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寧馬老虎:夢回童年——童謠、童心、童真、童趣......

2019-12-01     洛寧城事

我不理解什麼叫「老還小」,也不知道「返老還童」應如何理解。說來也怪,古稀之年卻總回憶童年往事,做著童年的美夢……

童年是幸福的。孩童時常在父母的關照下,聽看長輩單調的小曲兒長大。

「扯量量,拉鋸鋸, 婆家門外唱對戲。

叫誰看?叫閨女,帶女婿,外甥女你也去,就是不叫小妞(旦)去。

啥戲?曲子戲。

啥飯?麵條飯。吃一碗,喝兩碗。

啥饃?肉包饃。吃一個,拿一個,捎回一個給小妞(旦),掰開是個菜包饃」……

「更、更、更,天明唵,誰家菊花開紅唵。 摘一朵,留一朵,留下一朵給英哥。 英哥去刨地,刨出一個賣糖哩。

賣糖哩,啥糖?

芝麻軲轆粘糖。

掐點老爺嘗嘗。

粘住老爺嘴,打折賣糖腿。

粘住老爺牙,打得賣糖爬。

賣糖哩,你走吧!俺娘出來沒好話。勾勾腳,牡丹花,一腳踢你仰半叉……」

類似這些民謠,在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版本。

童年是歡樂的。遊戲場上漾溢著歡聲笑語。那時我們玩的花樣很多,「捉迷藏」、「貓鑽十二洞」、「丟手絹」、「衝鋒陷陣」、「老鷹抓小雞」……

在「衝鋒陷陣」的陣地上有一群小朋友,不分男女手拉手對面站成兩排,中間大致隔五六米,分為守方和攻方。 守方頭領喊:

「野雞翎,背大刀,你的人馬任我挑。」

攻方齊聲回應:「你願挑誰就挑誰。」

這時守方頭領叫出攻方一個人的名字。被叫名字者就出列到陣前擔當攻擊手,只見他鼓足勇氣、摩拳擦掌,奮力向對方隊列衝去。若能把守方隊列沖開就算勝利,可拉回守方一人歸回自己的隊列,壯大自己的隊伍。若沖不開守方的隊列,就成了守方的俘虜,被留在對方的隊列里。下一輪攻守角色互換,遊戲繼續進行,小朋友玩得可開心啦。

既然是戰鬥,首先憑的是勇氣,雙方對壘勇者勝。另外,還要講點戰略戰術,挑人或選擇突破點都要選准對方的薄弱點。有時釆取虛張聲勢、聲東擊西也很有效。但也要防止自己的隊列里有內奸,人在曹營心在漢。

這個遊戲能培養孩子們的勇氣、團結精神和團隊意識。

老鷹抓小雞遊戲進行的正激烈。 兩個大個子,身體強的孩子自報奮勇,一個當老母雞,一個當老鷹。 老母雞身後拉扯著七八個小孩當小雞,我也在小雞之列。 老母雞除招架老鷹外,還反覆提醒小雞躲閃老鷹:

「雞娃,雞娃,放精點,小心老鷹叼住你脖圪袋。」

老鷹目不轉睛地盯著小雞,左沖右攆,撲向小雞。老母雞拚命地保護著小雞,同老鷹撕斗,奮力驅趕老鷹,不讓其接近小雞。雞娃也配合很好,一個拉一個很顧群,在老雞的帶領下東躲西藏使老鷹無從下手。這樣來來往往,每個人都累得滿頭大汗,可老鷹還不放鬆,還是窮追不捨,企圖轟散小雞,抓個「落單」的。

老鷹的機會終於來了,我不小心被拌倒了,還沒等爬起來,老鷹就猛撲上去將我抓住不放。我拚命地一邊掙扎,一邊吶喊:

「不算、不算,這次不算!」

這一掙扎吶喊不要緊,我卻驚醒了。原來是一個美麗的童年夢。

我真的不願從童年的夢中醒來,永遠在童年的夢中多好!

童心、童真、童樂、童趣,這或許就是「返老還童」吧……

作者簡介:馬老虎,生於1948年,洛寧縣城郊鄉在禮村一組人,69年參加山東曲阜防山炮兵部隊,74年退伍後歷任村幹部,2015年出版文史資料《在禮百年》一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C6ywm4BMH2_cNUg_S3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