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菜、收割、做飯……開學第一課你學會了麼?

2022-09-01     壟上行

原標題:種菜、收割、做飯……開學第一課你學會了麼?

三四年級學會包餃子

五六年級會做兩菜一湯!

今年秋季開學

「勞動課」可謂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新學期開始

勞動課已經寫入了

不少學校的新課表

一些中小學還在「開學第一課」

安排了種菜、收割、做飯……

圖片來源:「今日餘慶」微信公號

開學第一課

從種菜、收割、做飯開始

根據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從今年秋季開學起,勞動課正式升級為義務教育階段必修的課程。

如今新學期正式開始,不少中小學的開學課表中「勞動課」正式入列,一些學校將「開學第一課」搬到農田裡。

據媒體報道,8月29日,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龍泉街道龍泉小學的同學們迎來了「開學第一課」——勞動實踐教育課,內容包括學習種菜等。

浙江省湖州市多所中小學把清潔衛生、農業生產勞動、公益志願服務等形式多樣的勞動實踐教育作為開學第一課,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良好的勞動品質以及基礎的勞動技能。

在貴州餘慶,當地開學第一天,大烏江鎮涼風小學把「開學第一課」搬到了稻田裡。當地農戶為同學們講解示範割稻穀、打穀子的步驟和技巧。同學們通過收割稻穀、打穀子、背稻穀、拾稻穗、曬穀子等實踐,了解農民種糧的艱辛,感受「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義。

8月30日,福建漳州把部隊野炊技能搬進校園,身穿迷彩服的退役軍人在漳州市龍海區程溪鎮下莊小學,教同學們挖灶埋土、淘米煮飯、洗菜配菜、生火點灶等技能。

退役軍人服務站退役軍人指導學生切菜。漳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供圖

校園增設勞動基地

勞動課成了必修課,課堂肯定不能只限於傳統的教室。

從各地的探索觀察,不少學校在校園內開闢了小型菜地、稻田,有學校開設了烹飪教室等,還在教學樓樓頂開闢了「空中菜園」。

這個新學期,南京游府西街小學的校園裡多了一塊200平方米左右的農耕園。園內有果樹,種上了大豆,並設計了印有各種瓜果蔬菜圖片的銘牌。

除了農耕園,學校還特別開闢出四間勞動教室,包括木工教室、編織教室、陶藝教室以及烹飪教室,每個教室都配備了各種工具。

當然,除了校內開闢勞動教育場地,不少學校還在校外選定勞動基地。

河北衡水利民路小學創設的「耕讀苑」勞動基地,各班學生自己設計班牌,查資料,選擇農作物種子。金莉莉 攝

領悟勞動的價值

關於勞動課,不同年齡的人有著不同的回憶。

新的勞動課到底學點啥?依照勞動課程標準,課程安排是漸進式的,即隨學段晉升難度逐漸增加。比如,一二年級要能擇菜洗菜,三四年級煮雞蛋煮餃子,五六年級煎雞蛋燉湯,初中設計三餐食譜等。

一些地區也列出了更詳細的勞動技能清單。8月25日,浙江杭州市教育局出台《杭州市中小學生家庭勞動清單》,清單詳細列出了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家庭勞動明細。

圖片截取自《杭州市中小學生家庭勞動清單》

例如飲食方面,小學一二年級要學會刨水果皮、剝雞蛋、剝蝦殼等;

三四年級會包餛飩、水餃,煮雞蛋(羹)、水餃;

五六年級會簡單烘焙,以及烹制一葷一素一湯或兩道當地傳統菜肴、特色美食。

「勞動課程新標準強調實踐性,要通過學生親自去參與、體驗。不是去學,而是要上手去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落實勞動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協調。

儲朝暉稱,勞動課本身要和生活密切結合,包括生產勞動、生活勞動、為他人服務等等,範圍很廣,落實勞動課程要與生活密切結合,勞動主要價值是一個人正常成長,通過勞動教育使人獲得正確的勞動觀,中小學生勞動課教育要準確定義勞動的價值。

來源 | 中國新聞網、農民日報

編輯 | 宋嘉誠

編審 | 許蓓

監製 | 楊斌

壟上行視頻號

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4b22cde6df4c84f75ab1c7e14d3ecd3.html