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懷孕8個月,可以離婚嗎」凌晨3點的知乎熱帖,戳傷多少人?

2023-09-10     精讀君

原標題:「妻子懷孕8個月,可以離婚嗎」凌晨3點的知乎熱帖,戳傷多少人?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618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046個詞條,歡迎查詢使用

前段時間在知乎上看到一則800萬人圍觀的熱帖,是一個男人半夜發出的提問:「女方懷孕8個月,可以離婚嗎?」

單看這個標題,就讓人覺得氣憤,看完內容之後,更是氣涌如山,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貼主繪聲繪聲地描述了整個事情的經過,還滿腹怨氣地貼出了兩件讓他忍無可忍的事來解釋自己離婚的念頭從何而生。

故事是這樣的:

貼主和女方是奉子成婚,同居了8年,半年前因為妻子懷孕而結婚,男方的母親從老家趕到廣東照顧懷孕的妻子。

男的覺得自己母親千辛萬苦,還掏出了17萬的老本作為彩禮,結果到了這邊之後,費心費力給女方燉雞湯,她竟然說吃不下。

於是他沒忍住,當著母親的面,和妻子大吵一架。

以上是導致男人想離婚的其中一個導火索,還有一件事是,他出去打羽毛球,晚上十點多才回家,結果回家之後發現母親睡著了,妻子卻還在洗衣服。

「出租房隔音不好,大晚上的洗衣服豈不是會影響到老媽睡覺?」

於是他看不過去,又因此指責妻子不該在晚上用洗衣機。

凌晨輾轉反側睡不著,便上知乎寫下這通篇的控訴,渴求得到陌生人的理解。

可網友們不買帳,幾萬條評論,句句都在罵貼主。

夫妻之間有矛盾很正常,婆媳之間相處有衝突也沒什麼稀奇。

但妻子既要忍受孕期身體的不適,擔心胎兒的生長,還要正常上班,回家還得操持家務。

而貼主呢,妻子沒胃口吃不下飯,就指責她任性;妻子半夜洗衣服,又嫌她太吵;甚至半夜睡不著的時候,腦子裡想的還是可不可以離婚。

一篇來自真實生活的帖子,揭露了女性在婚姻中的艱難處境,現實中有無數女人,正如貼中的妻子那般,一直過著無人理解,萬般委屈無人可訴的生活。

01

不被看見的價值

記得有這樣一條新聞:「全職主婦3年,離婚補償1.5萬。」

整整3年蓬頭垢面在家照顧孩子,打理家務,最後只值1.5萬。而如此荒謬的結局下,竟然還有人說:「你明明自己也享受了自己的勞動成果。」

全職主婦總是要面對一大堆理所當然的要求:

