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的環境變好了,原來髒亂差的廢舊倉庫改造成了...

2019-12-16     i金山

在金山工業區紅光村10組的標準垃圾站,兩個大件垃圾堆放點緊鄰著垃圾房,而一座污水處理池又緊挨著大件垃圾堆放點 ,整個垃圾站占地面積約100平方米,布局十分規整有序。

家住紅光村10組607戶的錢凌雲說,有了標準化垃圾房後,自己和周圍鄰居們進行垃圾分類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以前垃圾都是亂七八糟倒在一堆的,夏天周圍還會有蒼蠅、蚊子,特別髒亂,所以大家也都不太愛護。現在這裡這麼乾淨整潔,村裡人都不好意思亂丟垃圾了。」錢凌雲說。

這間垃圾房原本是一間廢舊的倉庫。為了在最大限度利用現存資源的同時執行垃圾分類政策,紅光村於2019年6月將其改建成為垃圾房。有了垃圾房,村委會又準備在周邊建設配套的大件垃圾堆放點以及污水處理池,但由於對土地的具體屬性不了解,遲遲不敢動工。

為此,紅光村黨總支書記孫丹萍把問題提交給了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收到問題後,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第二天就組織工作人員與村委班子成員一起核查圖紙,並通過用「國土調查雲app」查看遙感影像及現場踏勘等方式,對土地屬性進行確認,前後僅用了三天時間

經過土地性質確認,該區域可用於建設垃圾房配套設施,垃圾房改造工作順利開展。目前,位於紅光村的三個包含大件垃圾堆放、污水處理和排放區域的綜合性標準化垃圾處理站均已建成並投入使用。

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通過行政審批提前服務、利用「國土調查雲app」等網際網路+技術,不斷壓縮服務時間,提升服務水平,妥善處理並整改問題達20餘件。

記者丨甘力心 楊季峰 魯學靜

編輯丨俞蘿寅

責編丨戚靜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54gD28BMH2_cNUgohX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