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烏龜,這樣多的烏龜種類,你了解多少?

2023-12-15     靜若如初

原標題:神奇的烏龜,這樣多的烏龜種類,你了解多少?

別名:花龜斑龜珍珠龜分類:爬行綱龜鰵目淡水龜科分布: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江蘇,台灣,漸江和香港,國外分布於越南、寮國,體型較大,背甲長20厘米左右。背甲呈栗褐色,較低,具3條明顯的脊棱。腹甲棕黃色,每一盾片均有黑色斑塊。頭、頸、四肢具數條黃褐相間的細條紋。棲息於我國東南部低海拔地區的池塘、河流及溪流中。食性雜。每年35月份產卵,每次10-20枚。飼養方法與黃喉擬水龜一致。

學名:Pyxidesfnauhoui別名:鋸緣龜方龜八角龜平背龜分類:爬行綱分布:國內分布於雲南廣東,廣西,湖南,海南國外分布於越南,泰國,緬甸,印度。背甲長17.5厘米,寬10-12厘米,殼高6-7,5厘米。背甲高而平,黃褐色。背部有三條縱行的脊棱,後緣呈鋸齒狀。腹部淡棕黃色或黃色,腹盾的外緣有時有暗色斑。以陸棲為主,生活于山區。肉食性,靠雨水和從食物中獲得水分。卵生,卵長橢圓形,卵殼易碎。飼養方法與黃緣盒龜基本一致。鋸緣攝龜喜暖怕寒,飼養溫度25°C以上,喜食活餌。

學名:Cyclemysdentate別名:齒緣攝龜,鋸背圓龜分類:爬行綱龜鱉目淡水龜科。分布: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國外分布於東南亞地區背甲長21厘米左右。通體棕褐色,脊棱突出,背甲盾片上都有放射狀圖案,後緣呈鋸齒狀。腹甲黑褐色,具暗色線紋背甲與腹甲以韌帶相連,不能完全向上閉合於背甲。棲息于山中溪流,屬於半水棲性龜類,雜食性,每次產卵2-4枚。飼養方法與黃緣盒龜基本一致。喜暖怕寒,飼養溫度25-30攝氏度

學名:Heosemysspinosa別名:太陽龜蜘蛛巨龜分類:爬行綱龜鱉目淡水龜科分布: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泰緬甸最大背甲長22厘米。背甲呈紅褐色或紅棕色。幼體緣盾呈鋸齒狀突起,但成年後除前,後緣盾的若干部位外,其餘鋸齒狀突起都會消失。背部中央的龍骨在幼龜時比較發達,醒目。成體時則變得低緩。棲息於林中河流或陸地上,常躲在枯枝落葉和草叢下以植物為食。

屬於半水棲龜類,飼養方法與黃緣盒龜基本相似。成龜也可以飼養在大型的蓄水池內,並分成水陸兩部分。有水的區域至少要占一半,水深保持在6-10厘米:陸地部分底層鋪5厘米厚的砂礫,表層鋪10-20厘米厚的泥炭蘚和長纖維泥炭蘚,以便於藏身和築巢。飼養溫度保持在2532°C,全年加溫保暖,採取非冬眠方式飼養。這種龜以素食為主,主要以高纖維植物的果實,葉,莖和塊根為食,偶爾也會吃蚯蚓或麵包蟲。

學名:Rhmoclemmyspulcherimamanm分類:爬行綱龜鱉目淡水龜科分布:墨西哥,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宏都拉斯最大背甲長20,6厘米。背甲花紋非常美麗,頭部具有數條鑲黑邊的紅色條紋。趾間無蹼。棲息於臨近河流的樹林半水棲性,會游泳。雜食性,草食傾向強。由於背甲及頭部花紋鮮艷奪目,非常受人歡迎。飼養方法與黃緣盒龜基本一致。喜暖怕寒,飼養溫度25-32°C,全年加溫保暖,採取非冬眠方式飼養。

學名Heos:emysgrandis別名:亞洲巨池龜巨型山龜分類:爬行綱龜鱉目淡水龜科分布: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最大背甲可達43厘米。成體背甲呈褐色,較高聳,中央具有一條明顯的棕黃色脊棱,背甲後緣呈鋸齒狀。腹甲棕黃色,有褐色放射紋。頭部為暗灰色,上有褐色斑點。棲息於各種淡水環境中,有時也上陸地活動。素食性,以植物為主。每次可產卵4-5枚。

飼養此龜時要注意:在購買時可能是體型較小的幼龜,但不出幾年就會長成4厘米以上的巨龜,所以必須首先考慮是否有足夠的飼養空間,才能購買。幼體時就要選用較大的玻璃缸或水族箱,為以後生長留下空間,成體要專門為其製作龜池,否則很難容下它的巨大身軀。水族箱內要配置過濾器、照明燈,UVB燈,加熱裝置,溫度計等,箱底鋪砂礫或鵝卵石。還要布置露出水面的休息台,休息台要結實,能承受龜的體重。飼養水溫控制在25-30°C。飼料主要為瓜果,蔬菜,植物莖葉等,還要喂些豬肉,魚,蝦等,也可喂食人工混合飼料。亞洲巨龜在水溫10°C左右的環境中能冬眠1-2個月。時間較短:北方地區不要使其冬眠,冬季一直加溫保暖飼養。

