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很多在CBA的邊緣球員,也憑藉社交媒體的「包裝」,為自己賺得了更多的曝光度,這其中被福建放棄的卡米然就是其中一員。目前已經轉戰三人籃球的卡米然,也在某短視頻平台上做起了自己的服裝品牌,因為穿搭、球風非常「美式」,但在CBA卻沒有任何上場機會,這也讓卡米然飽受爭議。
近期有球迷詢問卡米然在體測時三分球24中23,但在打CBA的時候三分球不是特別準時,卡米然也回應道:「長期接受打壓式執教,患得患失。無法做自己,當然能力和打法也不匹配,內心不安於做一名3D球員。」
此話一出,也引起了不少球迷的熱議,當然不少球迷都覺得是卡米然自己太菜,結果反過頭來還要去怪別人,並稱他是「又菜又愛玩」,玩大了還不願意被罵。
作為曾經八一青訓的一分子,卡米然職業生涯則是出道於新疆男籃,雖然在2017年跟隨球隊拿到總冠軍,但整個賽季下來,卡米然就只為這支家鄉球隊打了4場比賽,且都是在常規賽出戰,場均僅有忽略不計的0.5分。
之後他轉戰福建男籃,2019-20賽季曾打出生涯最佳的場均4.7分,而他之所以在那個賽季打出這樣的表現,就是因為時任主帥凱撒把他當做一個3D球員來使用。後面朱世龍重新接手福建,更多把他當做一個1、2號位來使用,卡米然反倒沒有了當初打3D的那種優異表現。
作為一名職業球員,熱身時候的三分訓練,本就必須要達到一個極高的命中率,真要像楊政那樣,2分鐘的投籃強度別說要求進球數了,就連規定的投籃數都達不到,那確實也不配做一名職業球員。
對於卡米然這樣需要球權才能打出一定水準的國內後衛,CBA其實並不在少數,但如果達不到趙繼偉、郭艾倫那樣的國內頂級水準,他們也必須接受被聯盟拋棄的現實。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此前的首鋼舊將王旭,之後去到同曦曾有過單賽季場均12.3分6助攻的表現,但一旦球隊開始追求戰績,他這樣的雞肋球員也只能被拋棄,對於卡米然同樣如此。
所以,別說什麼打壓不打壓,沒能得到教練組的重用,說白了就是欠練,水平達不到成為核心球員的標準。既然卡米然已經沒辦法在5人賽場上證明自己,也希望他可以在三人籃球賽場上去做自己,盡情展現出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