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航空人用合作、服務和信譽繪就「一帶一路」新圖景

2023-07-04     看航空

原標題:10年,航空人用合作、服務和信譽繪就「一帶一路」新圖景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這10年,是共商共建、共生共贏、共榮共享的10年,也是諸如航空工業這樣的領軍央企,奮力開拓,闖創未來的10年。

在6月25~26日舉辦的航空工業國企開放日活動上,看航空記者了解到了正在蓬勃發展中的航空產業前沿趨勢,以及航空工業走出國門,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業務的奮進歷程。

10年來,正是在航空工業旗下中航國際諸多團隊和項目的牽引下,我國航空產業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為未來的高飛遠航打下了堅實基礎。

北京航臻科技

北京航臻科技有限公司是航空工業(中航國際)旗下專注智能製造領域的公司,錨定複雜精密零部件智能製造和高精度自動化裝配賽道,為客戶提供柔性生產線改造與建立、數字化工廠規劃與實施、數字化裝配線解決方案等智能製造整體「交鑰匙」服務。

經過數年積累,航臻科技在柔性加工生產線領域,業務範圍已成功覆蓋飛機及航空發動機製造主要零件類型(結構件、殼體、葉片、葉盤、盤軸、機匣、齒輪等),領跑國內航空柔性線集成服務賽道。

現在,航臻科技正將供應鏈集成向更深廣的領域延伸:從設備層逐漸上升至單元控制層、執行應用層、系統管理層等向客戶提供相關集成工具,並作為運行夥伴為行業提供從規劃到建設運營的全流程服務。

中航國際南非航校

坐落在南非的艾維國際飛行學院(簡稱「南非航校」)是 目前非洲地區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飛行員培訓學校。

2011年,南非航校正式落成。 作為中國航空工業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落地行動之一,南非航校 擁有中國民航局及南非民航局認證的141部雙牌照,致力於為國內及非洲等國際市場,培養高素質、國際化民航航線飛行員,業務涵蓋私用、商用飛行員執照、ATPL整體課程及高性能訓練等全階段培訓。

南非航校已經與春秋航空、中飛院等單位建立了穩定合作關係,為用人單位培養輸出了眾多飛行人才。

現在,南非航校已經在當地擁有3個運行基地,機隊總數41架,模擬機6台,經中國民航局批准的訓練容量已達每年270名,已累計安全飛行逾30萬小時,共培養了各類航線飛行員逾1300名,其中包括來自南非、肯亞及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學生400名。

6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表示,未來20年非洲航空業將需要至少5萬名專業人員,其中包括1.5萬名飛行員。這意味著非洲民航業即將進入發展快車道,在這一趨勢下,南非航校未來必將為中非兩地的民航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飛思通信

飛思通信是航空工業(中航國際)旗下專注於毫米波相控陣通信技術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化的創新創業企業。在衛星通信領域,飛思通信已經推出了涵蓋機載、車載、船載動中通及單兵便攜站等多型譜系的產品。

為了提升產品對載重量和安裝空間的高要求,飛思通信研發團隊無數次地錙銖必較、毫釐必爭,終於「摳」出來了適合複雜、嚴苛條件運行的高性能產品。

目前,飛思通信已經實現了有源相控陣衛星通信技術在大型無人機的首裝應用;實現了有源相控陣衛星通信技術在船舶的首裝應用;實現了有源相控陣衛星通信技術在車載的首裝應;實現了有源相控陣衛星通信技術在神舟返回任務保障的首次應用;也是國內第一家完成商業交付的有源相控陣衛星通信設備商。

此次國企開放日,飛思通信重點展示了其直升機機載通信毫米波通信解決方案: 相較於傳統產品,這一產品在厚度降低了80%以上,重量減輕70%以上,安裝總重量+風阻等效重量減少90%以上,這一方案 目前已在多個型號直升機機型成功應用,可將現場畫面實時回傳至前後指揮部,提供決策參考。

此前,飛思通信的產品已經數次參與應急演練、搶險救災、航天保障等任務,收穫了一致好評。

這些航空科技產品護送摘星星的他們平安回家!

中航國際工程公司

中航國際工程公司(下稱工程公司)是一家以國際工程總承包為主業的大型國有企業,也是首家進入美國《工程新聞記錄》全球225家最大工程承包商排名的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

成立40餘年來,工程公司以航空設施業務為核心,與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廣泛的合作關係,設計並承包、承建了類型多樣的公共、民用建築與工業項目。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號召下,航空工業工程公司以項目為主業龍頭,抱團出海,在更多領域、更大範圍帶動中國技術、中國裝備、中國勞務和中國標準「走出去」,承接「空中絲路」構想落地。

以工程公司正在建設中的安哥拉羅安達新國際機場(也稱安哥拉內圖博士機場)項目為例,該項目定位為非洲西南部國際樞紐機場,被安哥拉政府列為國家戰略項目,是非洲地區一次性建設完成的功能最全、規模最大的國際機場。項目建設內容包括18萬平方米航站樓1座,4F及4E飛行區各1個,其他附屬設施包括消防中心、貨運站、機庫、辦公樓、機場油庫等。建設期歷時7年,預計將於2023年底前竣工。

作為中安雙邊合作重點項目,在項目規劃階段,安哥拉政府表示希望對標陝西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讓安哥拉羅安達新國際機場成為未來拉動西部和南部非洲航空產業發展的龍頭項目。安哥拉總統若昂·洛倫索曾多次考察該項目,並寄語工程公司「希望中方在建設過程中精益求精,使其成為安哥拉引以為傲的工程。」

建成後,這一機場將成為「中國機場建設」的新名片,預計將為安哥拉貢獻50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創造約17萬個就業崗位。

此外,工程公司還在衣索比亞承接、交付了噴漆維修聯體機庫、埃航五星級酒店一期/二期項目等項目,為 埃航建設的電商庫、中央航材庫、維修車間等項目也在有序推進中。

以衣索比亞航空公司波音747飛機維修機庫項目為例,該項目位於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國際機場,中航國際工程公司承建,並於2006年投入使用,是當時非洲最現代化的維修機庫。以 為契機,埃航又將機維修噴漆機庫和停機坪交付中航國際工程公司承建。

埃航的中央航材庫與維修車間項目均由中國航空工業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擔綱設計,航材庫為全自動化立體庫,項目標準(除消防外)採用中國標準;維修車間項目也全部採用中國標準建造。項目建成後,中國標準也獲得了埃航、埃方政府以及波音公司等相關方面的一致認可。

航空業的全面、強大發展,並不僅僅要求一個國家製造水平的提升,而意味著科研創新水平、基礎設施建設能力、標準制定、人才隊伍建設以及供應鏈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全面提升,也意味著從產業鏈整合到市場開拓的更大空間增長。

從這一角度來說,這些航空企業以其尖端能力和紮實工作,為未來我國航空產業的持續增長和拓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更實踐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應有之義。

排版:藍風

策劃 | 文案:鍾飛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早讀 | 這些熱詞,是航電系統的未來,也關乎我們未來如何空中出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7440135766588663e1a11c484d730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