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內向不合群?家長逼他扭轉就錯了,做這兩件事更有好處

2019-10-24     兜媽愛叨叨

這個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同樣,這個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即便是雙胞胎,也存在著細微的差別。

每個孩子出生以後,都帶有不同的個性。

有些孩子活潑熱情,一點也不認生,很快就能和其他人打成一片。這樣的孩子,就是我們所說的外向的孩子。

有些孩子不一樣,有點害羞有點認生,總是躲在媽媽身後,不敢輕易表達自己。這樣的孩子,通常被認為是內向的孩子。

很多家長都覺得,外向的孩子比內向的孩子好。社交技能很重要,長大以後可以幫助結交人脈。

而且外向的人也勇於展現自己,能夠獲得更多的機會。最後得出的總結就是,外向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如果家裡的孩子,剛好是內向的性格,家長就會很揪心。

擔心孩子內向的性格會交不到朋友,總是一個人,長大以後別有什麼心理疾病;時時刻刻都在擔心內向的孩子會吃虧,受了委屈也只會憋在心裡。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不可以這樣,一定要改變。

於是強行逼迫孩子,試圖扭轉孩子的性格。

之前跟一個朋友吃飯,她帶著自己的孩子一起。吃飯排號的時候,旁邊有一個小型遊樂場,很多孩子都在裡面玩。

朋友就一直攛掇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但朋友的孩子很內向,不好意思跟陌生小朋友一起玩。

可朋友卻不依不饒,說跟小朋友一起玩有什麼不好意思的,非要自己的孩子過去。

孩子一臉委屈,感覺下一秒就要哭出來了。實在拗不過自己媽媽的堅持,拖拖拉拉地過去了。

但是孩子並沒有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只是在場地里來回地走。朋友看到以後,不住地嘆氣。

很多家長都像我朋友一樣,覺得孩子內向的性格是需要改變的,非常羨慕那些外向的孩子。

再比如有一個紀錄片,叫做《零零後》,裡面有一個叫一一的孩子,就是典型的內向性格。

她總是一個人玩,並且拒絕老師提出要和其他小朋友共處的要求。一一不斷強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她就想自己玩。

可是老師卻覺得這個孩子這樣不行,持續地進行干預。給孩子和孩子的家長,帶來了「內向是有問題的」這樣的心理暗示。

還好,一一長大以後並沒有出現問題,依然是一個正常的孩子。

其實內向的孩子,是非常正常的一個存在,並沒有家長想像的那麼可怕。沒錯,內向的孩子不善於表達,但是並不表示,內向的孩子就有問題啊。

很多名人都是內向的性格,但依然是一個成功的人生,一個精彩的人生。

顯然,性格並沒有成為影響他們的關鍵。而事實上,內向的孩子,也有很多的優點,是外向孩子所沒有的。

內向的孩子注意力更集中

外向的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很多,也會積極地去嘗試,什麼都想試試看。所以,外向的孩子往往沒長性,總是容易被更有趣的東西吸引。

但是內向的孩子就不一樣了,對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他們可以花上很多時間,投入很多精力。

有一句話叫「貴精不貴多」,其實很適合用在內向的孩子身上。當你鑽研一樣東西的時候,就會學得更精。

原本的興趣可能就能成為專業,成為一種資本。走上社會以後,有能力的人才能賺錢,而不是只會聊天的人。

內向的人也更容易靜下心來,認真地面對周圍的事情。舉個例子,上課的時候,內向的人更容易集中精神。

如果不開小車,撇開智商等客觀因素,上課的內容可以更好地接受。換句話說,考試成績就會好。這樣的孩子,怎麼能說是沒出息呢?

內向的孩子內心更加豐富

內向的人更喜歡獨處,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內向的孩子,往往擁有一個更加細膩的內心,他們的情感世界也更加的豐富。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過於細膩的性格也有可能優柔寡斷,或者容易鑽牛角尖。

但那也是極端的情況,大多數的情況下,就是一個情感細膩,一個善良的孩子。

內向的孩子會更在乎別人的感受,尤其是家人的。所以內向的孩子,往往會更貼心。

因為家人對於他們而言非常重要,就會花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外向的孩子交際圈的確很大,但是反過來想,陪伴家人的時間是不是就會少一些呢?

如何面對內向的孩子?

性格是天生的,就是一種正常的存在。有存在性格缺陷的人,但內向不是一種缺陷。

如果自己家裡的孩子,不要急著去否定。

有過研究顯示,這個世界上70%的人都是內向的人。難道說,這些人都需要做出改變嗎?

面對內向的孩子,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

1. 接受孩子的性格

性格是天生的,沒有什麼對也沒有什麼錯。如果家裡的孩子就是內向的性格。作為父母,那就接受這樣的性格。

其實很多時候,內向的性格本身沒有問題,是有人不斷地去強化這個觀念,讓別人覺得內向好像是一件有問題的事。

父母首先要自己去掉這些標籤,不是總是跟孩子強調,內向的性格有問題。每個人的身上都有閃光點,父母可以把關注點放在挖掘孩子的閃光點上。

學會誇獎孩子,當內向的孩子做出嘗試的時候,父母的肯定會加強孩子的成就感,讓孩子逐漸變得樂於嘗試。

2. 創造環境

如果覺得內向的性格的確影響生活了,那父母可以嘗試創造一個環境,培養孩子的社交或者其他能力。

但是要注意,這樣的環境需要建立在孩子覺得安全的地方。比如請孩子的同學到家裡來玩,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孩子也更容易放得開。

比如當孩子嘗試的時候,認真地誇獎孩子,慢慢地讓孩子變得開朗起來。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天使,都是家裡最特別的那個存在。一個孩子將來會長成怎樣的模樣,和這個孩子是不是內向的性格並沒有關係。

好好培養孩子,有一個正確的三觀,做一個善良的人。這樣的孩子,不管是怎樣的性格,都不會太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_o7Bm4BMH2_cNUgdE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