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對俄烏小麥的依賴程度:芬蘭81%來自俄羅斯,一國達到100%

2022-06-08     戲說金融

原標題:各國對俄烏小麥的依賴程度:芬蘭81%來自俄羅斯,一國達到100%

我們之前有一篇文章跟大夥介紹過歐洲各國在天然氣進口上對於俄羅斯的依賴情況,今天就跟大夥說說世界各國對俄羅斯小麥的依賴程度。

這兩種物品剛好是俄羅斯應對經濟圍獵的兩張王牌。

有人說,真的有這麼好使嗎?

這個問題基辛格那句震撼全球的名言給了我們答案:誰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就控制了人類。

石油逐漸成為過去式,而天然氣是它未來的主要替代品;小麥雖不等於糧食,但也是糧食中最為重要的組成成員之一。

所以,它們著實可以稱之為「王牌」。

天然氣方面不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回之前文章《歐洲各國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烏克蘭0%還收俄過路費,十國100%》。

小麥方面,熟悉地理的朋友都知道,俄羅斯和烏克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小麥生產地。

烏克蘭土質肥沃,黑土面積2489.86萬公頃,占世界黑土總量的27%;同時其水利資源充足,灌溉便利,適宜開展農業生產。2019-2020財年和2020-2021財年,烏克蘭小麥出口量分別為1855萬噸和2017萬噸,排名全球第三。

俄羅斯就更不得了了,其幅員遼闊,同樣巨頭大面積的肥沃黑土地,小麥是第一農作物,而且其小麥巨頭高產和質量優良等特點,產量長期位列世界前茅。近幾年來,俄羅斯小麥出口量一直位列全球第一。

諮詢公司SovEcon在6月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23財年,俄羅斯小麥出口將達到創紀錄的4230萬噸,比早先預期提高了130萬噸。

要知道2021年,全球小麥出口量的總和才是2.06億噸,也就是說,去年俄烏兩國的小麥出口大約占據了全球出口總量的1/3。

那麼,世界上各國對於俄烏小麥進口的依賴程度如何呢?我們不妨來看一張統計圖片:

數據來源: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從上圖我們可以得知有8個國家從俄烏進口的小麥占據其小麥進口總量的90%以上,其中排名第一的厄利垂亞(非洲東北部國家)的依賴度更是達到了100%(俄羅斯53%,烏克蘭47%)。接下來的哈薩克、蒙古、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喬治亞等五個國家,全部沒有從烏克蘭進口小麥,來源地幾乎集中在俄羅斯,它們對於俄羅斯小麥進口的依賴度分別達到99%、99%、99%、96%和93%。

緊接著是索馬利亞,對俄烏兩國小麥進口的依賴度大約為92%(俄羅斯43%,烏克蘭49%),塞席爾沒有進口俄羅斯小麥,但是對烏克蘭小麥進口依賴度達到91%。

依賴度在80%以上的國家也有5個,它們分別是白俄羅斯84%(全部來自俄羅斯)、吉爾吉斯84%(全部來自俄羅斯)、土耳其85%(俄羅斯66%,烏克蘭19%)、民主剛果85%(俄羅斯83%。烏克蘭2%)、芬蘭81%(全部來自俄羅斯)。

這裡我們要著重說一下芬蘭,為什麼呢?因為它最近特別渴望加入一個俄羅斯最為討厭的組織——北約。對於這一想法多少有些令人費解,畢竟這個北歐小國除了小麥81%的進口量來自俄羅斯之外,其天然氣進口量的97%同樣依賴俄羅斯。難道它不打算解決「溫飽」了?還是說覺著自己也就五百來萬人口,找替代產商很容易?

數了一下,除了上述13個國家之外,還有14個國家對於俄烏兩國小麥的進口量依賴度達到50%以上,分別是:

黎巴嫩76%(俄羅斯15%,烏克蘭61%)

馬達加斯加75%(俄羅斯50%,烏克蘭25%)

埃及72%(俄羅斯46%,烏克蘭26%)

貝寧68%(全部來自俄羅斯)

阿爾巴尼亞65%(俄羅斯58%,烏克蘭7%)

剛果金63%(全部來自俄羅斯)

坦尚尼亞62%(俄羅斯47%,烏克蘭15%)

利比亞61%(俄羅斯21%,烏克蘭40%)

巴基斯坦60%(俄羅斯22%,烏克蘭38%)

賴比瑞亞59%(全部來自俄羅斯)

盧安達58%(全部來自俄羅斯)

納米比亞58%(全部來自俄羅斯)

塞內加爾55%(俄羅斯54%,烏克蘭1%)

茅利塔尼亞50%(俄羅斯10%,烏克蘭40%)

也就是說,全球有27個國家對俄烏小麥進口的依賴度在50%以上,這些國家絕大多數為分布在非洲、拉美和中東地區的欠已開發國家甚至是落後國家。

從圖表上也可以明顯看出,俄羅斯的小麥出口的影響力明顯高於烏克蘭,但是並不排斥有些類似於像塞席爾這種對烏克蘭小麥依賴度高達91%的國家。

俄烏事件毫無疑問會影響到烏克蘭的小麥生產和運輸,進而會影響其出口量。根據烏克蘭農業部的發布的數據,2021年7月1日到2022年6月6日期間,小麥出口量1857萬噸。前面我們提到在2020-2021財年的時候,該國的小麥出口為2017萬噸,由此計算,少了160萬噸,同比降幅為8%。

僅從數字上看,相對於全球小麥總出口量而言,這個降幅影響力並不大,甚至在絕大多數分析機構的預測範圍之內。其中原因主要是因為烏克蘭之前的小麥留有不少存貨,也簽有不少訂單,出口不會立馬出現斷崖式減少。

當然,市場的反應往往喜歡帶著預期性。在這種預期性的刺激下,小麥的期貨價格從今年年初以來,漲幅最高超過70%,達到了歷史新高(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報告提供得數據)。

出於對未來小麥供給的擔憂,一些人口大國不得不提前做出一些無奈的選擇。比如上個月的5月13日,全球第二大小麥生產國印度突然宣布禁止小麥出口,並且該禁令立即生效;比如調查顯示巴西70%的消費者表示願意使用轉基因食品替代價格高漲的小麥。

一定程度上而言,小麥對於人類的重要性比天然氣還要高,畢竟它關係的是生存問題,天然氣影響的是生產和發展。發展可以停滯,但前提是先生存下去。

所以說,還是希望都平平靜靜,讓農民伯伯好好種地吧。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a6eb74af2c206957edc0584b6ede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