有包括直營店、加盟店在內的近60家門店,擴店態勢明顯。

從全球品牌影響力來看,比亞迪和長城這兩家無疑是中國車企滲透進入東南亞地區的兩大標杆。

隨著中國車企成為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中堅力量,以長城、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車企將會加速滲透進入東南亞市場,以產品力和價格優勢搶占市場份額。

全球新能源汽車看中國,身處這一行業歷史節點,中國車企品牌在東南亞或能帶來更多的驚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ab95c5b01702a18c611b036a7d33a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