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爸爸」和他的「兒女」們

2022-10-08     貴州都市報

原標題:「代爸爸」和他的「兒女」們

代春林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沈仕衛

代春林是個奇人,喝水只喝自來水,請客只用最好的酒。

代春林喝水不用杯子,彎腰用嘴對著龍頭,然後擰開水龍頭往嘴裡灌。出門在外,他會在車後備廂精心準備一個方形水桶,裡面隨時裝滿自來水,只供自己喝。

代春林年輕時在工地上打工,後來做工程、辦公司,也還是粗獷。一輩子沒穿過皮鞋,三伏天也從不穿短褲。春夏秋冬,總是一雙北京布鞋配西褲。

不喝茶,不喝礦泉水,不抽煙。

與朋友見面,代春林總是笑著坐在一旁,看一屋子人高談闊論。

53歲的代春林話不多,但「兒女」多,十餘年間他已資助了80多位貧困學子。

代春林有個微信群叫「春林之光」,是他資助的孩子們建的。群里聊天聊得熱鬧,孩子都叫他「代爸爸」。代春林很少搭話,只是隔不了幾天,就會往群里發紅包。

「今天放開喝,最好一瓶都不剩。」

代春林今年唯一一次在家裡請客,是大年初三,客人是他的幾十個「兒女」。

過春節,被資助的孩子多數回了貴州家裡。代春林在群里發了要請客的信息,孩子們便喜滋滋從各地趕來省城。

代春林早早將三件好酒放到客廳。

「哇,又喝酒!」金天一進門,便忍不住打趣。在代春林的資助下,金天去年從哈爾濱商業大學順利畢業。畢業後,先入職寧波一家科技企業,因離家太遠照顧不了家裡老人,便辭職回來,暫時在代春林公司打工。

每年春節,雷打不動請孩子們吃飯。面對一屋子的「兒女」,代春林像個服務員,話也不說,笑眯眯往孩子們手裡遞茶倒水。

開飯時,三張桌子占滿了客廳。代春林終於說話了:「今天放開喝,最好一瓶都不剩。」然後就舉杯敬大家。先敬三杯,然後挨個單獨喝。三桌轉下來,40多杯。

雙休日,代春林也常請客。因為這兩天,代春林總要回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的老家,陪90多歲的老母親。鄉友不少在貴陽、遵義或仁懷工作,雙休日也在家,代春林會在餐廳訂包房,從車上拿出酒,請大家吃飯。

年輕時,代春林從沒喝過這麼好的酒。18歲那年,代春林從遵義縣職業教育中心無線電專業畢業,揣著兩百塊錢,從貴陽轉車,打算去深圳找工作。剛到貴陽,就被人「丟了包」,旅費進了騙子的口袋。代春林兩手空空,遵義回不去,深圳又去不了,只好在貴陽找份工「打」,一「打」就是20多年。

剛到貴陽的那個身無分文的年輕人干過什麼呢? 代春林回憶說,在粉塵瀰漫的砂石場抬石打砂,替人清洗抽油煙機,幫人洗車,挑著擔子賣菜,凌晨4點掃街道,做過推銷,還當過報童……

1992年,代春林在一支消防工程施工隊找到了固定的工作。好學上進的他很快便掌握了消防施工的所有關鍵技術,成為技術骨幹。轉眼到了2000年,代春林註冊了自己的公司,事業蓬勃發展,還拿到了一級資質。

每年選擇一所鄉村小學愛心捐贈

2008年6月3日,《貴州都市報》報道了一篇題為「萬元手術費難住漂亮女孩」的文章,該文報道了畢節地區女孩宋丹身患血管瘤,卻無錢醫治的事。

代春林看到報道後,當即給宋丹送去一萬元醫藥費。第二天,《貴州都市報》以「好心老闆送來萬元治病錢」為題,作了跟蹤報道。

一個月後,代春林出資6萬元,資助平正仡佬族鄉20多名優秀學生和他一起,到北京旅遊。當年游過北京的學生,如今均已大學畢業、參加工作。

從2009年到今天,代春林和朋友一起,每年選擇一所鄉村小學捐贈物資。

那些被資助的孩子們,從此裝進了代春林的心裡。每一年,在舉辦活動的村子,代春林請當地老師或村幹部幫忙留意,若有考上大學的貧困學子,他便出資幫助他們,標準為每人每月1000元生活費,直到大學畢業。畢業後,考取研究生的,他繼續資助。

平正仡鄉女孩張悅的父親於2009年病故,留下她和母親相依為命。

代春林成了她的資助人。張悅順利讀完初中、高中,並以優異成績考入大學,2020年又考取了西南財經大學的研究生。

2012年之後,除了固定資助貧困大學生外,每年家鄉——平正鄉的學子高考後,代春林都會找到其中數名成績優異者,贈送筆記本電腦。資助的學生,假期還可以來代春林的公司實習、打工。

代春林不止捐資助學,還曾為數十名家境貧寒的患者支付醫療費,還捐款、捐物過百萬元,為貧困鄉村鋪路、修橋。

金天從寧波回來,忙著複習應考。代春林把他請到公司,為來訪客人掃碼登記疫情狀況,每月計薪3000元。

7月里,捷報傳來,金天成功聘上了一家銀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581bef7b3c64b76e5dd038ecc65df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