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 雞蛋大家都不陌生
在很多人眼裡
雞蛋營養又便宜
肉可以缺
雞蛋萬萬不能少
雞蛋富含蛋白質、胺基酸
脂肪、卵磷脂、維生素
以及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營養豐富且優質
但不少消費者
在雞蛋的選購和食用中
面臨諸多困惑
今天誠誠
給大家整理了一個科學吃蛋手冊
讓大家吃懂雞蛋
雞蛋的蛋殼顏色
越深越營養?
雞蛋蛋殼顏色是消費者在選購雞蛋時最先感受到的特徵,部分商家也將蛋殼顏色作為雞蛋營養差異的噱頭進行宣傳,那雞蛋蛋殼的顏色與雞蛋的營養到底有沒有直接關聯呢?目前市場上的雞蛋蛋殼顏色主要有四種:白色,粉色,褐色和綠色。
蛋殼的顏色受色素種類、比例以及沉積量的影響,主要是不同品種間 遺傳差異性導致[1]。 色素的種類和比例不同決定了蛋殼顏色的差異,色素沉積量的不同決定了蛋殼顏色的深淺。另外,蛋殼顏色與蛋殼的 厚度和強度也存在一定關聯,但蛋殼顏色的形成機理與蛋白、蛋黃等營養物質的形成機制並無關聯性[2] 。
因此,不同蛋殼顏色雞蛋的營養價值在整體上差異不大,選購時不必過於糾結於蛋殼的顏色。
雞蛋怎麼選購
一看
蛋殼應清潔完整,無裂紋,無黑斑、霉斑;打開手電筒,燈光透視下整個蛋呈微紅色,同類雞蛋在燈光透視下的蛋內氣室越大,表明雞蛋存放時間越久,越不新鮮。
二摸
新鮮雞蛋蛋殼有一層霜狀粉末,摸起來並不會特別光滑。如果蛋表面油亮且摸起來很光滑,說明雞蛋已經存放了一段時間,不再新鮮。
三掂
同樣大小的雞蛋,新鮮的用手掂起來會比存放久的雞蛋更重。因為存儲時間越長,雞蛋上存在氣孔,揮發性物質揮發得也多,雞蛋也就會變輕。
四晃
優質鮮蛋晃動時不會有晃動感和聲音;若晃動時感覺到蛋清和蛋殼的碰撞,且有明顯的水聲,則說明蛋的品質不佳,大機率已經變質,不建議繼續購買。
五問
散裝蛋需要詢問商家雞蛋的生產日期,預包裝雞蛋則關註標簽標識的生產日期,儘量選擇生產日期較近的雞蛋。
雞蛋怎麼儲存
雞蛋儲存在不適宜的環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新鮮度下降,口感會逐步變差,同時伴隨著營養物質流失,滋生有害微生物等食品安全風險。
因此,買來的雞蛋應 及時放置於冰箱中冷藏, 不要清洗,可更好的保持蛋的品質及延長存放周期。雞蛋清洗容易破壞蛋殼表面的膜,細菌反而更容易通過氣孔進入雞蛋,加快腐敗變質。即便是冷藏,雞蛋儲存時間也 不宜超過一個月,建議根據家庭需求量適當購買,不宜大量盲目囤積。
雞蛋怎麼吃更健康
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22版),推薦雞蛋以 每天食用一個為宜,特殊人群如孕婦等可酌情適當增加。
同時,雞蛋的加工方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就有 煮、煎、炒、蒸、鹵等,不同的加工方式對營養物質流失和吸收率有一定影響。就加工方式而言,以 煮和蒸的方式加工的雞蛋營養保留更全面,更宜消化吸收。
炒雞蛋和煎雞蛋在高溫油烹飪的過程中容易導 致B族維生素的流失和部分脂肪的氧化,具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不宜多食。此外 不推薦生吃雞蛋,因為生吃雞蛋容易感染沙門氏菌等引發腸道不適,也不利於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大家還有什麼關於雞蛋的問題
歡迎來評論區詢問誠誠
也歡迎來評論區
一起討論雞蛋的吃法哦~
如果覺得有用
記得 點贊+在看
轉給愛吃雞蛋的TA吧
參考文獻:
本期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