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北方穿著貂,我在南方露著腰......
從穿衣薄厚到口味甜咸,從買菜到洗澡,南北battle的話題永遠不缺「梗」。
在買房置業這等人生大事上,「南轅北轍」的差異更是不容小覷。
你是南人 還是北人?
在解讀南北方購房差異前,有必要先來科普一下,南北分界到底在哪?你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據說,這是東北人眼中的南方:
而廣東人心中的北方在這:
但地理學界的權威答案,是這樣的——
1908年時,中國地理學會首任會長張相文提出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分中國南北,在此後的100年時間裡,這一概念一直沿用。
這條中國南北分界帶從黃海海濱起,途經江蘇淮安、河南信陽,直到陝西安康,長約上千公里,寬約數十公里。在它兩側,自然地理風貌、農業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等,都出現了明顯的不同。
要問這當中的區別到底有多大?
如果讓秦嶺-淮河一側的人,圍觀另一側的人如何選房,必定顛覆三觀!
選房子 我們真的不一樣!
01
首先說選址
首先,在北方人見人愛的「江湖海」景豪宅,在南方這,卻不一定吃香。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景房,向來都是北方人心神嚮往的房子。傍水而居,溫暖濕潤,這對習慣了風沙和寒流的北方人來說,絕對是件人間美事!
可聽到這,南方人多半會甩手搖頭,回復一句: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先不說各色颱風輪流伺候的壯烈,就說南方雨季時,連著下一個月的雨,陽台濕答答黏膩膩,衣服晾了一個星期還能擰出水來,屋內家具都能長出蘑菇……
天若有「晴」天亦老,知道南方人怎麼拒絕人嗎?等天氣好了再說!
海景房湖景房,嫌屋子還不夠潮嗎?「求大濕放過!」
所以,「在水一方」的房子,那是北方人的趨之若鶩,南方人的避之不及。
02
其次看戶型
在南方,沒有大陽台的房子是不完整的,而在北方,敞開式陽台才是要命的存在!
南方天氣悶熱潮濕,決定了南方人選房時以南北通透,通風良好戶型為上佳之選,以利於室內乾燥涼爽。偏愛大陽台和大落地窗,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但在寒冷乾燥的北方,擋風防霾的需要,遠遠多於通風。所以,南北通透不是必須,畢竟如果密封性能不好,會影響保暖效果和居住舒適度。
在大雪紛飛的冬天,為了減少熱量損失,最實際的辦法就是減少窗戶面積「閉關自守」。出於抵擋西伯利亞寒流的考量,東北地區的一些房子,便是坐東朝西。
另外,北方霧霾較重,秋冬常常黃沙飛舞,要是天天敞著陽台,衣服估計要曬越髒,家裡隨時上演「你是風兒,我是沙」!
03
再來挑樓層
在南方,低樓層總是被嫌棄。
梅雨天、回南天和颱風天,在南方連綿不絕的「濕意」里,樓層越低受影響越大,導致很多人在買房的時候都會選擇高樓層。
但北方人幾乎沒有這層顧慮,在樓層上沒那麼糾結。高中低層,各有所好,各取所需。
有差別 但也有誤會!
由於地理、天氣和文化差異,南北買房確實有所不同,但另一方面,一些觀念上的差異,已經隨著社會發展逐漸淡化,愈發趨同。
比如在一些南方人的印象里,衛生間對北方人來說無足輕重。「澡堂,難道不是北方人的最愛嗎?」
實際上,北方公共澡堂早與普通居民漸行漸遠。如今不論南北,精緻的衛生間和淋浴房都是樓盤的重要賣點。
此前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北方人買房更注重居住功能,南方人則看重投資價值。可隨著全國樓市的發展,國人對資產配置的認識也在不斷升級,不動產的升值空間早已成為各地購房者的重要考量指標,繼溫州炒房團後,山西看房團不也一樣聲名大噪了嗎。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秦嶺-淮河神奇劃分了兩種不同的生活,可在小奧看來,正如魯迅在《南人與北人》中所說,南北可以相師。
分界線不是一種區隔,而是一面鏡子,在越來越多國民不再局限於本地,選擇到天南海北置業的當下,通過南北元素的互相映照,人們往往才能認識到市場的廣袤,找到理想的房子。
深諳此理,作為國內首個復合地產創作者,中國奧園對南北方人們的住房需求兼收並蓄,在華南、華東、中西部核心區與環渤海等區域,匠心鑄造230個精品項目。
以客戶需求和品質人居為導向,目前,地產集團已相繼開發了全齡化、全周期的「鉑譽」系、「翡翠」系和「聖境」系等七大產品系列,持續助力南北方居民過上美好生活。
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人們對幸福的追求是相同的。小奧相信,隨著居民經濟水平的提升,以及中國奧園助力,未來將有越來越多居民住進幸福的家,享受到健康向上、和諧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