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你是壓線考生?這樣填報志願,落榜風險才能降到最低

高考志願填報中,

有一些考生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

進退兩難,這些考生就是「壓線生」

什麼是「壓線生」?

你與大學一步之遙

有可能被推出去

也有可能擠進來

那麼怎樣才能擠進來呢?

小編告訴你,

高考志願這樣填,落榜風險才最低!!

壓線生填報志願技巧

剛達到本一批次線考生

1、不要再考慮錄取分數線較高的專業了

這樣的考生應該自己找一本線內分數線最低的院校,或者是找院校裡面錄取分數線相對較低的專業。可以選擇沒有在發達地區的重點院校來填報,避免了地區的競爭熱。退而求其次,不過是為了求穩。

2、考慮本二批次報考

遊走在一本線的同學,在二本線中就占有很大的優勢了。一批求穩,二批就可以報好院校和好專業了,由於分數高,錄取的可能性也會大。

3、外省學校錄取幾率會更高

省內的院校很容易被炒熱。不想離開本省的同學,就會把第一志願放在本省,填報的人數過多,學校基本就會被炒熱。

4、關注平均分,而不是最低錄取分

一般在志願填報之前,都會分析一下所報專業3至5年的分數線,如果是壓線的同學,一定要報平均分和自己成績差不多的專業,給自己留後路,讓分數綽綽有餘。

5、專業選擇需冷熱結合

壓線的同學切忌選擇熱門專業、熱門學校、熱門地區。避免落榜的話就該冷熱結合,不能追求是全十美。另外,服從調劑會讓自己增加錄取機會。

一批本科壓線志願填報技巧

1、仔細研究各個學校的錄取數據,把院校進行分類

成績剛剛夠上一本分數線的考生,要選擇一本院校里錄取線較低的院校,需要去查詢學校近三年的錄取分數線,最後選擇錄取線較低且相對穩定的學校報考。

2、一本「壓線」考生要注重「沖一保二」

一方面,要利用好分數,爭取被上線批次的大學錄取;另一方面,要重視二本志願的填報,而且要將此作為重點來考慮,可以選擇二本中的好學校和好專業去報。在選擇學校時,「壓線」考生由於競爭力不強,最好選擇可以接受的較為冷門一些的學校和專業,這樣可以增加其被錄取的幾率。

二批及以下壓線志願填報技巧

1、這類「壓線」考生,不妨選擇外省院校

這樣既可以保院校又可以選擇一個相對理想的專業,從近年來的錄取數據來看,省內院校的報考人數眾多,第一志願上線率極高,錄取分數逐年上漲,競爭壓力很大。而位於外省的一些院校,錄取分數線相對穩定,很多院校和本省院校在辦學水平上沒有差別,甚至其中的一些院校要優於本省院校。

2、這類「壓線」考生一定要關注「大小年」

考生在衡量近幾年的分數線之後,還要看所選的院校各專業近三年高出本省批次線的平均分,在往年的分數上留有餘地。

3、中外合作辦學是條路徑

高考分數分剛壓著二本分數線的考生,進二本學校的機會相對較小。家庭經濟比較好的考生可以關注各個學校的中外合作辦學,這類學校因為收費過高,常常會在第一次錄取中無法錄滿。

各批次壓線生志願填報建議

1、無論是一本還是二本及以下批次的「壓線」考生,都要避開熱門院校、熱門專業和熱點地區。避免填報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南京等地院校,重點關注中西部地區院校。

2、要珍惜「服從專業調劑」帶來的機會。這點二批本科「壓線」考生要格外注意,從某種程度上說,各地獨立學院與普通類本科無論是在學費上還是辦學水平上都是有區別的。從規避被退檔風險的角度考慮,考生在填報志願時要謹慎考慮,不要輕易填報「不服從」。

實際上,即使填報服從志願進入不理想的專業,以後仍有可能轉入較好的專業或通過研究生升學來提升自己的個人競爭力。尤其是那些高考發揮不好卻很有潛力的考生,填報志願時不妨考慮一下「轉專業」這一途徑。

給考生和家長的話

一、正確處理好家長和考生的關係

高考志願的填報雖然綜合了家長和考生的意見,但決定權還是在考生。讀書是考生自己要面對四年之事,家長有些建言建議,作為參考是可以的,最後的決定權還是應交由考生。

二、正確處理好「選學校」與「選專業」的關係

眾所周知,當今社會就業形勢嚴峻,用人單位在招聘對專業的挑剔使得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願時不知應以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一般情況下,一本批次可以院校優先,而其他批次應以滿足個人發展的專業作為首選。

三、正確處理好選擇本地校與外地校的關係

在選擇外地院校之時,要明確自己想要選什麼專業。填報時,小編建議省內省外院校兼顧,專業儘量選擇與將來就業相關的專業,只有這樣,才能基本滿足考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9xpTm0BJleJMoPMDpO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