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聯軍統帥額爾金下令焚燒圓明園:為什麼洋人不燒毀紫禁城?

2019-10-20     霂霖清看世界



作者:薩沙

英法聯軍統帥額爾金下令焚燒圓明園:為什麼洋人不燒毀紫禁城?

歷史上的今天,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聯軍統帥額爾金下令焚燒圓明園。


燒圓明園的理由其實有很多,比如毀滅搶掠證據;報復巴夏禮使團被害;侮辱滿清皇帝;羞辱滿清國家等等。

最為重要的原因,是迫使滿清儘快屈服簽訂不平等條約。

英軍總帥格蘭特說:「因為清政府對於所捕獲的英人大半加以殺害,額爾金爵士和我都覺得必須對清帝加以嚴厲的責罰,並且留些報復的痕跡才行。」額爾金的私人秘書也講:「徹底焚毀圓明園,不但可以留一不易泯滅、永久保存在人們腦海的痕跡,而且可以證明聯軍已經旗開得勝,耀武揚威地占領了北京。」

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贏得並不算容易。比如在大沽口炮台戰役,英法聯軍還遭受了一次慘敗。

第二次大沽口戰鬥中,英法聯軍參戰的13艘艦艇中,有6艘喪失戰鬥力,4艘被擊毀擊沉,英軍死傷578人,法軍死傷14人,最後聯軍撤退到杭州灣。

雖然最後打贏了滿清,但英法聯軍的傷亡比在第一次鴉片戰爭要大得多。

然而,他們攻陷北京卻撲空了。

咸豐皇帝早已經逃到了熱河,有大軍保護。

熱河是山地地形,同平原作戰不同,火器尤其是火炮不容易發揮威力,對英法聯軍的戰鬥力有減弱。

況且,當時英法聯軍難以繼續追擊。

即便英法聯軍繼續追擊到熱河省,咸豐也可能繼續逃到內地。那下面怎麼辦?

難道繼續追?

咸豐逃到四川,英法聯軍也要追過去嗎?

當然不可能了。


而英法聯軍勞師遠征,物資補充都必須從香港長途運到天津港口卸貨,再轉運到北京。物資運輸和補充極為困難,根本無法堅持過冬。

英法聯軍的補給早就堅持不下去,依靠向當地中國民眾購買部分補給來死撐。

如果沒有民眾將食物賣給英法聯軍,後者就會陷入糧荒中。

還沒有到冬天尚且如此,下面又如何支持。

如果咸豐同你拖,英法聯軍是拖不起的。

所以,燒毀圓明園就是英法聯軍的計策。

事實證明,這是有效的。

燒毀圓明園,是額爾金皇帝本人的一種恐嚇威脅。

圓明園是皇帝的行宮,現在一把火給你燒了。


如果你再不屈服,將紫禁城都給你燒掉。

到了這種地步,咸豐恐怕也只有屈膝投降這一條路了。

根據英國官員事後估算,被掠走的文物珍寶(金銀、寶石、綢緞和古玩陳設等)價值達600萬英鎊,被破壞的也差不多的價值。

那麼為什麼不燒掉甚至不搶劫紫禁城呢?

英法聯軍一旦這麼做了,手中就沒有談判的砝碼,難以同滿清討價還價了。

同時,如果燒掉了紫禁城,說不定滿清皇帝直接就不回北京,另外立一個首都。

到時候,英法聯軍就更被動。

就當時來說,滿清民眾對於燒不燒圓明園並不關心。

圓明園是咸豐皇帝的私家花園,燒掉了同老百姓沒有關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MD-520BMH2_cNUg1dH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