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斗刷新全球紀錄,平均每月發射1.2顆,美國如今想來合作

2019-12-23     科趣視線

北斗衛星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已經慢慢成為了中國的一張新名片。據媒體報道,最近中國的北斗衛星系統又刷新了全球紀錄。

近期北斗即將完成全球系統部署,因本月中旬我國已經成功的發射了系統中的低52、53顆衛星。據北斗系統的總設計師表示,這是2017年首位衛星發送成功之後,北斗三號第18次連續成功發射。同時參與北斗系統項目的共有300餘家單位、10萬餘科研人員,在過去的2年內他們已經成功地將北斗三號組網28顆衛星以及北斗二號2顆備份衛星順利地送至太空。

這也就意味著我國發射衛星的密度已經到了每月1.2顆,這就刷新了全球導航系統組網速度的世界紀錄。實際上從目前北斗的成績來看,北斗其實不止組網的速度刷新了全球紀錄,在其他的技術方面也是以其他國家難以想像的速度在發展。

眾所周知,全球4個衛星定位系統分別是中國北斗衛星、美國GPS和歐洲伽利略以及俄羅斯格格納斯。而我們中國的北斗是起步最晚的定位系統,在當初剛開始建設時,由於我國的研發技術比較落後,歐洲就提出加入該系統的研發,但是在我國投入2.3億歐元的研發資金之後,歐洲又突然宣布出局。在經歷了沉重的打擊之後,中國決定無論如何都要獨立的建造出這個導航系統。

經過科學家們的多年努力,終是不負眾望成功地完成了這項艱難的任務,且如今我國的北斗已經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可覆蓋全球範圍的衛星導航系統了,然而當初「放鴿子」的歐洲伽利略目前還未做到如此成效。

目前隨著北斗的高速發展,歐洲伽利略系統早已經遠遠落後於其他三個系統。在今年的7月份伽利略還出現了一次比較嚴重的故障,當時伽利略系統的24顆衛星直接全部崩潰,也虧得中國不計前嫌出手相助。

而且在除伽利略之外的三大系統中,北斗還比其他兩個系統擁有更多的功能。據了解美國在去年就曾經找上門來過,希望兩國可以深入深度的併網合作。但是因為在與歐洲伽利略的合作上有了經驗之後,就在這種合作問題上顯得十分的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Nw1Mm8BMH2_cNUgLNB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