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曾植(1850年—1922年),學者、詩人、書法家,浙江嘉興人,字子培,號巽齋,別號乙盫,晚號寐叟,晚稱巽齋老人、東軒居士,又自號遜齋居士、癯禪、寐翁、姚埭老民、乙龕、余齋、軒、持卿、乙、李鄉農、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東軒支離叟等。他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以「碩學通儒」蜚振中外,譽稱「中國大儒」。
沈曾植以草書著稱,取法廣泛,熔漢隸、北碑、章草為一爐。碑、帖並治,尤得力於「二爨」,體勢飛動朴茂,純以神行。個性強烈,為書法藝術開出一個新的境界。
沈氏書法早精帖學,得筆於包世臣,壯年嗜張裕利;其後由帖入碑,熔南北書流於一爐。 在書學上,沈氏首次系統而詳盡地闡述了碑與帖的聯繫發展脈絡。在實踐上早年攻帖學,仿黃山谷時尚不能得勢,中年學鍾繇,後來窮魏碑,極章草,終使「抑揚盡致,委曲得宜」,進入了碑帖融合的獨有理想境界,創造了奇峭博麗的沈體書法。曾熙曾評價沈的書法:「工處在拙,妙處在生,勝處在不穩」。沈氏還善繪山水,但藝術成就不如書法。
沈曾植《行書杜甫月詩軸》紙本行書 134×33cm 浙江省博物館藏
釋文:
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
塵匣元開鏡,風簾自上鉤。
兔應疑鶴髮,蟾亦戀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款署:駿聲先生屬,寐翁。
鈐印:寐翁(白文)、海日樓(白文)
沈曾植《行書包世臣論書兩首詩軸》紙本行書 127.8×66.2cm 遼寧省博物館藏
釋文:
中郎派別有鍾梁,茂密雄強正雁行,底事千文傳祖法,頓敎分隸意參商。
呂望翩仙接《乙瑛》,峻嚴《孔羨》毓任城,歐、徐倒置滋流弊,具體還應溯巨卿。
款署:復青仁兄屬,寐叟。
鈐印:知一念即無量劫(朱文)、寐叟(朱文)、海日樓(白文)
沈曾植《隸書平旦清風七言聯》紙本隸書 143.5×35.5cm×2 浙江省博物館藏
釋文:平旦所息長在抱,清風自來初無私。
款署:岵瞻仁兄世講,寐叟
鈐印:海日樓(白文)、象蓮花未開形(朱文)
沈曾植《楷書北窗東海七言聯》紙本楷書 132.5×31.5cm×2 浙江省博物館藏
釋文:北窗人在羲皇上,東海若作彌陀觀。
款署:稷臣仁弟雅屬,寐叟書於美森院中。
鈐印:沈曾植(白文)
沈曾植《草行楷團扇四屏》絹本 19.5×19.5cm×4 浙江省博物館藏
釋文:目盡孤鴻落照邊,遙知風雨不同川。
此中有句無人見,送與襄陽孟浩然。
鈐印:曾植(朱文)、海日樓(白文)、癸庭(朱文)
釋文:
《祭侄文》,停雲勒石太精,行筆太整,既非魯國本色,亦非稿草匆匆,簡率之致,及玩此本,禿毫可掬,首行黯淡,次行以下方就少濃,行間往往露燥筆。
鈐印:乙盦(朱文)、海日樓(白文)
釋文:
嶺銜霄月桂,珠穿曉露叢。蟬啼覺樹冷,螢火不溫風。花生圓菊蕊,荷盡戲魚通。晨浦鳴飛雁,夕渚集棲鴻。
款署:唐太宗書,寐叟。
鈐印:寐翁(白文)、海日樓(白文)
釋文:
不待招邀入戶庭,龍山推分我忘形,流連未免耽光景,穰毀終難測歲情。兩後百科爭夏大,風前一葉警秋零。五更殘月難留影,起視蒼龍大角星。
款署:常季仁兄大人政。遜齋植。
鈐印:沈(朱文)、禮岳樓(朱文)
沈曾植《行書批豹軒虎詩稿頁》紙本行書 19.4×13.8cm 浙江省博物館藏
釋文:
鄙人頃日為吳越之游,所獲數詩,錄呈請教。
越王台下雨如塵,表里湖山煙樹春。
誰料破家六國地,卻生嘗膽臥薪人。右越王台
香徑屧廊空委塵,館娃宮廢尚留春。
曉來山外湖天碧,不見吳王歌舞人。右館娃宮
豹軒虎貢稿
款署:兩章純粹唐音,而寓興深微,能令讀者無端感慨,假令漁洋老人見之,定當擊節。寐叟拜讀。
鈐印:寐翁(朱文)
沈曾植《行書蘇軾跋蔡帖扇》紙本行書 18×52cm 平湖市博物館藏
釋文:
