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價格翻4倍,王思聰預言要成真,共享充電寶用不起

2022-03-02     瀚舟觀察

原標題:四年價格翻4倍,王思聰預言要成真,共享充電寶用不起

充電焦慮之下,共享充電寶越來越成為部分用戶的「剛需」。而隨著用戶的增多,共享充電寶企業也舉起了「收割」用戶的鐮刀。

四年價格翻四倍

近日,多家媒體針對共享充電寶漲價的現象進行了調查。在全國各地,共享充電寶已經經歷了多輪漲價潮,從最初的1元/小時漲價至於3-4元/小時,24小時的封頂價也從20元漲到40元,很多用戶直呼用不起。

2016年,伴隨著共享風口的誕生,共享充電寶橫空出世。四年間,共享充電寶的價格已然翻了四倍不止,在景區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共享充電寶的價格甚至漲到10元/小時。

共享充電寶瘋狂漲價的背後,暴露出行業盈利模式單一的弊病。據悉,共享充電寶企業超90%的營收來自於用戶租賃費用。當資本的入局逐漸趨於冷靜,靠漲價來實現盈利也就成為必然。

另一方面,共享充電寶的價格由企業和商家共同議定,而某些客流量較大的應用場景則需要較高的入場費。為了保證不虧本,企業只能通過漲價的方式,讓用戶來承擔這一部分成本支出。

王思聰預言要成真?

在共享充電寶行業,王思聰和聚美優品CEO陳歐的豪賭曾引起諸多關注。據悉,王思聰在社交平台高調否認了共享充電寶項目的可行性,彼時的共享充電寶行業還處於燒錢的階段。

從2019年開始,共享充電寶開始集體漲價,各共享充電寶品牌也陸續進入盈利甚至是暴利階段。

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共享充電寶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小電科技的營收超過15億,保守估計凈利率在20%左右。這意味著,僅2019年,小電的凈利潤至少有3.5億。

不過,僅靠漲價來維持盈利,真的能走得遠嗎?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共享充電寶行業的用戶規模從0.8億增長至2.9億,但年增長率卻從104.9%降至15.6%,用戶增速明顯放緩。

顯然,共享充電寶品牌們漲價這種「割韭菜」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戶黏性。而且,如果共享充電寶的價格過於離譜,消費者也完全有替代性選擇,一部10000mAh的小米移動電源,售價僅69元。

綜合來看,過度漲價對於共享充電寶企業來說可謂後患重重,行業內還是需要找到可持續的盈利模式。不然的話,王思聰的預言可能真的會變成現實。

文/禹汐審核/子揚校正/知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66775a6a365cd082d9c69d660a48f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