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張大千畫作拍賣前十名的作品。
TOP1.《嘉耦圖》
184.5×95cm
成交價 RMB 159,917,220
香港蘇富比(拍賣時間2011-05-31)
《嘉耦圖》是中國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創作的山水畫作品,該作品出自著名的「梅雲堂」,以荷花入畫,寓意佳偶天成。畫中精工細緻的描金朱荷,在墨綠漬染的田田茂葉的襯托下,富麗堂皇而無匠俗之氣,濃蔭中的雙棲鴛鴦色彩斑斕、悠然自得。全畫氣度宏大、層次井然,是張大千潑彩潑墨畫法的代表作。從張大千的藝術發展歷程看,當時他正在經歷由早期細筆臨摹各派大師向後期自創的潑彩潑墨風格轉變的轉型期,作品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也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TOP2.《愛痕湖》(1968年作)
76.2×264.2cm
成交價 RMB 100,800,000
中國嘉德 (拍賣時間2010-05-17)
《愛痕湖》創下一億零八十萬人民幣的天價,成為中國近現代書畫的「第一貴」。畫面前景為青翠的山巒,後景則一泓湖水,掩映其間;湖的後岸,又有淡墨、淡彩勾勒的屋舍。作品採用的手法,為張大千開一代畫風的「潑彩」:抽象的墨與彩「潑」出的山,如海浪般洶湧於畫面;清晰、謹飭的房舍,則靜處於「波濤」間。構思的宏闊,與細節的清晰,有機地融為一體。
1965年秋,張大千與友人張目寒等游瑞士、奧地利諸國,在奧地利著名的風景勝地亞琛湖畔停留數日。關於此行的細節,張大千在翌年創作的另一本《愛痕湖》落款中,曾這樣寫道:「年前與藝奴漫遊歐洲,從瑞士入奧國,宿愛痕湖二日,曾作此詩以戲之。」藝奴聽名字似是一女子,但究竟是何人並未清楚。這一樂事,必給張大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游歐歸來的幾年內,他以「愛痕湖」為題,創作了多幅山水。此次拍賣的《愛痕湖》就是其中一幅。
該幅《愛痕湖》有如下題款:「湖水悠悠漾愛痕,岸花搖影狎波翻。只容天女來修供,不遣阿難著體溫。」張大千將「亞琛湖」譯為「愛痕湖」,或取「留情之地」的意思。
TOP3.《荷堵野趣 四屏通景》(1947年作)
154×78cm×4
成交價 RMB 63,763,920
香港佳士得 (拍賣時間2013-05-28)
《荷塘野趣》構圖氣勢磅礴,荷葉參差呼應,對比中見和諧;大塊面色墨的荷葉與織痩的荷梗穿插交叉,又以尖尖的小荷襯托,對照著盛開的大朵荷花,使畫面此起彼落,目不暇給。張大千更以清麗之筆揮出數根長蒲草,令畫面異常生動,整體上層次分明,極富節奏感。
比之1945年作的《巨荷》,《荷塘野趣》構圖上較為緊緻,但保留著石濤畫荷之特點:先也淡墨作花瓣,繼而用重墨勾染瓣尖,令荷花極生動醒神。較之1959年畫的《風荷》,《荷塘野趣》在尺幅上與之相約,畫荷的手法沒有太大的變動;然而構圖上《荷塘野趣》左邊稍見疏落,營造出較為寬闊的空間感》由此可見,1947年創作的《荷塘野趣》在研究張大千四屏通景荷花中有著起承轉合的功效。
TOP4. 臨王蒙《夏日山居圖》(1947年作)
181×69.5cm
成交價 RMB 80,500,000
上海工美 (拍賣時間2011-06-26)
本幅《夏日山居圖》,其山水布局基本忠於王蒙《夏日山居圖》原作,採用了高遠和深遠相結合的縝密構圖,保留了原作的恢弘氣勢和靜謐清寂、可居可游的氣氛,盡得王蒙山水畫的藝術精髓。全圖結構繁複充盈,在稠密中仍透出靈動的氣韻。畫長松峻岭,氣勢巍峨,山巔多礬頭,山腳松林雜樹蒼鬱茂密。山腳林蔭間,房舍半露,隱者自樂。大千先生特地選用易於發墨的舊紙,下筆細緻綿密,設色蒼潤沈鬱,為大千先生用功極深的作品。
題識:夏日山居,黃鶴山樵此圖全師巨然,蒼蒼莽莽,當與青卞隱居、林泉清集同珍也。藏南潯龐氏,曾往數觀之,憶其勝慨,背臨此,樹身略施赭石,則我法也。丁亥三月朔大千居士張爰。鈐印:張爰之印、大千。鑑藏印:榮氏之寶、梁溪榮子浩珍賞、梁溪榮氏子浩曾藏大千精品二十七幀印、愛大千畫似鳳毛麟角同珍之、墨緣重歸、劫餘軒藏畫。軸籤條:大千居士臨黃鶴山樵夏日山居圖,丁亥三月介堪方岩。鈐印:子浩書畫、蛟川漢廬、梁溪榮氏家藏、榮子浩、榮溥。布套籤條:大千居士臨黃鶴山樵夏日山居圖,鈐印:榮子浩、蛟川漢廬、榮氏珍藏。
TOP5.《嬰戲圖》
137×66cm