學名:Graptemyskohnu別名:密西西比地圖龜分類:爬行綱,龜鱉目,龜科。分布:美國雄龜背甲長10-13厘米,雌龜背甲長15-23厘米,最大背甲長25厘米。背甲呈棕色,頭較大,最明顯的特徵是眼後部具有星月形的黃斑,使頸部延伸而來的條紋不與眼部相連,幼體背甲後緣呈鋸齒狀,屬於水棲龜類,可選用玻璃缸,生態水族箱飼養。水族箱內要配置過濾器,照明燈,UVB燈,加熱裝置,溫度計等,箱底鋪砂礫或鵝卵石,還要布置露出水面的休息台。飼養水溫控制在25-32攝氏度,飼料為小魚,小蝦,豬肉,昆蟲混合飼料等,也吃少量香蕉,菜葉,密西西比圖龜以貝類,蝸牛類為主食,所以牙板十分堅硬,可以咬碎甲殼,如果與其他龜類混養,需要注意它們會咬傷其他溫和龜類的尾巴或頸部。

別名:巴西彩龜,巴西龜,密西西比紅耳龜分類:爬行綱,龜鱉目,龜科。分布:美國墨西哥,成體背甲長12.5-20厘米。主要特徵就是眼後有一紅色條帶,非常顯眼,但有的個體眼後條帶為黃色或缺失。棲息於帶有泥底的,植物豐富的靜水中。雜食性,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也食碎肉,魚,貝類等,幼龜時肉食性傾向強。在人工條件下可大量繁殖。此種龜外觀美麗,可愛,且價格便宜,容易飼養,深受大眾的歡迎,是初養者最佳的選擇。飼養方法與密西西比圖龜基本一致。此龜不屬我國物種,有些人不願飼養了就將它放入附近的河流或湖泊中,這樣會破壞當地原有的生態環境。

學名:Trachemysscriptsscripta別名:彩龜,黃肚紅耳龜,黃耳龜。分類:爬行綱,龜鱉目,龜科分布:美國東南部成體背甲最大可達29厘米。黃腹彩龜為紅耳龜的一個亞種,最大特徵是眼睛後方有一明顯的黃色斑塊,雄龜的黃色斑塊比雌龜小。雌性及幼體的背甲下緣和腹甲為黃色,每個緣盾的後部有暗灰色環形斑。棲息於河流,湖泊、池塘,溝渠等處。幼時傾向於肉食,成體後為雜食性,現已可人工繁殖。飼養方法與密西西比圖龜基本一致。

學名:Chrysemyspictd別名:火神龜,火焰龜,分類:爬行綱,龜鱉目,龜科分布:加拿大,美國,墨西哥體長12-25厘米。所有的錦龜都有暗綠至黑色的平滑的背甲,沒有脊棱和鋸齒狀突起。通常背甲的盾片之間的接縫處為紅色。緣盾上有紅色的短橫紋或新月紋。腹甲黃色,沒有圖案,或有精製繁複的花紋。頸部,腿部和尾部均有黃色或紅色的條紋。喜歡棲息於池塘,沼澤、小溪和湖泊,這些地方水流緩慢,底部鋪著軟軟的淤泥,並有合適的曬背場地和豐富的水生植物。夜間在池底或部分浸在水中的物體上睡覺。雜食性,食物包括蝸牛,蛞蝓,昆蟲,龍蝦,蝌蚪,小魚,腐肉,水藻和水生植物。

飼養方法與密西西比圖龜基本一致,飼養水溫可以低些,在20°C以上就可,水溫10°C左右進入冬眠狀態,但水溫不能低於0攝氏度。它們喜歡曬太陽,所以布置岩石,青石、沉木壘起的露出水面的休息台非常重要,還需要長時間UVB燈照射。

別名:鑽紋龜。分類:爬行綱,龜瞥目,龜科。分布:塞國雌龜長15-22厘米。頭和四肢灰色,布滿斑點。背甲有溝痕,不同亞種顏色多變,有的全部為黑色或深棕色,有的為淺灰色或淺棕底色上分布深色同心圓,有的同心圓圓心為黃色或橘黃色。腹甲橘黃色,黃色或灰綠色,上面有時有黑色斑塊。棲息在鹹水或半鹹水交界處,常見於海岸帶,以魚類,甲殼類,軟體動物和昆蟲為食。4-7月份產卵。飼養方法與密西西比圖龜基本相似。因為它們是生活在含鹽水域的龜類,所以飼養水中應加少許粗鹽,否則容易患腐皮病。如果患病,需要及時增加粗鹽,然後用青黴素粉直接塗抹在患處。抗寒能力較強,水溫18°C以上就能覓食,25°C最為適宜,只要不低於0攝氏度就可以。飼料為小魚,豬肉,昆蟲,混合飼料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71354f6f7718ce696c06d77672e31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