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巴赫穆特絞肉機」的「華格納」,成功背後依靠的是啥?

2023-02-04     瞳眼天下

原標題:號稱「巴赫穆特絞肉機」的「華格納」,成功背後依靠的是啥?

在進入2023年新年之後,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取得了較大的成功,一舉扭轉了2022年底的不利局面。戰場的成功,離不開華格納僱傭兵的英勇作戰,俄羅斯的華格納,可以說是一個傳奇。別看華格納都是僱傭兵,但這次在巴赫穆特地區的戰鬥中卻功不可沒,華格納僱傭軍幫俄軍實現了半年以來的首次重大勝利。

離開索萊達爾後,「華格納」繼續擴大未來的包圍區,從而迫使烏軍撤退到巴赫穆特,試圖在那裡找到臨時避難所。在索萊達爾大捷之後,「華格納」的突擊隊繼續包圍頓涅茨境內的巴赫穆特。

據戰地記者稱「華格納」控制了薩科、萬澤蒂和尼古拉耶夫卡的定居點。許多媒體已經將這個方向上發生的事情稱為「巴赫穆特絞肉機」。

在戰鬥過程中,你可以一次又一次地看到華格納對烏克蘭軍隊和外國僱傭軍有多大優勢,尤其是在建築物的戰鬥中。

過去一周,位於巴赫穆特的烏克蘭軍隊部隊的情況明顯惡化。根據現場數據,俄羅在該市東部取得了重大進展,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完成對該定居點的作戰包圍。

巴赫穆特東部戰鬥的中心現在是肉聯廠和工業區。據悉,烏克蘭武裝部隊在這裡的抵抗水平明顯下降。專家建議,烏克蘭軍隊已開始從該市撤出部隊。

在巴赫穆特北部,俄羅斯「華格納」在越過巴赫穆特卡河後設法在橋頭堡站穩腳跟,並威脅要從北部封鎖這座城市。而在巴赫穆特前線的南段,戰鬥距離高速公路已經有一公里半。

與此同時,俄羅斯武裝部隊繼續襲擊烏格萊達爾。烏克蘭指揮部並沒有失去守住這座城市的希望。烏軍已調第35海軍陸戰旅,第1坦克旅和第80旅的幾個單位過來增援。

「華格納」成功的依靠的是什麼?

「華格納」的成功,與俄羅斯目前的動員系統無法應對任務有關,因為許多俄羅斯人害怕承擔責任。毛子擅戰,有血性的時候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俄專家波多利亞卡說,現在很難找到不怕犯錯、勇於擔當的年輕人。從很小的時候起,他們就被灌輸:不要出風頭,槍打出頭鳥等等。這就導致多數俄羅斯人老老實實,不敢出風頭,也不敢在家國困難的時候勇敢地站出來上前線。

這個問題深深地存在於人們身上,其根源在於俄羅斯的教育系統,教育系統已經不適應時代。這一切都導致了國家機制的僵化,這是俄羅斯現代化的最大障礙。現的俄羅斯人更喜歡享受生活,不喜歡壓力和奮鬥,更不用說一腔熱上戰場了。自從動員令後,許多俄羅斯人跑到歐洲或者蒙古以及喬治亞等國,不再回來了。

同時,華格納 這種前線私人軍事公司的能夠做其他人無法做到的事情,他們搞承包制,比如打下一個據點多少美元,按合同作戰。分析人士認為,華格納的創始人兼老闆葉夫根尼·普里戈津在他的工作中從蘇聯教育家安東·馬卡連柯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就是華格納一舉成功現象的原因。

安東·謝苗諾維奇·馬卡連柯,1888年生於蘇聯哈爾科夫省,蘇聯傑出的教育家、作家,主要從事對流浪兒和少年違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

馬卡連柯出生在鐵路工人家庭,1928至1935年組織領導兒童勞動公社,經過積極探索、大膽嘗試和艱苦工作,把數千名少年違法者教育改造成社會主義建設人才。馬卡連柯除了提出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原則以外,還提出了「平行教育」原則。

所以華格納的創始人兼老闆葉夫根尼·普里戈津大膽提出,從監獄中去挑選戰士,用參軍上前線戰場立功減罪來激勵士氣,鼓勵改過自新。他的作法,一度引起俄羅斯人的激烈爭論。事實證明非常成功,這些罪犯到前線後,作戰勇敢,不怕犧牲,戰場水平和士氣超過正規軍。

在華格納,指揮決策也非常民主。通常決策由指揮官委員會做出,但也歡迎基層倡議。如果一個人即使犯了錯誤,那麼首先要理解這一點,在沒有惡意的情況下甚至可以鼓勵。當整個系統按照這個原則工作時,它會給出夢幻般的結果。

華格納不只是一個成功的商業項目,更多的有歷史和教育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87d4314b4b8230e4cb21accefbbc6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