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路相逢互不讓,下車就廝打在一起,司機一怒咬斷對方手指

2019-10-19     都市民生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時衝動往往會導致小事情變「雙輸」。有位哲學家也說過:小心謹慎往往更能取得勝利,相反感情太過衝動,事情會出現更多困難。

這不,四川內江的童先生和劉先生,算是徹底體會了一把衝動的懲罰。

狹路相逢,兩車互不退讓引「血戰」

據媒體10月18日報道,前兩天四川內江劉先生開車去醫院接生病父親回家時,剛好碰上了從醫院駕車出來的童先生。兩輛車碰上其實是挺平常的一件事,但由於醫院門口道路比較狹窄,導致兩位車主沒辦法同時通過。

本來如果一方主動退後一點,或者雙方商量下讓其中一車先過另一車再過,都可以快速解決這個小問題。沒想到的是,由於雙方都忙著去辦事,且心情都不算很佳。於是,兩人都沒有退讓,先在車上發生了爭吵,隨後下車廝打在一起。

在打架過程中,劉先生直接將童先生的右手食指咬斷了,血流一地。幸好事情發生在醫院門口,救治及時,咬斷的手指被成功接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看來,狹路相逢可真不是勇者勝的問題了。

實際上這個事情,劉先生和童先生都做得很不妥當。首先,兩人即使不願互相謙讓,也完全沒必要鬧得劍拔弩張。兩人一動手就註定了這是個雙輸的行為:劉先生打贏了,可也輸了,因為咬斷了對方的手指,必須要承擔法律責任;童先生打輸了,還住院了,斷指之痛,肯定不好受。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本來就是一個人等幾分鐘讓對方先過的事情。現在鬧到這個局面,可不是幾分鐘就能解決得了。再忙再趕時間,也別去爭那幾分鐘。讓別人三分,自己心平氣和,又何嘗不是一種大度。

法治社會,豈能容你隨意傷害他人

對於這場糾紛,網友們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網友覺得這種行為丟人且自私,經常要求別人讓自己幫自己,怎麼不先反思和要求一下自己呢?開車能偶遇也算是一種緣分,彼此各退讓一步,方能海闊天空。

也有網友對司機咬斷對方手指的行為表示費解,現在因為衝動咬人手指,那是不是以後因為衝動還能殺人了?如今是法治社會,傷害別人必然會受到制裁,不管你是否占理,只要你動手了就是錯。

實際上,生活中開車不謙讓的現象並不算少,超車、變道、搶道也不少見,甚至有人經常路怒別車。但一時衝動,動嘴咬人可就太難看了,「衝動」能不能說自己不背這個鍋呢?

曾有部電影里講述了一起由超車引發的命案:男子因不滿前面大叔開車太慢,導致自己沒法超車,於是破口大罵惹怒了對方。巧合的是後車剛好爆胎,大叔發現後便下車報復,折斷了雨刷砸碎了玻璃。不曾料想的是,男子被激怒失去了理智,開車將大叔裝到河裡,自己也墜了下去,雙雙身亡。

一時的衝動釀造了一出慘劇,雖是電影但也應該引起重視。遇到事情的時候三思而後行,及時告誡自己莫衝動,更不能傷害別人,因為害人終究是害自己。

痛定思痛,做人要謙和行車要穩重

關於如何看待「衝動」這件事,我們也隨機採訪了一些路人。大家的想法大多一致,普遍認為衝動是魔鬼,會造成很多悲劇,甚至會毀掉一個人。因此不管是開車還是日常相處,都應該保持冷靜,彼此留一份善意和美好。

做人要謙和,因為它是一個人最低調的財富,能夠讓我們多一份成熟;開車要穩重,因為它是安全的基礎,能夠讓我們出行擁有一份好心情。

總之,希望大家遇事多冷靜,謙和一些,善良一些,生活也會更美好一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7nT420BMH2_cNUgI1c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