「這是女人該做的」

「做家務是女人的事」

「連個飯都煮不好,你還能幹什麼。」

……

明明從早到晚都沒停下休息過,仍然要被挑三揀四。

而如果是保姆,同樣做著這些事,每個月除了可以拿到上萬的工資,還能得到僱主的尊重。

朋友小惜生孩子之前是優秀的服裝打版師,受到許多外企的青睞。

生完孩子之後,由於丈夫不願放棄自己的事業,婆婆和父母也不願幫忙帶孩子,於是她只能辭職自己帶。

這一帶,就是5年,小惜也從當初的業界翹楚變成了現在的家庭主婦。

5年里,丈夫的事業越做越好,回家看小惜的眼神也越來越不屑,他不止一次地說過:「這個家是靠他撐起來的,大家都得感謝他。」

掌聲和讚許都給了丈夫,而小惜的5年辛勞卻無人提及。曾經高薪可以自由支配,現在多花點錢都要報備到底買了什麼。

她有些後悔當初選擇了回歸家庭,可職場再也沒有她的位置,生活演變成現在這樣,她也只能繼續忍氣吞聲。

當一個人的付出不被承認,那所謂的犧牲也只能感動自己。

全職主婦的價值被忽視,是導致越來越多的女性不願意在家帶孩子,甚至不願意生孩子的原因之一。

02

融不進去的婆家

或許很多人會說:「結婚不是誰娶了誰過門,也不是誰嫁給了誰,而是兩個相愛的人共同組建了一個自己的小家。」

話固然在理,但現實卻是,許多女性仍然無法擺脫舊時代觀念的束縛。

在老一輩人看來,兒子娶了媳婦,婆婆就有權利管教,也可以干涉小家庭的決定,而女兒嫁人了,就是潑出去的水,可以不用操心。

只有那些旗鼓相當,又是獨生子女的小部分家庭,才會在孩子結婚之前,用金錢的AA製取代嫁娶,為女兒鋪一條相對平等的路。

女性結婚後,就算和公婆不住一起,也免不了跟公婆打交道。

比如有些沒有邊界感的公婆,雖然不住一起,但會隔三岔五不打招呼就前去造訪兒子的小家庭,直接拿鑰匙開門就進去。

被突如其來的造訪打擾太多次之後,媳婦委婉地提出抗議,婆婆因此介懷,婆媳關係也跌至冰點。

結婚時,很多公婆會跟兒媳婦說:「你嫁過來,我們一定會把你當女兒一樣看待。」

話雖好聽,但也只能聽聽而已,誰往心裡去,誰就輸了。

在網上看到一個很好笑又很真實的段子,寫段子的人說,他老婆不可能會把他媽當親媽,因為她對自己的親媽是這樣的:

做好了飯還沒起床;吃完飯筷子一丟;心情不好了就臭著一張臉;老媽說一句可以頂十句。

這樣的相處方式,換成婆婆,可能嗎?

所以呀,婆家就是這樣的,再好也有距離,再包容也有磨合不了的不同,再親昵也沒辦法真正把公婆當爸媽,把婆家當娘家。

結婚後的女性,既要經營小家庭,又要努力融入別人的大家庭,看似遊刃有餘,實則滿是心酸。

03

不被看見的需求

知名心理學者武志紅老師說:

「有一種目光,注視著你,審視著你,是為了看你是否符合他對你的期待;另一種目光,注視著你,是想看見你的真實存在。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為了活出你自己,而當你能夠被看見的時候,你的真實自我會被照亮,你會自然而然地變得更好。」

渴望被看見,是每個人的根本需求。

可是婚姻中,很多妻子都被當成了隱形人,丈夫根本看不到她們的付出、情緒和需要。

朋友小敏生完孩子之後,一直處在焦躁中,幾個月都無法調整過來,剛開始,丈夫還會體諒她剛生產完,激素不穩定。

隨著時間的推移,丈夫的態度也越來越不耐煩,每次回家看到小敏一副疲憊的樣子,就忍不住要發脾氣。

小敏產後身體一直沒恢復,又要自己帶孩子,想上廁所都沒人搭把手。加上公司的崗位早已被人頂替,她的整個人生都在產後發生了巨變。

終於,生理和心理的折磨讓小敏走向了抑鬱。

其實,生活的困難沒什麼,真正讓小敏難以跨越的坎,是來自伴侶的裝聾作啞。

但凡丈夫回到家能夠給小敏一個擁抱,說一聲辛苦了,或是立馬把孩子接過去,而不是躺在沙發上刷手機,小敏的負面情緒也不至於無處可解。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男人抱怨自己的妻子脾氣不好,整天臭著一張臉。

實際上,所有負面情緒的背後,都藏著沒有被人看見的需要。

那些歇斯底里只是妻子們呼救的吶喊,她們在通過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無助。

《身為女性的選擇》一書中,作者上野千鶴子寫道:

「婚姻本身就是對女性的閹割,這點從過去到現在都是不變的。因為婚姻意味著女性在社會上失去活躍的場所,或是失去收入。」

如果可以,希望男人們可以理解妻子的困境,將心比心;也希望所有的女性都能在面對不好的婚姻時勇敢脫身,及時止損。

記住,與其在婚姻里孤獨,不然放自己自由。

作者:枝白,一手碼字一手帶娃,生活與理想皆不辜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82cffef7ae3df2e5a1af87db13e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