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堅守 終生不悔
——記深圳援疆幹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縣委副書記范磊
「援疆6年,遇到的困難,超出了我的想像,但是我不後悔。」8月10日,范磊告訴記者。
范磊,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縣委副書記、深圳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駐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工作隊隊長。因工作成績突出,他先後榮獲「2016年喀什地區優秀援疆幹部」「喀什地區新擔當新作為爭當新時代先鋒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情懷與堅守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地處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高原工作,范磊和塔什庫爾乾的幹部們克服了很多困難。
「塔吉克族是我見過的最淳樸的民族之一。他們和邊防戰士一起,守衛著祖國的邊防線。我們要盡全力讓這裡的人們生活得更好。」范磊說。
2017年5月11日凌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發生5.5級地震。范磊得到消息後迅速驅車趕往震中塔什庫爾干鄉庫孜滾村。在接下來的半個多月時間裡,他和同事們一起冒著30多次餘震幫助老鄉搬家,清理倒塌的房屋。
為了讓孩子們儘快複課,范磊組織救援人員用3天時間搭建起100多頂帳篷。震後第4天10時,上課鈴聲在帳篷學校中響起,1000多名學生順利複課。
「我希望更多地關心塔吉克族的下一代,讓他們從小樹立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意識,成為新一代守邊護邊人。」范磊說。
現在和未來
塔什庫爾干日照時間長,光能豐富。2016年起,范磊和其他援疆幹部決定,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為該縣留下一座集中式光伏電站。
「我們從2016年開始謀劃光伏電站建設項目,2017年項目得到批覆。」范磊說,隨後,新的困難接踵而至。
塔什庫爾干冬季漫長,為了儘快推進項目,進入10月以後,工人們利用每天最熱的時間段施工,澆築水泥後立即用棉被和毛毯把水泥墩裹上。「這裡的石頭也特別多,一個鑽頭在麥蓋提縣能用3個月,在我們這裡用半個月就得換新的了。」范磊回憶,到了12月份,還能看到工人頂著大風爬上幾十米高的高塔安裝電器元件、鋪設線路。
2018年5月31日,項目正式完工併網發電,每天產生的電量達15萬度,產生效益近10萬元。
「目前,我們電站每年發電量3760萬度,年產值超過2800萬元,等於為這裡的群眾栽了一棵『搖錢樹』。」范磊說。
塔什庫爾幹人口稀少,醫療資源非常有限。范磊看在眼裡,急在心上。2017年,范磊帶隊牽頭協調幫扶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人民醫院創建二級甲等醫院。2018年3月15日,醫院正式通過驗收。
「現在,醫院成立了新生兒科,急診科和重症監護科,提升了醫療水平,增強了醫護力量,提高了持證上崗率。」范磊說。
擔當與使命
范磊的微信朋友圈裡,九成以上內容都和塔什庫爾干有關,和喀什有關。他說:「塔什庫爾干是我永遠的牽掛。」
有「高原之舟」稱號的氂牛是塔什庫爾乾重要的生產資料,但長期以來面臨著品種弱化老化的問題。如何解決?唯有引進野氂牛的基因,搞氂牛改良中心。
說干就干,范磊決定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合作,引進青海省最好的氂牛。今年3月,該縣從青海引進野氂牛後,目前已經出生了30多頭氂牛,初步解決了野氂牛的適應性問題。
范磊說:「下一步,我們將對氂牛進行分群,建立核心群、基礎群,並把我們引進的氂牛,分散到邊境線上的13個氂牛群中。另外,我們還要建設小而精的屠宰、加工生產線,讓氂牛的精深加工產品打開國內市場。」
深圳市還與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簽訂了《「1+2」精準扶貧框架協議》,兩地攜手在產業、旅遊、投資、科技、教育等領域全面展開合作,助力塔什庫爾干脫貧攻堅。
如今,27個援疆重點項目正在保質保量地完成,眼光更遠的「長流水」工程一個個出現在帕米爾高原上。這是6年援疆工作,范磊和同事們一起交出的答卷。(記者何玲)
來源:最後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