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與拉夫羅夫會談,對外釋放4大信號,為中俄元首會晤提前預熱

2023-07-13     軍事評論

原標題:王毅與拉夫羅夫會談,對外釋放4大信號,為中俄元首會晤提前預熱

當今全球局勢更大的動盪正在到來,7月12日落幕的北約峰會除一如既往鼓動俄羅斯威脅並擴大對俄軍事準備外,還繼續販賣中國威脅論。連續第二年將中國定義為北約面臨的系統性挑戰,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見時,還赤裸宣稱亞太安全與北約安全直接相關,日本是北約最為密切的夥伴。這一言論,直接顯露了北約向亞太擴張的強烈意圖,原有的北大西洋概念已不能限制北約擴張。法國雖已暫時阻止了北約在日本設立聯絡處,但北約-日本還是升級了雙方關係,確定了今後四年在網絡、外空等方面的合作方向,日本自衛隊後續大範圍參與北約軍演的窗口也被打開。

北約-日本的動作已使亞太安全風雨欲來,但美國仍不滿足,仍試圖再度在南海掀起波瀾。菲律賓外長馬納羅7月12日就所謂南海仲裁案7周年發表叫囂言論,馬納羅無視所謂仲裁案非法仲裁的基本情況,鼓動各國承認該裁決。美國、加拿大迅速附和,唯恐區域不亂。美國以日本、菲律賓為棋子生事情況下,中俄兩國需要有所行動。同在7月12日,中俄兩國與印尼在印尼首都舉行三方會晤。王毅、拉夫羅夫與印尼外長蕾特諾就三國後續合作進行交流,這次會談對外釋放四大信號。

一,多邊主義進程持續推進。印尼作為人口超2.7億的全球人口第四大國,僅位居印中美三國之後,是主要的新興市場國家之一。印尼作為全球最大的群島國家,地緣位置關鍵,也是東協中心國家。中-俄-印尼合作是多邊主義進程推進的標誌性部分之一,除七國集團為代表的美西方國家之外,當今全球還有多國有著區域代表性意義。如中東地區的沙特、伊朗,拉美大國巴西、阿根廷,非洲經濟代表南非,加上東協區域中心國家的印尼。中俄協力與這些國家合作的拓廣,在加大多邊主義的連通連結,構建對單邊霸權進行集體反制的框架。

沙伊和解後伊朗已加入上合組織,沙特則是上合、金磚的積極合作方。巴西總統盧拉以決絕態度充當去美元先鋒,阿根廷在近期使用人民幣結算IMF債務,南非則向全部非洲國家發出參加金磚峰會邀請函,將將於下月舉行的金磚峰會開闢為金磚+非洲大會。有消息稱,印尼總統佐科也將出席金磚峰會。這一背景下,中俄攜手與印尼擴大合作,在有力填充多邊主義版圖。

在具體合作上,拉夫羅夫透露,歐亞經濟聯盟正與印尼推進自貿協定談判。而在中國與印尼合作上,印尼雅萬高鐵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標誌性項目之一,有力促進印尼經濟連通。

而在近期,經泰國曼谷始發、經寮國-中國鐵路通道抵達中國成都,再經成都至匈牙利的「瀾湄蓉歐快線」鐵路貨運班列首發。中俄共同推動的歐亞連通鐵路網經濟效益日益迸發,對於本就扼守海運關鍵通路的印尼而言,通過與中俄合作打通歐亞陸海連通通道,將為印尼奠定今後發展的戰略方向。在這一基礎上,中俄印尼此次會晤的第二點信號便顯得更為具有意義。

二,合作共贏是趨勢所向。基於彼此優勢探尋合作機遇而非大搞零和,有利於各國,中俄正聯手區域及全球各國共同做大蛋糕。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為代表,以中俄共同推進的歐亞陸海連通為標誌,中俄兩國實質為區域及全球各國帶去機遇。美國與北約張口閉口施加汙衊,而在中俄帶來的事實利好面前,時間正在說明誰才是破壞者、霸凌者,誰才是合作者、建設者。

三,中俄共同強調對東協區域中心地位的支持。美國一再試圖介入南海局勢,以菲律賓為切入點挑撥離間製造破壞。對美國的這一動作如何破局,對菲律賓部分人士配合美國趁亂生事如何化解。答案顯然在於,助力東協自主自立。區域事務應由區域國家自主解決,不需外來勢力插手。如果有人要對外部強權引狼入室,破壞東協區域中心地位,東協國家宜一同對別有用心者採取措施。

四,為中俄元首會晤提前預熱。王毅與拉夫羅夫在印尼首都會晤同日,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證實了普京將訪華的消息。俄前駐華大使傑尼索夫也透露普京將在10月訪華。中俄兩國元首互訪展現了兩國間高度的戰略互信,近期,俄副外長魯登科、俄海軍總司令葉夫梅諾夫、俄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也接連訪華。全球變局加速背景下,中俄各領域合作及對外協作持續加深,正為多邊主義時局的到來聯手護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4e69005f18365cc6789f74c02236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