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占前沿技術領域制高點 「中關村造」380項國際標準

2019-12-31     創新創業中關村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標準難成產業。」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一語道出標準的重要性。一項標準帶動一個產業的成熟發展,能否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往往意味著能否掌握產業話語權和技術主導權。

《中關村標準化白皮書(2019)》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關村企業和產業聯盟累積創製發布了9527項標準,其中國際標準380項,比前一年增長15%,近7成為前沿信息產業領域的國際標準。搶占前沿技術領域制高點,已成為北京科創全球影響力顯著提升的重要體現。


中關村示範區國際標準創製趨勢


打開是平板電腦般的大螢幕,折起來變成輕巧的手機——2019年2月,西班牙巴塞隆納,搭載著中國自主研發摺疊屏的手機在國際通信展上驚艷亮相。多年來,人們手中的高端手機清一色用進口屏,而今年起,手機巨頭的旗艦摺疊手機開始用上了中國屏。技術趕超背後,一場搶占全球前沿顯示技術話語權的「標準戰」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近日,由京東方牽頭申請制定的「側彎曲和外側摺疊柔性顯示詳細規範」等三項國家電子行業標準正式獲工信部立項批覆。在京東方技術與智慧財產權管理中心總監張志剛的工作日程表上,寫滿了一場場標準制定會議所需的實驗、數據等材料。截至目前,張志剛帶領的京東方技術標準團隊,已經主導制定了62項標準,其中國際標準就有8項。

放眼全國,技術標準推動產業發展的案例不勝枚舉。華為將下一代網絡NGN技術寫入ITU國際電信聯盟標準,推動NGN交換設備應用於50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額達上百億元;閃聯標準成為國際標準,使得計算機、電視、投影機等一批標誌性閃聯終端產品進入規模化生產;海爾開發「防電牆」技術,並將其寫入國際標準,此後兩年間出口額增長了35%……


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這是廣為人知的現代企業競爭法則。如今,標準的重要性已經超越企業競爭層面,成為國際科技產業競爭的焦點。「標準當然不是科技產業發展唯一的推動力,但『軍功章』里絕對有標準的重要貢獻。」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及區域標準化研究中心主任陶嵐說。


聚焦下一代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新能源、醫療健康等全球前沿技術領域,更多中關村國際標準的創製正在推進,也將助推北京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中關村標準化白皮書(2019)》顯示,2018年中關村示範區技術標準創製數量大幅增加,支撐新興產業發展作用日益凸顯,標準化已逐步成為中關村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有力抓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ECMZm8BMH2_cNUgt6L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