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跑腿、線上辦!南京這項服務被點贊!
- 南京棲霞打造社區(村)級政務服務新模式
- 「警政·棲心辦」減跑動減材料減時限
10月20日,南京市棲霞區政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利用「警政·棲心辦」平台,受理全區居住證辦理業務。杜明泉 攝
南京棲霞警方將幫辦代辦事項的傳統辦理流程解構重塑為材料核驗、拍照上傳、審核分發、辦理錄入、證件發放、材料歸檔等6個環節,街道、社區便民服務中心負責材料核驗、拍照上傳和證件發放環節,分局網辦中心作為樞紐負責「預審核+一鍵分發」至屬地派出所,屬地派出所負責辦理錄入和材料歸檔,各司其職、相互銜接、形成閉環。
南京棲霞警方將幫辦代辦事項的傳統辦理流程解構重塑為材料核驗、拍照上傳、審核分發、辦理錄入、證件發放、材料歸檔等6個環節,街道、社區便民服務中心負責材料核驗、拍照上傳和證件發放環節,分局網辦中心作為樞紐負責「預審核+一鍵分發」至屬地派出所,屬地派出所負責辦理錄入和材料歸檔,各司其職、相互銜接、形成閉環。
10月26日,姚女士在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邁皋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僅用了十分鐘就辦好了職工醫保,對辦事效率讚不絕口。據邁皋橋街道工作人員介紹,姚女士居住證卡面日期已不在有效期內,以往遇到這種情況,需要她本人前往幾公里外的邁皋橋派出所補辦流動人口證明,再返回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辦理職工醫保。而現在有了「警政·棲心辦」服務,工作人員只需將材料拍照傳給棲霞警方,雙方就可以在線上互通確認申請人居住證的有效性。群眾無需再跑派出所開證明,免交材料即可當場辦結。
被群眾和街道雙雙點贊的「警政·棲心辦」,是南京市公安局棲霞分局創新打造的幫辦代辦服務模式,即在街道、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窗口就能夠受理原本需要前往戶籍地(居住地)公安窗口辦理的承諾件業務。自今年9月中旬試點運行以來,該服務已累計辦理居住證、戶籍和證明類業務150餘件,辦理人社、民政和教育等業務20餘件,群眾減跑動、減材料60餘次,平均辦理時長較原先壓縮30%。
重塑流程 創新路徑
為貫徹落實《南京市深化社區(村)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政務+警務」融合工作方案》相關要求,豐富「寧滿意」政務服務品牌內涵,南京市公安局棲霞分局聯合區行政審批局,以幫辦代辦為主要形式打造了社區(村)級政務服務新模式——「警政·棲心辦」。
今年9月中旬,南京棲霞警方在流動人口較多的丁家莊保障房片區邁皋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和花港保障房片區花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公安幫辦代辦點,試點開設「警務+政務」共享窗口,為周邊群眾提供核發居住證、駕駛證補換證等28項公安政務服務。
「警政·棲心辦」服務的最大優勢在於重塑業務流程,創新辦理路徑。據棲霞公安分局政務服務管理大隊大隊長吳佳鍵介紹,警方將幫辦代辦事項的傳統辦理流程解構重塑為材料核驗、拍照上傳、審核分發、辦理錄入、證件發放、材料歸檔等6個環節,街道、社區便民服務中心負責材料核驗、拍照上傳和證件發放環節,分局網辦中心作為樞紐負責「預審核+一鍵分發」至屬地派出所,屬地派出所負責辦理錄入和材料歸檔,各司其職、相互銜接、形成閉環。
完善機制 聯動高效
「街道、社區便民服務中心運用指定格式實時傳輸數據,警方網辦中心5分鐘響應、半小時內分發、3小時內受理。」在吳佳鍵看來,「警政·棲心辦」通過業務協同串聯辦理,精準實現了醫保一件事一次辦,群眾只交一次材料即可;通過快速核驗、容缺辦理,流動人口證明在街道窗口和公安機關內部核驗,群眾免於提交材料,「真正實現了群眾可以在離家最近的受理點、用最少的時間辦理業務。」
「警政·棲心辦」平台通過數據云上傳輸賦能窗口,不僅節省了原辦證窗口人力,而且突破了只能在工作時間辦理和工作時間段業務峰谷忙閒不均的限制,把街道、社區便民中心以及派出所、分局網辦中心緊密串聯在一起,利用業務潮汐錯時辦理,嚴格落實午間值班、延時流轉、全天候不間斷服務制度,做到實時互通、高效辦理。
橫向拓展 跨域通辦
「警政·棲心辦」只是南京市公安局棲霞分局深化警務改革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棲霞分局深入貫徹落實江蘇省公安廳、南京市公安局現代警務建設總體部署,深入實施服務效能提升攻堅行動,在推進「警務+政務」工作中突出運用數字化小切口,解構服務內核、優配資源要素,將公安政務服務觸角延伸至街道、社區便民中心。
藉助「警政·棲心辦」服務,南京市公安局棲霞分局在警務政務服務上實現了3項質的提升——在兩地互通交流較多的句容市設立「兩市一窗」,受理棲霞區居民居住證和部分戶籍業務;在棲霞分局辦事大廳新增受理全區居住證業務;轄區內派出所實現全區範圍內戶籍業務跨區域通辦。
棲霞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棲霞警方還將繼續探索「政務+警務」融合高質量發展新模式,不斷擴大幫辦代辦點覆蓋面,拓展服務廣度和深度,持續推動「減材料、減跑動」,不斷提升群眾認可度滿意度。
作者:許政 杜明泉
來源:中國警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