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市委書記、市現代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黃欽主持召開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研究部署現代產業發展相關工作,對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總部經濟、樞紐經濟「三大經濟」和現代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市長、領導小組組長杜小剛出席會議。
為縱深推進產業強市、加快構築現代產業體系,我市去年底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總部經濟、樞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今年又把發展「三大經濟」納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
為推動「三大經濟」相關工作落地落實,按照「注重連續性、體現協同性、突出操作性」要求,我市研究制定《無錫市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無錫市加快推進總部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無錫市加快推進樞紐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了各自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並分別制定2020年工作要點,對三年行動計劃中涉及今年工作的相關部分進行細化分解,明確了任務計劃、工作要求和責任清單。
會議審議通過「三大經濟」《三年行動計劃》和2020年工作要點,要求修改完善後印發實施。
會議指出,發展「三大經濟」既是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也是涉及城市能級提升、惠及社會民生改善的戰略舉措。
全市上下要把握髮展趨向,把「三大經濟」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驅動力、治理能力提升的基礎性工程、區域競爭合作的關鍵勝負手,做到抓早抓緊、抓實抓好,真正掌握髮展主動權、增創發展新優勢。
在此過程中,要準確把握「三大經濟」的主攻方向:
數字經濟要突出「加速賦能」,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城市數字化」為主線,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不斷提升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推動城市治理數字化應用。
總部經濟要突出「引領帶動」,以融入全球產業鏈高端和創新鏈核心為導向,培育一批本土企業總部,招引一批基地型總部型企業,推動一批生產企業向總部化轉型,發揮總部企業的「產業鏈乘數效應」。
樞紐經濟要突出「輻射支撐」,加快建設空港、海港、高鐵、陸港等有形樞紐,布局信息服務平台、管理運營服務平台等無形樞紐,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集聚,培育壯大特色樞紐產業集群,實現「交通圈」向「經濟圈」轉變。
會議強調,發展「三大經濟」,關鍵要上大項目、好項目。
要「選優」項目,加大項目招引力度,積極對接一批高端科創載體項目,落地一批「新基建」項目,集聚一批跨國企業綜合性、區域性、功能性總部項目,推進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形成全面開花、統籌推進的良好局面。
要「建好」項目,對於列入「三大經濟」三年行動計劃和年度工作要點的重大項目,制定時間表、畫出施工圖,確保項目高質高效推進到位。
要「備足」項目,發揮政府資金對社會資本的撬動作用,加快謀劃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為「三大經濟」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為深入落實省《關於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我市《關於加快推進先進位造業重點產業集群發展的實施意見》,更好更快地推動生物醫藥這一重點產業集群發展,我市研究制定了《關於加快推進無錫市現代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和《無錫市現代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通過優化產業結構、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加快推進我市生物醫藥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國際化發展,努力把無錫打造成為長三角區域乃至全國現代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會議原則同意《若干措施》和《三年行動計劃》,要求修改完善後印發實施。
會議指出,生物醫藥是「永遠的朝陽產業」,具有巨大發展潛力和廣闊市場空間。
加快發展現代生物醫藥產業,要做大產業規模,堅持「市場化機制、企業化運營、項目化實施」要求,加強對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的服務,加快實現生物醫藥企業擴量提質,在產業鏈「補鏈」「強鏈」「延鏈」上不斷取得突破,有效形成和放大產業集群的規模效應。
同時要做強創新引擎,堅持技術創新這個關鍵,進一步建好用好生物醫藥園區載體,深化推動產學研醫協同創新,更大力度集聚人才等創新資源,鼓勵支持企業加大科研投入,搶占相關細分領域核心技術制高點,真正以科技創新驅動企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會議要求
現代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各推進小組要分類制定相應管理辦法、配套政策、實施細則;
各地要因地制宜做好布局規劃、方案制定、載體建設、人才招引等工作,在下好全市「同一盤棋」中服務協同發展、形成特色優勢;
各有關部門要靠前服務,加強協作,推動形成上下銜接、條塊聯動的工作格局。
要統籌做好統計監測、考核評價、宣傳報道等工作,營造聚力推動「三大經濟」和現代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濃厚氛圍。
來源:無錫觀察、無錫日報、無錫新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