成交價 RMB 62,423,460
香港蘇富比 (拍賣時間2011-05-31)
榴開百子樂天年嬰戲圖是張大千的人物畫中較常見的題材之一。嬰戲圖始於北宋畫家蘇漢臣(活動於1101-1125),在明清兩代成為廣受民間畫家歡迎的吉祥題材。張大千的嬰戲圖內容常常表現的是嬉戲中的兒童,並畫上石榴以示多子多福之意。筆法取法明代畫家仇英,有時甚至採用梁楷簡筆人物畫法。此幅《嬰戲圖》即以簡筆畫成,衣褶以濃墨勾寫,用筆多方折;人物以淡墨細線勾勒面部,並在額頭、鼻骨即下頜處施以白粉,這顯然是受到明代畫家唐寅(1470-1523)「三白法」的影響。作者取百家之所長,精心的融入於自己的風格,令人賞心悅目。
TOP6.《天女散花》(1935年作)
167×72cm
成交價 RMB 74,480,000
北京保利 (拍賣時間2010-12-03)
這幅《天女散花》描繪天衣飛揚的女仙,手持蓮瓣,「天女散花」的景象。所繪人物氣象安祥嫻靜,造型雍容華貴,線條的運用圓潤自如,轉折之處則頓挫有力且富於節奏感,整幅作品盡顯唐人氣度,正符大千自題「擬唐人壁畫筆法」之意。
另據大千款署可知,此幅畫作中大千所題絕句乃是「去年六月避暑昆明湖上」所作,亦即先生1934年遊歷北京借居頤和園溥儒的「聽鸝館」之時。此外,張大千於甲申(1944年)再題該作之時,則是其臨摹敦煌壁畫歸來居成都之後。同年-月,「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在成都隆重開幕,先生自撰《張大千臨撫煌壁畫展覽序言》,並出版《大風堂臨摹敦煌壁畫第-集》。此時再次展閱這幅《天女散花》,當是感觸良多,此軸《天女散花》亦由此更添珍貴之處。
TOP7.《鳳簫圖》(1955年作)
116×65cm
成交價 RMB 58,639,680
香港蘇富比 (拍賣時間2013-05-27)
重彩工筆畫《鳳簫圖》融入了敦煌的飛天元素,色彩艷麗卻又古樸,以作者自己的理解重新描述了秦穆公之女吹簫引鳳的故事。
四十年代,張大千帶領弟子到敦煌石窟,用了兩年六個月的時間,精心臨摹了大量的壁畫,這些臨摹作品汲取了六朝至隋唐人物畫的藝術精神和創作技法,此時張大千創作的仕女畫,造型上汲取盛唐侍女的雍容華貴,嬌媚高傲,健康秀美;設色受佛教造像及藻井圖案的影響,並參考了藏傳佛教施用礦物質顏料的技藝。整個畫風有了非常大的轉變,而且逐漸定型,形成自己的風格。這一時期是張大千仕女畫創作的黃金時期,對於他最終形成自己工筆重彩的人物畫風格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TOP8.《仿巨然晴峰圖》(1946年作)
168.5×85cm
成交價 RMB 72,800,000
上海天衡 (拍賣時間2010-06-30)
《仿巨然晴峰圖》是中國著名國畫大師、畫家張大千1946年創作的作品。此圖是借元人《萬山積雪圖》的構圖章法,融以巨然長披麻筆法,與劉道士《湖山清曉圖》水法併兼元人筆墨遺趣,「集其大成,自出機杼」,借古開新的極具代表性的大幅傑作。此畫雖說仿巨然,實質卻是對一件元代佚名山水畫的"借屍還魂"。
TOP9.《招隱圖》 1966年作
67×188cm
成交價 RMB 56,865,600
香港蘇富比 (拍賣時間2013-05-27)
《招隱圖》創作於1966年,這件作品不僅是張大千晚年重要作品之一,同時也見證了其和「梅雲堂」主人高嶺梅深厚的友誼。
TOP10.《紅拂女》 甲申(1944年)作
125×75cm
成交價 RMB 71,300,000
中國嘉德 (拍賣時間2013-05-10)
張大千1944年創作的《紅拂女》是他工筆仕女的精絕之作,也是大千稽古敦煌後力圖呈現盛唐精麗畫風的重要創作。此幅為大千摯友張群舊藏,堪稱張大千一生中最重要的工筆仕女作品,也是近年市場難得一見的銘心絕品,稱得上是即將於5月舉辦的嘉德春拍的「女主角」。
該作主角為唐代「風塵三俠」之紅拂女,作品構圖明快而簡潔,整個畫面只表現紅拂之姿。畫中沒有交疊或穿插其他事物,單純地讓美感聚焦在女主角身上。這位主角用雙手撐開斗篷,抬起頭,上身微微傾斜,膝蓋稍稍提起,長裙曳地,翩然而來,直接攫獲觀眾的視線。這正是大千刻意為紅拂女設計的身段。他通過正面出場和左右對稱的形式,暗示紅拂女爽朗、大氣、果斷的性格;又讓傾斜的上身和彎曲的長裙連成修長的弧線,不但衝破對稱構圖的呆板,也烘托出女性優美的姿態。除人物面容、精神、性情以外,大千對服飾的花紋與色彩、畫面裝潢的形式也都下了很大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