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 山西晉中 看兩座資源型城市的轉型突圍實踐

2023-12-21     安青網

原標題:安徽淮南 山西晉中 看兩座資源型城市的轉型突圍實踐

安徽淮南 山西晉中 看兩座資源型城市的轉型突圍實踐

煤炭,曾經是讓不少城市引以為驕傲的優勢產業。

安徽省淮南市,一座在煤炭的光環下誕生並繁榮的城市,曾經是中國工業的重要支柱;得益於上世紀90年代煤礦產業的興旺,作為山西省主要產煤城市之一的晉中市,憑藉雄厚的煤炭儲量等優勢盡享風光與榮耀。

受益於資源,也受困於資源。伴隨著行業「黃金十年」終結,煤炭產業開始遇冷,在全球能源結構的轉變、國家對環保和新能源政策的推進這一大背景下,這兩座城市並沒有摒棄煤炭產業,但也不約而同選擇轉型突圍: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接替型產業和新興產業。

淮南一手抓能源產業一手抓新興產業,逐「綠」前行,向「新」而生;晉中通過新技術嫁接、新模式提質、新鏈條重塑、新空間拓展、新品牌培育、新生態構建,正在有力地推動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再造新優勢。

晉中:再造新優勢

提到山西,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煤炭。

在煤炭行業的黃金十年里,地處山西腹地的晉中煤炭底色濃重。但早在山西堅定走上產業轉型之路時,作為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核心區域,晉中就力求在山西轉型綜改、能源革命中先聲奪人。

十多年過去,日前,記者隨著第十八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採訪團來到晉中發現,新能源計程車穿行於大街小巷,漫步城區街頭,道路寬闊,兩側花草相伴、綠樹成蔭,令人賞心悅目,一改過去「煤炭城市空氣差」的刻板印象。

除了城市面貌,更讓人驚喜的是晉中聚焦能源、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和現代醫藥等主導產業所帶來的可喜變化。

山西吉利新能源商用車生產車間

在晉能光伏的先進智能製造生產線上,百餘台5G智能小車正在矽片供料、轉運等環節發揮重要作用。每片矽片需經過14道工藝,最終成為光伏組件的核心部件——光伏電池。晉能光伏的高效光伏電池光電量產轉化效率達25.5%以上,保持全球領先地位。

據晉能光伏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海外銷售總監余詩偉介紹,截至去年底,晉能控股新能源的裝機量不斷攀升,到現在已經突破20%。「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飛躍。傳統能源向新能源轉變的機會並不多,或者說能做到這個體量規模的並不容易。」可以說晉能科技的出現,為山西省能源轉型項目推進、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目標落下堅實的一步,開啟十年轉型新征程。

除了光伏行業,晉中還將發展甲醇經濟作為落實國家「雙碳」戰略、推動轉型的有效舉措,逐步構建起全鏈條甲醇經濟新生態,致力於打造千億級甲醇經濟高能級產業版圖,引領甲醇經濟發展。

山西吉利新能源商用車

12月11日,第十八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採訪團來到了山西吉利新能源商用車有限公司,探訪甲醇重卡的誕生。吉利汽車作為山西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具備了甲醇汽車整車研發、製造、銷售的全鏈體系能力,全球首款醇電混動轎車和全國首條年產1萬台甲醇重卡生產線均在這裡誕生。

據了解,吉利晉中基地是吉利商用車重要的甲醇重卡生產基地,已先後組織完成多項國家、省甲醇試點示範項目,成為全省產業鏈最長、配套最全、體量最大的汽車企業,有效拉動晉中以及山西裝備製造業規模、水平顯著提升。

淮南:一手抓能源,一手抓新興產業

2001年11月8日,張集礦第一列火車運出

隨著張集礦第一列火車運出,張集礦以5年零3個月的速度,順利實現當年投產、當年達產,年產400萬噸,創造了我國煤礦建礦史上多項新紀錄。這是二十多年前。

在安徽埃夫利舍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精加工車間,5000平的工作區域內,30多個機械手臂奮力在各工位上不停歇地工作著,現場只有6位員工輔助設置機械手相關工作參數和抽檢機械手生產出來的產品。這是當下。

從依靠煤炭經濟實現高速發展,到如今的搶灘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等六大產業,同樣作為資源型城市,淮南的轉型也持續多年。

2013年,國務院批覆《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2013—2022年)》,淮南名列其中。由此,淮南開始了持續多年的產業轉型、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生態修復、社會治理「五大攻堅行動」。

2021年9月制定出台《關於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大力發展十大新興產業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新興產業聚集地的意見〉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生命健康、綠色食品六大產業為淮南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

隨後,淮南緊緊把握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帶來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大力發展光伏、風電、儲能等新能源產業,加快新能源在多領域推廣應用。

淮河能源潘集電廠是一家綠色低碳發電企業,採用二次再熱發電技術,記者採訪發現,集控大廳大屏上適時顯示的數據,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煙塵三項污染物排放指標分別在10毫克、24毫克、2毫克左右,比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低了一半以上。

一手抓能源,一手抓新興產業,淮南還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淮河生態經濟帶、合肥都市圈、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等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不斷提升城市區域能級、城市發展能級。

「如今的淮南,正處於跨越發展的機遇期和窗口期,擁有戰略交匯的『天時』之勢、條件優越的『地利』之勢、便捷高效的『政通』之勢、團結奮進的『人和』之勢,在重振老工業城市雄風中蘊藏著無限潛力,正醞釀著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精彩蝶變。」今年2月,第二屆淮南轉型發展大會上,淮南市委書記任澤鋒表示,淮南正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加快推進合淮同城化,發展動能更強了,產業結構更優了,城市品質更高了,轉型之路越走越寬,在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新路中激盪著奮進旋律。

幾十年前,資源型城市在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也承受著因開採資源而給今日帶來的負擔。對晉中和淮南來說,轉型是一道「必答題」,他們沒有完全拋棄原有的資源產業,但也通過打破對資源依賴的慣性思維進行產業轉型,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培育新興產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和支撐。對他們而言,最好的風景還在後頭。(記者 史睿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6c986f2f20851c7f9b304b8897e2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