東坡曾題君謨帖云:「宣獻太清,留台太濁,自有國以來,當以君謨為第一。會有知,當以此言為然。」又云:「世之書篆不兼隸,行不兼草,蓋未能通其意者也。」
款署:冠臣仁兄雅屬,寐叟。
鈐印:曼陀羅室(白文)
沈曾植《書史漢魏七言聯》紙本行書 133×33cm×2 桐鄉君匋藝術院藏
釋文:書史外無長物,漢魏中各有大家。
款署:贊臣仁兄屬書,寐叟。
鈐印:海日樓(白文)
沈曾植《行書規模豪氣七言聯》紙本行書 172×27cm×2 嘉興博物館藏
釋文:規模簡古人爭看,豪氣崢嶸老未除。
款署:一山道兄正畫,寐叟弟植。
鈐印:沈曾植印(白文)、餘黎(朱文)
沈曾植《行書鶴侶鷗盟五言聯》紙本行楷書 89×20cm×2 嘉興博物館藏
釋文:鶴侶尋詩共,鷗盟入畫招。
款署:梵持老人。
鈐印:海日樓(白文)
沈曾植《行楷韓維題卞大夫翠陰亭詩軸》紙本行楷書 98×39cm 瑞安市文物館藏
釋文:新得亭名號綠陰,軒窗環合盡青林。定知野客先回顧,何處山禽自好音。
款署:瞿士仁兄屬書,寐叟。
鈐印:海日樓(白文)
沈曾植《行書杜甫秋盡詩扇面》紙本行書 18×52cm 平湖市博物館藏
釋文:
秋盡東行且未回,茅齋寄在少城隈。
籬邊老卻陶潛菊,江上徒逢袁紹杯。
雪嶺獨看西日落,劍門猶阻北人來。
不辭萬里長為客,懷抱何時得好開。
款署:庚申重陽後二日為詠賢仁兄世講作,寐叟。。
鈐印:寐翁(白文)
沈曾植《臨法帖書屏》紙本 106.5×50.5cm×4 浙江省博物館藏
之一釋文:靜而思之,勝事莫復過此,氣力猶未愈,吾君何當至,速附書,必向饒定,須寄往竟。
款署:率更帖,餘翁。
鈐印:曾植印信(朱文)、海日樓(白文)
之二釋文:賢兄處見臨樂毅論,便是青過於藍,欣抃無已,數行草草,世南近臂痛廢書。
款署:永興帖,宣統辛酉三月,植。
鈐印:寐翁(白文)、右神館(白文)
沈曾植《臨法帖書屏》紙本 106.5×50.5cm×4 浙江省博物館藏
之三釋文:吾今至破堽在路粗可尋還遲卿不遠願信知。
款署:齊高帝書,餘齋居士。
鈐印:沈曾植印(白文)、知一念即無量劫(朱文)
之四釋文:後盪洪流前固重爽塏勢掩華亭爰集真侶
款署:瘞鶴銘,寐叟。
鈐印:植(白文)
沈曾植《行書龔自珍破戒草詩扇》紙本行書 18.5×50cm 浙江省博物館藏
釋文:造化大癰痔,斯言韓柳共。
我思文人言,毋乃太驚眾。
儒家守門戶,家法毋徇縱。
事天如事親,誰雲小兒弄。
我身我不有,周旋折旋奉。
不然命何物,夏後氏特重。
亦有衛武公,靡樂在蒙誦。
智慧固不工,趨避矧無用。
一日所閱歷,一日自甄綜。
神明甘如飴,何處容隱痛?
沈沈察其機,默默課諸夢。
少年讕語多,斯言粹無縫。
患難爾何物,屹者為之動。
款署:錄《破戒草》詩,為伯庸長兄拂暑,曾植。
鈐印:沈(朱文)、乙盦(朱文)
沈曾植《行書節臨李思訓碑扇面》紙本行書 19.5×52cm 浙江省博物館藏
釋文:
或集事雲雷,擁旄為將,或承光,然寡慾,超然遠尋好山海圖,慕神仙事,且束以名教,阻於從游。
款署:重周賢侄拂暑,寐翁。
鈐印:菌閣(朱文)
沈曾植《黃庭堅詩軸》紙本行書 145.8×40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惠崇煙雨歸雁,坐我瀟湘洞庭。欲喚扁舟歸去,故人言是丹青。山谷詩。寐翁。
此軸錄宋代黃庭堅《題鄭防畫夾五首》之一,自識:「山谷詩」。款署:「寐翁」。下鈐「沈曾植印」、「海日廔」印。引首鈐「知一念即無量劫」印。本幅無藏印,未見著錄。
此軸書法下筆有力,多用側鋒,筆劃勁利挺峭,有北碑書法意趣,章法布局亦自具特色。沈氏書法貌似鬆散,實則意到筆隨,回護照應,不失毫釐。章法布白更處處呼應,相揖相讓,靜中求動。此軸代表了沈曾植行書的藝術水平。
轉自:孤獨求敗而40060博客
【 版權聲明 】
我們尊重原創,《藝術929》所推分享內容和圖片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將及時改正並刪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