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昨天,我的文章心疼!多名嬰兒成「大頭娃娃」:守護孩子,別做「冤大頭」受到高度關註:
幾個月的寶寶全靠奶粉活命,沒想到家長聽信無良商家介紹,錯把飲料當奶粉,有的還一吃就兩年!好好的孩子吃成了「大頭娃娃」,患上佝僂病,生長遲緩、體重低下,真的讓人揪心。
好多網友紛紛留言,心疼孩子,痛斥賣家: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啊,平時嗑著碰著都挺心疼,這事還不得肝腸寸斷!必須嚴懲!毀孩子就是毀祖國的未來!
為了賺黑心錢,居然連嬰兒都不放過!真是喪盡天良,天理難容!
奶粉問題,必須好好整治,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啊
商家為了牟利,趁孩子對需吃胺基酸奶粉之「虛」,把固體飲料粉當奶粉出售,關鍵是,這種所謂「奶粉」並不便宜,一名嬰兒吃了一個多月就花了三千多塊錢,家長花了冤枉錢,成了「冤大頭」,孩子卻吃成了「大頭娃娃」,讓人生氣又窩火。
無良商家的確可恨,可是,這一事件讓我們反思的地方也有很多,父母是孩子的保護神,是孩子在這個世界最該為其遮風擋雨的人,在給孩子,尤其是小嬰兒選購吃、穿、用等食品用品上,家長一定要把好關,不要給別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機。
要選大品牌、信譽好、有知名度的商品
一個網友留言,「我就不明白,這些家長怎麼能買一些商家吹噓的根本不知名的品牌,怎麼就敢給孩子喝?」
是啊,這也是好多人的疑問。
大人買衣服還講究牌子,給孩子選奶粉,怎麼就能隨便買個「沒名的」?選品牌不是虛榮,大品牌往往是質量的保證。
商品經濟社會,物質極大豐富,給孩子買東西往往挑花了眼,拿不定主意,不知選哪個好,有一點要把握:選信譽好、有知名度的品牌產品,一定錯不了。
大品牌企業成熟,不會為了蠅頭小利,輕易砸了自己的招牌,質量有保證,尤其像奶粉這些入口的東西,更要選品牌,不要用沒聽過的牌子,讓自己的孩子做試驗、冒風險。
多個心眼,別被忽悠
「大頭娃娃」事件中,家長就是被無良商家忽悠,一直說是店裡最好的奶粉,不去求證,其實,仔細看,這個倍氯敏的瓶身已經註明是固體飲料了,只是家長盲目聽信,一直沒有留心。
給孩子買東西,要特別關注有沒有「食品安全」認證標識,是不是「三無」產品,也可以上網搜一下相關產品介紹,看一看其它買家的評價,多方查證,綜合比較,全面參考,不要聽風就是雨。
更換奶粉或輔食,格外留意孩子的反應
嬰兒不會說話,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只能靠父母的觀察。給孩子換新的奶粉或輔食時,父母更要多留意孩子的反應,不要掉以輕心,不當回事。
√ 觀察孩子生理反應
- 排便
- 睡眠
- 生長情況
有任何異常,都要質疑所換的奶粉或輔食,孩子是否適合。
要知道,孩子吃的東西並不複雜,所需要營養無非來自奶粉或輔食,「病從口入」,如果排便或稀或干,哭鬧煩躁,幾個月的生長都沒有達到同月齡段標準水平,就要從新換的奶粉或輔食上找原因,孩子是否耐受。
郴州永興縣「大頭娃娃」事件中,一個涉事家長說:「(吃奶粉)中途一直不對勁,一直是過敏,發燒、咳嗽不斷,一個月一兩次,沒往上面想」。
不能不說家長太粗心!
買胺基酸奶粉的初衷就是因為孩子對普通奶粉過敏,可這個所謂的「奶粉」並沒止住過敏,抗過敏無效,已經證明有問題,不該再吃了,家長卻不反思,還繼續給孩子吃,中間即使孩子不斷出現其它症狀,也沒停,沒往上面想,心是有多大?
√ 觀察孩子精神狀態
新換奶粉或輔食後,家長還要觀察孩子:
- 情緒是否平穩
- 精神狀態是否好
- 是否能愉快玩耍
這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大意不得。
涉事家長說,孩子吃了所謂的「奶粉」後,經常無故敲打自己的頭部,情緒煩躁,無法安靜下來,「乳頭一邊大一邊小」,其實,孩子已經用症狀告訴家長,自己的不適、不舒服,家長卻沒當回事,直到最終導致佝僂病,發育遲緩,想想孩子多可憐......
——— · END ·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OKzDXIBnkjnB-0zUVh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