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已經結束
在短暫的相聚重逢後
很多回到家鄉的遊子
陸續返程投入工作、學習中
數據顯示
1月27日,1月28日兩天
成都地鐵成都東客站進站量
突破36萬人次
火車南站進站量突破7.6萬人次
成都西站進站量突破6.0萬人次
人們陸陸續續踏上歸途
行色匆匆的身影和沉重的行李箱
成為地鐵里最常見的風景
一隻只鼓鼓囊囊的行李箱
滿載著大家對家鄉的思念
陪伴人們開啟新一年的征程
家鄉的青菜、地方的特產……
大包小包里裝下的
不只是家鄉的風味
還有父母/親人的愛和思念
一起來看一看地鐵上的行李箱
有著怎樣的故事吧
-01-
「箱子裡裝滿了家鄉的臘肉,還有一個豬蹄實在太大裝不進去,只有包裝好後一路拖回來。」地鐵站里,小李(化名)的臉上露出開心的微笑,「負重前行」的行李箱載著十幾斤重的「硬核年貨」,一路吸睛十足。新的一年,他的願望很簡單,「多掙點錢,把婚結了!」
-02-
「行李箱裡裝的一大部分都是媽媽做的臘肉、香腸,每年回家,箱子都會裝得滿滿當當。」小王(化名)提著重重的行李乘坐地鐵,儘管有點疲憊,但她依然覺得十分開心,「新的一年,多掙點錢,過年回家給爸媽買新衣服。」
-03-
網友@月月「輕裝上陣」,和地鐵里大包小包的乘客有點「不一樣」,「他們(父母)什麼也沒有帶,就帶了句話,讓我早點結婚。」
-04-
「他們什麼也沒有給我裝。」「哦,過年沒喝完的2L飲料,他們非要我拿上,怕我路上渴。」網友@來日方長 的父親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不見面時,兩人偶爾會在電話里爭執兩句;回到家,兩人有時一言不合也會爭辯幾句。
臨出發前,父親也沒有太多的囑咐,只是很細心地彎下身子,用力幫兒子把行李箱上的每一處泥漬擦拭干凈。「老一輩都不太會表達感情,這或許就是爸爸在說他愛我。」
-05-
步入婚姻殿堂後的第一個春節,網友@慢慢 和老公回了老家過年,「初二我們回了一趟娘家,待了4天,臨出發時,父母給我們裝滿了雞鴨魚米、車厘子、豌豆尖、萵筍葉,還裝上了姑姑家的耙耙柑和外婆家的雞蛋……」
網友@慢慢 說,看著地鐵里和自己一樣大包小包的乘客,十分感慨,「沉重的行李里,裝著的都是家人最樸實的愛。」
-06-
帶著小朋友割草喂大鵝,自己第一次學會用電鋸鋸木頭……網友@小王老師 和媳婦是四川人,今年春節,他們在媳婦老家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臨走的時候,丈母娘給我們裝了很多東西,鮮米、菜油、雞蛋,還有自家種的新鮮蔬菜,主要是媳婦喜歡吃的蓮花白,還有我喜歡的青菜。」最讓小王老師感慨的,還是丈母娘裝行李時的一句句囑咐,「下次又是什麼時候回來呢?」
-07-
網友@Autocat 今年第一次跟男朋友回東北老家過年,去的時候他們帶了一個行李箱,回來的時候變成了兩個,臨出發前,她特意撥打了地鐵熱線,確認了哪些可以帶上地鐵。「好在裡面全是家人準備的各種吃的,姑姑、姑父準備的鵝(熟的),奶奶準備的東北酸菜、東北粘豆包、玉米,還有家人們給第一次上門的准媳婦的紅包哈哈哈哈哈哈!」
-08-
今年是山東網友@潔子在成都工作的第11年,春節她帶著兒子回了一趟山東老家,「我17歲離開家,半年或者一年回一次家,臨行前,姐姐買了很多車厘子、草莓、葡萄,還給我的孩子裝了很多外甥女看過的書,離開時的兩個行李箱+兩個背包都塞得滿滿的,幾斤重的《十萬個為什麼》也背了回來。」
儘管行李很多,@潔子 坐地鐵時將每個包裹都收拾得整整齊齊,因為她知道,家人對自己深深的思念,就如同歸家時的行李一樣,沉甸甸的。
春節已過,但春運仍在繼續
地鐵站里,春運路上的溫情
時刻溫暖著每一個旅客
相聚的時光總是很短暫
但愛永遠眷顧著每一個歸人
春運路上,成都地鐵各項
春運特色服務舉措依然在線
工作人員持續用心用情
為出行的市民乘客們
提供安心、周到的關懷
和精細、貼心的服務
一年又一年
成都地鐵始終守護著大家
在客流如織的地鐵站里
在行色匆匆的乘客身上
我們看到一座充滿生機的城市
正以蓬勃的姿態
開啟新一年的征程
新的春天、新的旅途
祝福每一位在路上的你
撰稿︱廖小川
攝影︱繼 偉
校對︱木 木
責編︱皮 蛋
往期推薦
01
成都「火」進全國前三, 地鐵貢獻值+++++!
02
燈會廟會光影秀……春節咋個耍?出行攻略來了
03
春節「沒回家的人」去了哪兒?
點個「在看」,你帶回老家的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